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军还未抵达,李牧在府中推演战局,有士卒来报。
翟青己回到离石要塞,身后还跟着上百名百姓,赶着一群耕牛!
李牧大为惊异。
三千头牛不是小数目。
翟青离开才半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凑齐?
他走出府邸,赶到城门口,果然看见翟青和壮观的牛群。
李牧眉头一皱,沉声问道:“翟青,你此次募集耕牛,可曾强征扰民?”
“禀将军,绝无扰民之举。有半句虚言,甘受国法严惩。这些赶牛的乡亲都是自愿的,将军一问便知!”
李牧带着疑惑,询问了同来的百姓,众人说是自愿借牛给翟青。
翟家父子来河西不过数月,这翟青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借出赖以活命的耕牛,此子不凡。
送走百姓,李牧也兑现承诺,翟青募牛有功,将他提拔为精锐骑兵队的百夫长。
随后,李牧开始部署他的秘密计划,静待秦军到来。
秦国大军,五万之众,在卫鞅的率领下,踏过离石要塞外的石桥,进入河西地界。
这座石桥命运多舛,秦献公时为收复河西而建,后毁于战火。
卫鞅当年大败公子卬夺回河西后曾重建,不久前的大战中魏国再次夺回河西,石桥因为六国会盟,秦军重兵把守,魏国没来得及拆毁。
卫鞅连遭两次大败,秦国元气大伤,再经不起大的消耗,因此格外谨慎。
大军渡桥之前,派出大量密探潜入河西,摸清了魏军的布防。
“报,大良造,河西布防探查完毕,魏国并无援军进入,守军仍是河西原班三万,统军大将名叫李牧。”一名密探快马来报。
“李牧?何许人也?”
“据查是魏王新近提拔的将领,年仅二十多岁,六年前魏璟继位时,曾任命他为庞涓副将,其余不详。”
旁边的景监闻言,面露喜色:“哈哈,魏国看来真是无人可用了。竟派个毛头小子来守河西?天助我大秦收复失地!”
卫鞅摇头:“不可大意。魏璟此人,用人唯才。何况他能力非凡,连败我军两次。能被魏璟看重,这李牧绝非等闲之辈。”
景监听他这么说,也收起了轻慢之心。
“魏军兵力如何部署?”卫鞅再问密探。
“三万大军,尽数龟缩于离石要塞之内!”
“尽数?”卫鞅惊讶,“三熊山呢?那里没有驻军?”
“没有,空无一人。”密探回答得斩钉截铁。
临行前卫鞅特意叮嘱要详查三熊山,他们确实反复探查过,原本重兵把守的要地,如今竟空空如也。
景监奇道:“三熊山居高临下,俯瞰整个战场,更与离石要塞互为犄角,易守难攻。这李牧竟轻易放弃?莫非真是个草包?”
卫鞅苦思冥想,也想不通李牧放弃如此战略要地有何深意。
难道真如景监所言?
他甩甩头,抛开不切实际的想法。
李牧拱手相让,秦军岂有不占之理?
占据三熊山,整个河西战场便尽收眼底,任你李牧有何阴谋,也无所遁形。
“全军听令,目标三熊山,进发。”
五万秦军开赴三熊山,一路畅通无阻。
卫鞅与景监登上山顶,离石要塞城墙上的守军布防。
景监大笑:“哈哈,离石要塞虽坚,但只有一面城墙阻隔东西。魏军分兵守住这三熊山,我军想啃下要塞难如登天。
如今此山在我手,魏军一举一动皆在我眼皮底下。李牧无知,放弃此等要地,简首是天赐良机助我大秦夺回河西!”
卫鞅沉默不语,任由山风呼啸。
景监自觉失态,尴尬地站在一旁。
又一名斥候飞马而来:“报,大良造,截获魏军密信一封!”
卫鞅接过展开一看,眉头终于舒展开,脸上泛起笑容,将书简递给景监。
景监看罢,道:“大良造,看来疑虑可消了。”
信中竟是河西守将翟明写给大梁的告状信。
痛斥主将李牧刚愎自用,放弃三熊山重地。
卫鞅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原来不是阴谋,是这李牧真不会打仗。
放弃战略要地,还引发将帅不和,非合格统帅所为。
魏璟这次,真是看走眼了。
“传令,在三熊山顶竖起我军帅旗,用以指挥全军。大军在离石要塞外扎营,明日攻城。”
“诺。”景监领命而去。
卫鞅亲率五千精锐留守三熊山布防。
离石要塞城头,翟明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秦军营盘和山顶飘扬的秦军帅旗,忧心忡忡。
三熊山落入敌手,要塞布防被看得一清二楚,凭三万士卒,如何抵挡五万秦军?
三熊山的重要性,翟明再清楚不过。
来河西前,魏王叮嘱要守住此地和要塞。
他亲自勘察后,更是在三熊山布下重防。
万没想到,这位李牧将军一来,竟如此轻率地放弃了。
为此,他写下密信,派心腹送往大梁告状。
“翟明将军,为何独自在此?”李牧走上城头,笑着问道。
翟明板着脸,语气生硬:“将军,大战在即,士卒当保持警惕,饱食即可。
您今日却大设筵席?若秦军此时来攻,士卒酒足饭饱,何来战心?”
他对李牧今日在军营搞“饮宴”不满。
“翟将军多虑了。秦军远来疲惫,今日必不会攻城,放心。”
“为将者,当时刻警惕。将军,若秦军真来,士卒懈怠,如何御敌?”
“将军既担心士卒无战心,何不亲去营中一看?”
“正有此意,我倒要看看,将军有何高招。”
刚到营门外,便听得里面人声鼎沸,吆喝不断。
翟明心中冷笑,掀开营门走进去,脸上的表情却凝固了。
只见营中士卒十人一组围坐,无想象中的觥筹交错、酩酊大醉。
每个士卒手中仅拿着半块肉干,吹嘘着自己的功绩,斩首多少、缴获几何、得了多少赏赐。
年轻的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眼中满是渴望!
李牧悄然走到翟明身旁,望着前方群情激昂的士卒,道:“翟将军,现在可知本将如何激励军心了?我魏国以军功立国,立功便有厚赏。
本将此番名为‘饮宴’,实为让老兵们现身说法,以战功激励新卒。
且你看,营中并无美酒,只有这半块肉干,士卒半饱,随时披甲上阵!”
翟明沉默片刻,拱手一礼:“李牧将军,末将尚有一事不明,请将军解惑。”
李牧微微一笑:“翟将军是想问,本将为何放弃三熊山吧?此山与要塞互为犄角,易守难攻,确是兵家要地。
但本将另有大计!放弃三熊山,正是此计中的关键一环!”
“将军有何大计?难道不能告知末将吗?”
“将军莫急,今夜便见分晓!”
“或许真是末将误会将军了,还请将军恕罪。另有一事,末将需向将军禀明。”
“翟将军是想说,你己派出亲信,前往大梁状告本将无能,轻易放弃三熊山吧?”
“将军己然知晓?!”
“本将身为主帅,这点事情岂能不知?只是将军这封密信,恐怕到不了大梁了。”
翟明惊怒交加:“李牧,你扣留了我的密信?”
李牧摇头笑道:“将军又动怒了。本将并未扣留。只是它很可能己被秦军截获。”
翟明骇然:“这怎么可能?秦军刚到,如何能截获我送往大梁的密信?”
卫鞅师从鬼谷子,精通兵家之道。欲求胜,必先探敌虚实,顺势而为。
他两败于王上之手,此番攻我河西,必会广布斥候,严密监视我军动向。
此刻离石要塞之外,只怕布满秦国的探子。你说,你的密信能安然送出去吗?”
翟明仔细一想,冷汗涔涔而下,事实恐怕真如李牧所言。
李牧见他己明白,抬头望了望天色,道:“将军,天快黑了。”
翟明长吁一口气,对着李牧郑重地拱了拱手:“也罢,末将便在此拭目以待!只望将军莫要让我河西三万将士失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baa-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