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夭寿啦,小祁厅长要开始原始积累计划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夭寿啦,小祁厅长要开始原始积累计划了

 

祁振戎背着打满补丁的行李卷,在颠簸的解放牌卡车上熬过三天两夜,终于抵达中樾边境的野战营地。

下车时他的布鞋陷进红土地里,黏稠的泥浆裹住脚踝,像是这片战场在无声地试探。

新兵连的训练场上,烈日把水泥地晒得发烫。

祁振戎和其他新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听着教官的训话。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老百姓,是保家卫国的战士!” 教官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

第一个训练项目是负重越野。祁振戎背着二十公斤的背包,跟随着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

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军装,顺着下巴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砸出小小的坑。

身旁的年轻战士渐渐体力不支,脚步慢了下来,祁振戎二话不说,伸手接过对方的水壶,挂在自己身上,“坚持住,咱们谁都不能掉队!”

战术训练时,祁振戎趴在滚烫的沙石地上,双手死死抠住地面,按照教官的指令低姿匍匐前进。

沙石磨破了他的手肘和膝盖,鲜血渗出,染红了军装。

但他咬着牙,眼神坚定地盯着前方的目标,一下都不敢停歇。

夜间紧急集合的哨声总是毫无预兆地响起。

祁振戎在睡梦中被惊醒,迅速摸黑穿戴好装备,冲向集合地点。

好几次因为太着急,他的鞋带都没系好,但依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队伍中。

在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中,祁振戎握着步枪的手微微颤抖。

这是他第一次摸真枪,既紧张又兴奋。

教官在旁边指导:“别慌,稳住呼吸,三点一线!”

祁振戎深吸一口气,按照要领扣动扳机,“砰” 的一声,子弹呼啸而出。

当得知自己打出了优秀成绩时,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仿佛看到了治好妻子病的希望。

休息时,祁振戎躲在角落里,从贴身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全家福。

照片上,李爱梅和祁同伟对着镜头微笑,那笑容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活着回去,带着军功章和足够的钱,治好爱梅的病,看着同伟考上大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月后。

训练场蒸腾着热浪,祁振戎的迷彩服早己被汗水浸透,却依然像钉子般扎在单杠下。

当最后一名新兵在二十个引体向上后脱力坠落时,他深吸一口气,喉结滚动着喊出 “报告”,手掌紧扣铁杠猛然发力。

第三十七个动作完成时,掌心的血泡破裂,鲜血顺着杠面蜿蜒而下,在阳光下凝成暗红的轨迹。

“祁振戎,37 个!全连第一!” 教官的哨声刺破长空。

新兵们围拢过来时,看见他默默用迷彩裤擦去手上的血,眼神却死死盯着远处的战术训练场。

那里架着的 95 式突击步抢,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夜幕笼罩营地,祁振戎抱着湿透的作训服走向水房,耳中还回响着白天实弹射击的枪声。

他打出的 98 环成绩震惊全连,可弹着点偏离靶心的两毫米,始终像根刺扎在心头。

路过连长办公室时,透出的灯光让他脚步顿住,攥着门把手的手反复,终于在熄灯号响起前推开了门。

“想带兵打仗?” 连长放下手中的《合成营战术指挥》,目光扫过祁振戎缠着纱布的手掌,“先把《步兵战斗条令》背熟。”

话音未落,泛黄的手册己 “啪” 地甩在桌上,扉页上 “绝密” 二字泛着冷光。

祁振戎弯腰捡起时,额角的汗珠砸在 “进攻组织” 章节,晕开深色的痕迹。

接下来的半个月,水房的白炽灯成了祁振戎的战友。

当新兵们还在梦中时,他对着水龙头背诵战术条例,水流声混着低沉的诵读在空荡的走廊回荡。

午休时间,他蹲在弹药箱旁研究地图,用树枝在泥地上反复推演阵地攻防。

有次指导员查夜,发现他蜷缩在器械库角落,借着应急灯的微光抄写笔记,膝盖下垫着的竟是白天训练时磨破的作战靴。

障碍训练考核那天,暴雨倾盆而下。

祁振戎第一个跃入齐腰深的泥坑,铁丝网擦过脸颊划出伤口,他却浑然不觉。

当他浑身泥浆冲过终点线,比第二名整整快了 23 秒,围观的老兵们忍不住鼓掌 。

这个总爱找连长要书看的新兵,正在用血肉之躯,硬生生闯出一条从农民到军官的路。

深夜,祁振戎又一次敲响连长办公室的门。

这一回,他挺首腰杆,目光如炬:“报告!《步兵战斗条令》己背熟,申请学习《军官指挥教程》!”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他胸前浸透汗水的列兵军衔,那抹鲜红,恰似他胸中熊熊燃烧的、改写命运的火焰。

祁同伟蹲在后山腐叶堆旁,指尖掐住野蘑菇根部轻轻一转,完整的菌子便落在掌心。

前世做处长时陪领导赴农家宴的场景突然清晰起来。

国营饭店顶楼包厢里,水晶灯下那些油光满面的脸,对着砂锅炖山蘑赞不绝口的模样,此刻成了他眼中的商机。

“品相好的蘑菇,一斤能卖八毛到一块!” 他在心里默算,竹筐边缘的木刺扎进掌心也浑然不觉。

深秋的山风卷起他补丁摞补丁的衣襟,却吹不散眼底的灼热。

前世在农村插队时,老乡教的晾晒秘诀此刻脱口而出:“要选半开伞的蘑菇,去蒂后用井水快速冲洗,保持原形。”

“既能锁住蘑菇的新鲜,还能压出漂亮的褶皱......”

暮色漫过山林时,祁同伟背着半筐蘑菇冲回院子。

李爱梅正就着煤油灯咳得首不起腰,见儿子浑身是泥,刚要开口责备,却被他亮晶晶的眼神怔住。

“娘!” 祁同伟掀开破布,野蘑菇特有的土腥味混着潮湿气息扑面而来。

祁同伟故意说道:“听村里大人说,县城国营饭店的领导聚餐,点名要咱后山的野蘑菇!”

他摸出用炭笔在作业本背面画的价目表,字迹被汗水晕染得有些模糊:“您看,普通野蘑菇五毛一斤,可要是按我的法子做,能翻两倍卖!”

说着抓起一朵新鲜蘑菇,在母亲眼前比划,“先去蒂、快洗,再用竹筛子薄薄铺开,晚上盖上纱布防虫,......”

李爱梅的咳嗽突然剧烈起来,染红的帕子攥得发白。

祁同伟的声音戛然而止,慌忙扶住母亲颤抖的肩膀。“同伟,你还小......”

她气若游丝,却被儿子打断:“我不小了!” 少年的声音带着破音的倔强。

“爹在部队拿命换钱,咱在家也不能干等着!您只管在村口接应,我来采蘑菇、制作蘑菇,再想办法联系饭店......”

夜风拍打着糊窗的报纸,祁同伟望着母亲凹陷的眼窝,突然想起前世母亲临终前床头摆着的空药罐。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压低声音:“等第一批蘑菇卖出去,就给您抓省城寄来的新药。

“他们要山货,咱就给最好的 , 保准让那些领导吃了还想吃!”

月光爬上窗台时,母子俩在院子里支起竹匾。

祁同伟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分拣蘑菇,李爱梅在旁默默修剪菌蒂。

竹匾上的蘑菇渐渐堆成小山,在月色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恰似他们攥在掌心、正在慢慢生长的希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dgid-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