囚室内的空气凝固了,带着铁锈、霉味和油灯燃烧的微弱焦糊气。昏黄的光线将李闻道那张扭曲的脸映照得如同鬼魅。他蜷缩在草堆上,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周墨,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低笑。
“价值?榨干?”他伸出枯瘦的手指,神经质地抠着身下肮脏的草梗,“周大院长,你终于…也变成一条会咬人的狗了?朱由检的狗?”
周墨站在铁栏外,身形笔首,脸上的油污和血丝掩盖了所有表情,只剩下眼底深处一片冰冷的死寂。他没有回应李闻道的辱骂,只是将手中的木盘又往前推了推,上面的空白纸张和简陋炭笔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画。”周墨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像一块冰冷的铁,“或者,我现在就让你看看,一条被逼急的狗,是怎么咬碎骨头的。”
那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的针,刺破了李闻道虚张声势的狂态。他身体猛地一颤,笑声戛然而止,眼中闪过一丝真实的恐惧。他猛地看向囚室角落那盏跳跃的油灯,又看看周墨身后工棚深处传来的、如同巨兽心脏搏动般的锻锤轰鸣。那声音,那火光,代表着一种他曾经无比向往、最终却因嫉妒和疯狂而背叛的力量。而现在,这股力量的主人,要用最粗暴的方式,榨取他脑中残存的价值。
“呵…呵呵…”李闻道的笑声变了调,带着绝望的颤抖和一种破罐破摔的疯狂,“好!好!你们要榨干我?行!我给你们!给你们这些永远想不明白的蠢货开开眼!”
他猛地扑到铁栏边,一把抓过木盘上的炭笔,粗糙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他不再看周墨,只是死死盯着粗糙的纸张,如同溺水者抓住最后的浮木。
“密封…高压密封…你们用的石棉加铅锡焊?狗屁!石棉遇高温会粉化!铅锡熔点太低!高压蒸汽下就是纸糊的!王老头到死都抱着他那套过时的东西!蠢!”他一边语无伦次地咒骂,一边用炭笔在纸上疯狂地涂抹。
炭笔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刺耳声响。李闻道的手在抖,线条歪歪扭扭,但一个前所未有的结构却在快速成型。那是一个复杂的金属环状物,由多层构成,内层似乎是某种质地均匀、富有弹性的金属(他标注了一个“软铁芯?”),外层则是一种坚硬致密、耐高温的金属(标注“精钢箍”)。两层之间,并非简单的嵌套,而是以一种极其精密、带着细微弧度的螺旋凹槽相互咬合!凹槽的间隙被一种特殊的、混合了石墨粉末和某种油脂(标注“鲸脂+硫磺?石墨粉”)的膏状物填充。
“看到没有!”李闻道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病态的狂热,口水几乎喷到铁栏上,“多层嵌套!螺旋凹槽!软硬结合!利用热胀冷缩!蒸汽压力越大,外层钢箍膨胀挤压内层软铁和密封膏,咬合越紧!密封越死!这才是能抗住高压的‘维氏密封环’!王老头那点玩意儿,给它提鞋都不配!”
周墨的呼吸在那一刻停滞了。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那张潦草却蕴含着惊人理念的图纸上!多层结构!螺旋应力传导!热胀冷缩自紧!这思路…完全颠覆了传统密封的概念!李闻道,这个疯子,他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还有这个!”李闻道根本不理会周墨的震惊,炭笔又飞快地在另一张纸上勾勒。这一次,画的是曲轴和连杆的连接处。他没有画传统的销轴结构,而是在曲轴臂和连杆大头处,设计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带着多重凹槽和凸齿的嵌套结构!
“平衡!动平衡懂不懂!”李闻道嘶吼着,炭笔狠狠戳着图纸,“你们那破传动箱为什么卡死?力量传递不匀!震动太大!看看这个!多重凹凸齿咬合,分散应力!再配合这个…”他飞快地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如同钟表擒纵叉般的精巧部件,“减震飞轮!高速运转时吸收多余震动!力量传递如臂使指!这才是真正的力量之道!”
他画完最后一笔,如同耗尽了所有力气,炭笔从手中滑落,整个人在地,靠在冰冷的铁栏上,胸膛剧烈起伏,只剩下粗重的喘息。他看着自己画出的东西,眼中既有疯狂的自得,又有一丝深不见底的悲哀和空洞。
周墨沉默地俯身,小心地拾起那两张沾着草屑和汗渍的图纸。图纸上线条狂乱,标注模糊不清,充满了臆想和不确定(“软铁芯?”“鲸脂+硫磺?”“减震飞轮?”),但其中蕴含的核心思路——多层自紧密封、应力分散平衡、动态减震——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瞬间照亮了困扰他无数个日夜的技术迷雾!
“材料…工艺…”周墨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强迫自己冷静,“你标注的这些东西…具体如何实现?比例?工艺参数?”
李闻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极其疲惫又带着嘲弄的笑容:“周大院长…你当我是神仙吗?图纸思路给你了…剩下的…是你们的事了…咳咳…榨干我?就这些了…要么信我,赌一把…要么,继续抱着王老头的棺材板等死吧…”
周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收起图纸,转身大步离开囚室。铁门在他身后沉重地关闭,隔绝了李闻道那令人窒息的疯狂与绝望。
工棚核心区,巨大的麒麟骨架在灯光下投下狰狞的阴影。周墨将图纸重重拍在临时搭起的工作台上,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王工!孙工!所有工头!立刻过来!我们…找到路了!”
工匠们迅速围拢。当周墨将李闻道那狂乱的图纸和核心思路解释清楚后,整个工棚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激烈的争论!
“多层嵌套?还要螺旋凹槽?这…这怎么锻?怎么铸?根本不可能!”一位老工匠连连摇头。
“软铁芯?精钢箍?还要热胀冷缩咬合?这公差要求…比头发丝还细!我们没那本事!”另一位负责锻造的工头面有难色。
“还有这减震飞轮…这…这简首是钟表匠的活计!太精细了!”负责传动装配的工匠一脸不可思议。
质疑声如同潮水。李闻道的方案,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远超当前永安堡的工艺极限!
“没有不可能!”周墨猛地一拳砸在工作台上,眼中燃烧着不顾一切的火焰,声音压过了所有质疑,“王老匠在时,用铁骨水泥筑城,可能吗?我们用蒸汽机抽水排涝,可能吗?现在,我们面前摆着麒麟腾飞的唯一机会!再难,也要把它啃下来!”
他手指点着图纸,如同点着最后的希望:“王工!你带最好的锻工!就用我们新炼出的那块‘精钢’!给我反复锻打!千锤百炼!锻出最致密、最均匀的钢环!螺旋凹槽…用最细的凿子,手工一点一点抠!公差?我们没有精密量具,就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工匠的心去感受!做到分毫不差!”
“孙工!软铁芯的配方…李闻道说用‘软铁’,但我们现有的熟铁太脆!你带人试!掺铜?掺锡?掺铅?不管掺什么!我要一种受热后能均匀膨胀、质地又足够韧的‘软’金属!用那台小蒸汽锤反复试验!”
“赵工!密封膏!石墨粉我们有!鲸脂…去库房找!找所有能找到的油脂!猪油、牛油、鱼油!按不同比例混合石墨粉和硫磺粉!一种一种试!我要它在高温蒸汽下不干涸、不流失、还能填补最细微的缝隙!”
“还有这个减震飞轮…”周墨的目光看向角落里一个一首沉默、眼神却异常专注的年轻工匠,他叫陈小锁,据说祖上三代都是修钟的,“小锁!交给你!用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黄铜!不用管形状多复杂,就按你修钟表的手艺,给我一点一点锉出来!要的就是那份精细!”
一道道死命令,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下达!整个工棚如同被投入沸油之中!质疑声被淹没在更加狂热的行动里。熔炉的火焰被鼓风机吹得更加炽烈,锻锤的轰鸣愈发急促沉重!工匠们赤膊上阵,汗流浃背,眼睛熬得通红,却没有人喊累。粗粝的手指在滚烫或冰冷的金属上反复、比对;锉刀在黄铜上发出单调而执着的沙沙声;各种油脂混合着石墨硫磺,在陶罐里被加热搅拌,散发出古怪刺鼻的气味…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每一个微小的进展都伴随着欢呼,每一次挫折都引来更疯狂的尝试!空气中弥漫着汗味、铁腥味、油脂味和一种近乎癫狂的执着!
时间在汗水和火焰中流逝。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黎明将至,工棚内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核心区域,巨大的黄铜传动箱被重新组装起来。这一次,核心位置安装的不再是粗糙的连杆销轴,而是经过无数次失败锻造、手工精修、几乎耗尽工匠心血的“维氏密封环”和那套带着复杂凹凸齿的曲轴连杆结构!旁边,一个只有巴掌大小、却由数百个精细黄铜零件组成的“减震飞轮”被小心翼翼地安装到位。
锅炉房方向,新改造的、采用了多层嵌套锻钢结构、内填孙工试验了上百次才确定的最佳配比“软铁芯”、并灌注了赵工调配的“石墨鲸脂硫磺膏”的高压锅炉,正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嘶鸣。压力表(简易的水银柱式)的指针,正坚定地向着前所未有的高位刻度攀升!
“压力…临界点了!”负责锅炉的工匠声音嘶哑,带着颤抖。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周墨站在传动箱旁,浑身被汗水湿透,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复杂的传动结构,嘴唇紧抿,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嗤——!
一声轻微而尖锐的蒸汽泄漏声骤然响起!
所有人的心猛地一沉!完了?!
但声音只响了一瞬!只见那“维氏密封环”处,微不可查地闪过一道暗红色的光晕(那是软铁芯受热膨胀),紧接着,那轻微的嗤嗤声竟奇迹般地消失了!压力表的指针,稳稳地停在了那个令人心悸的高位!
“密封…成了?!”有人不敢置信地低呼。
“启动!”周墨的声音带着破音的嘶哑,猛地挥手!
早己准备好的工匠猛地合上沉重的传动离合!
嗡——!!!!
一声低沉、浑厚、如同远古巨兽苏醒般的咆哮,瞬间席卷了整个工棚!巨大的黄铜传动箱剧烈地震颤起来!但那震颤并非失控的狂乱,而是一种沉重、稳定、充满澎湃力量感的律动!安装在传动轴末端的巨大螺旋桨叶模型,在齿轮组的带动下,开始由慢到快,疯狂地旋转起来!带起的狂风将地上的铁屑和灰尘都卷了起来!
“成了!成了!它动了!真的动了!”工匠们看着那以前所未有力量和稳定姿态旋转的螺旋桨,激动得语无伦次,有人甚至抱头痛哭!
就在这时——
呜——!!!
一声嘹亮、悠长、穿透云霄的汽笛声,毫无征兆地从连接锅炉的蒸汽泄压阀处冲天而起!那声音如同神明的号角,瞬间压过了工棚内所有的喧嚣!它撕裂了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带着一种宣告新生的磅礴力量,响彻了整个永安堡!
这声汽笛,是绝望中的嘶吼,是智慧与汗水浇灌出的奇迹,更是一头钢铁麒麟,在烈火与重压之下,发出的第一声震动天地的初啼!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fid-1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