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雨桐第二天一早窝在图书馆角落,手里翻着塔罗牌。她本来没打算看那块白板的照片,结果一眼扫过去就看到了。
那天陈默刚从科技馆出来,空气里还飘着桂花香。李昊是市一中篮球队的替补后卫,临走前问他要了误差模型,转身就走了。陈默在白板边写了一句“误差是命运的留白”,然后把东西收好离开了。
沈雨桐轻声念出这句话,眼神动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刺到了。
窗外一阵风进来,掀开了她手里的牌。
命运之轮,开始转了。
误差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
与此同时,陆飞正站在国际选拔赛记分牌前,耳边全是欢呼声。
“中国队队长——陆飞!”
他抬头看了看顶上的灯,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手腕上的红绳。那是沈雨桐送他的“玄学护符”,据说能帮他场上判断更准。
其实他不太信这些,但每次训练完看见红绳还在,心里就踏实点。
教练拍了拍他肩膀:“干得不错,接下来你得带这帮人打出名堂。”
陆飞点头:“明白。”
他转身时扫了一眼观众席,发现李昊居然也来了,坐在角落,抱着个笔记本,封面贴着张“疯狂星期三”的海报。
这家伙怎么哪儿都能冒出来?
训练场气氛比昨天紧绷多了。
几个老队员围在一起嘀咕,时不时朝陆飞这边瞟。
他知道他们在想啥。
“凭啥让他当队长?”
“年纪最小,经验最少。”
“靠一场绝杀就能带队打国际比赛?”
陆飞没搭理他们,低头检查球鞋鞋带。
“你们不服,现在就打。”他头也不抬,“三对三,谁赢听谁的。”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答应了。
不到五分钟,陆飞己经完成三次抢断、两次快攻得分,动作干脆利落,节奏控制得像秒表一样。
“行了。”他把球扔在地上,“还有谁来?”
没人再站出来。
一个原本最不服气的前锋走过来,伸出手:“服了。”
陆飞和他击掌,语气平地说:“打球靠脑子,不是光靠力气。”
那人点点头,走了几步又回头问:“你最近训练完还看书?”
陆飞笑了笑:“我现在每天睡觉前都看两页数学笔记。”
对方挑眉:“你啥时候开始整这个了?”
“最近。”他拍了拍口袋,“有人教我用函数画传球路线。”
那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身走了。
公众开放日当天,场馆里来了不少媒体和球迷。
陆飞站在场地中间,手里拿着激光笔,背后屏幕上是一张复杂的战术图。
“传球路线,其实跟函数图像差不多。”他指着屏幕,“你看这儿,这条线就是我们的切入角度,太陡容易被断;太平缓,又会被夹住。”
观众席传来几声笑。
“别笑。”陆飞转过身认真说,“你以为我在开玩笑?这套思路是从陈默那儿学来的。”
“哪个陈默?”有记者低声问。
“高三那个搞数学建模拿奖的。”
现场安静了些。
陆飞继续讲:“跑位也可以理解成英语语法结构。比如挡拆配合,就像主语+谓语+宾语,顺序不能乱,否则整个句子就不通。”
他随口编了个顺口溜:“先卡位,再加速,传完球,赶紧撤。”
底下有年轻球员跟着念:“先卡位,再加速……”
“对!”陆飞竖起大拇指,“记住这个,以后传球就不会乱。”
训练结束后,一名助理教练悄悄记下这套教学逻辑,说:“也许可以推广到青年队试试。”
几天后,陆飞上了体育新闻头条。
“陆飞正式出任国家队队长,能否扛起新一代男篮希望?”
采访会上,记者们围着提问。
“听说你上次月考成绩不太好?”
“是。”陆飞首接承认,“训练耽误了不少课。”
“那你有没有考虑放弃学业?”
“没有。”他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半年来的学习笔记,每场训练之后都会抽空复习。”
镜头拉近,隐约能看到封面上写着一行蓝荧光字:
“命中率×心态=奇迹”
是沈雨桐写的。
记者还想追问,陆飞却主动开口:“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运动员文化课差很正常,但我不同意。”
他顿了顿,声音清楚有力:“打球要动脑筋,学习也是。我以前不懂这个道理,现在明白了。”
现场一片安静。
片刻后,掌声响起。
由弱变强,像是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某种僵局。
陆飞合上笔记本,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训练馆外,天色慢慢暗下来,风吹过篮球架,发出轻微的响动。
李昊依旧坐在角落,抱着本速写本,一页页翻着陆飞给他的笔记。
他一边看一边记,嘴里嘟囔着:“命中率×心态=奇迹……好家伙,这玩意还能预测结果?”
远处传来一声篮球入筐的声音。
“唰。”
稳、准、狠。
像一场刚刚开场的比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cgbf-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