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混战与沉默的点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混战与沉默的点赞

 

林风与苏青瓷联手抛出的这颗荒诞炸弹,在网络世界掀起的滔天巨浪,远未平息。

狂欢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和解气的林风支持者,但对于被指名道姓般内涵了“津贴”“基金”“奖金”的雷蒙、陈墨白、凯莉·杨三位大导演及其团队而言,这无异于公开的羞辱。

然而,三位导演本人,以及他们背后的经纪公司,在此刻却陷入了十分官方的高度一致的沉默。

不回应,不解释,不置评。

他们像磐石般沉默,任由那短片在网络海洋中掀起惊涛骇浪。

但导演可以沉默,粉丝却无法坐视偶像被如此“抹黑”。

很快,三位导演庞大且忠诚的粉丝军团开始行动了。

他们无法,也不敢将矛头首接对准刚刚宣布加盟林风阵营,地位超然的苏青瓷——这位国民影后的根基和路人缘太深厚,贸然攻击只会引火烧身。

于是,所有的火力,便如同找到了唯一泄洪口的洪水,汹涌地扑向了林风!

林风那本就充斥着各种争议评论的个人账号和工作室账号,瞬间被更为激烈的声浪淹没:

“@新蓝星导演协会 @网络内容审查委员会 请看看这个叫林风的导演在干什么!公然捏造事实,恶意中伤同行!煽动对立情绪!这种毫无艺德,靠抹黑他人博眼球的下作手段,难道不应该被封禁吗?!”

“真是开了眼了!一个作品垫底的人,不思进取,反而用这种下三滥的影射手段攻击真正有实力的导演!要不是规则限制,他第一场就该被淘汰滚下舞台!”

“为了红脸都不要了!《泳池边的信封》?不就是嫉妒别人的成就和资源吗?有本事你也拍出《星尘远征军》啊!”

“举报!必须举报!这种内容严重破坏行业风气,引导错误价值观!@导演协会 请履行监管职责!”

这些评论,复制粘贴般整齐划一,带着粉丝维护偶像的狂热和不容置疑的“正义感”,疯狂@着官方机构,要求对林风实施“封杀”。

仿佛林风犯下的不是艺术表达上的“冒犯”,而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林风那批在主流舆论鄙夷声中艰难凝聚起来的粉丝,此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战斗力。

他们没有因为偶像作品风格的“突变”而产生丝毫动摇,反而因为这铺天盖地的,来自“名导粉丝”的恶意举报和居高临下的批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拧成了一股充满逆反精神的绳!

面对那汹涌的举报潮,林风的粉丝们没有退缩,反而展开了精准的反击:

“哟,名导的粉丝就这点眼界和格局?林导的片子讽刺的是谁?是其他导演个人吗?他讽刺的是那些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行业潜规则!是资源垄断!是话语权霸权!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了,就开始跳脚喊封杀?”

“笑死人了!明显夸张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堆人突然就在那儿跳脚!心里没鬼慌什么?”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某些导演拿着天价基金津贴,拍着观众看不懂的‘神作’,还不许别人说两句了?林导用作品说话,你们只会举报?”

“《泳池边的信封》哪里违规了?它荒诞,它搞笑,它把一些现象戏剧化夸张化了,这就是它的表达方式!看不懂讽刺就举报?艺术审查的刀就是被你们这种人递出去的!”

林风粉丝虽然大多年轻,但他们的的反击,逻辑清晰,首指核心,更带着一种被压抑后爆发的锐气。

他们死死抓住“讽刺潜规则”而非“攻击个人”这一点,将那些要求封杀的言论,反衬得既霸道又心虚。

网络战场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混乱的舆论漩涡。

眼看在林风这边讨不到便宜,甚至被对方的粉丝逻辑压制,一些被怒火冲昏头脑的雷蒙等三人的激进粉丝,终于将战火引向了他们原本不敢触碰的领域——苏青瓷。

各种捕风捉影的“黑料”,断章取义的“黑历史”,甚至是对她个人生活毫无根据的恶意揣测,开始在一些偏激的粉丝群和匿名论坛里发酵,并试图通过购买话题,水军刷屏的方式冲上公开平台。

诸如#苏青瓷耍大牌实锤# #某影后片场霸凌旧闻# #女神人设崩塌倒计时# 等明显带有攻击性的词条开始冒头。

这一步,彻底踩过了红线!

苏青瓷的粉丝群体,其庞大程度和战斗力,绝非林风那刚刚凝聚的粉丝可比。

国民影后多年积累的巨大人气和良好口碑,此刻看到自家女神被拖下水,遭受如此真枪实弹的抹黑,这股力量瞬间被点燃了!

“守护瓷姐!”

“疯狗开始乱咬了?动瓷姐你们也配?”

“林风那边讲道理,你们就玩下三滥?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苏青瓷的铁粉军团如同沉睡的雄狮被惊醒,带着碾压般的气势加入了战场。

他们一方面组织反黑,举报恶意词条,用大量正向安利内容冲刷广场;

另一方面,更是首接冲向了雷蒙,陈墨白,凯莉·杨三人的社交平台评论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质问他们为何纵容粉丝攻击同行,艺德何在?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粉丝。

网络舆论彻底失控,演变成了一场多方粉丝混战,互相攻讦,黑料与澄清齐飞的“群魔乱舞”大戏。

话题热度爆炸,但讨论的核心——艺术理念的碰撞——早己被淹没在无休止的谩骂和攻击之中。

就在这片喧嚣达到顶峰,几乎要将整个事件推向更加不可控的深渊时,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某种情理之中的变化,悄然发生了。

林风和苏青瓷共同发布《泳池边的信封》那条动态的下方,点赞列表里,一个醒目的,带有官方认证标志的账号赫然出现:

@新蓝星导演协会 刚刚点赞了该动态。

这个蓝色的“X”字认证图标,那个代表行业最高权威的机构名称,这个无声的“点赞”动作,如同在沸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冰水,瞬间让混乱的战场出现了一丝诡异的凝滞。

导演协会……

点赞了?

点赞了这个疯狂讽刺协会资源分配,暗指“内定”,内涵评委导演的短片?!

还没等所有人从这个震惊中反应过来,另一个更重量级的点赞紧随而至:

@导演江临渊 刚刚点赞了该动态。

协会主席江临渊,亲自下场点赞!

这两个沉默却重若千钧的“赞”,传递出的信息无比清晰,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

导演协会官方,至少是主席江临渊本人,认可(至少不反对)这条短片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

协会力挺林风和苏青瓷组合的态度,并未因这场舆论风暴而改变,反而更加明确。

这是在用最官方的姿态,狠狠抽了那些叫嚣着“举报林风”,“要求封杀”的人的脸。

沸腾的舆论场,像是被按下了短暂的静音键。

疯狂刷屏的粉丝们动作一滞,那些叫嚣着“封杀”的评论仿佛瞬间失去了底气。

虽然仍有零星几个雷蒙等导演的死忠粉在负隅顽抗,喊着“阴谋论!”“背后有大手操控!”“资本的力量!”,但声音迅速被淹没在更大的惊愕和解读之中。

这无声的“赞”,比千言万语的声明更具力量,也更具威慑力。

它像一道无形的分水岭,强行给这场骤然爆发,愈演愈烈的多方粉丝混战,按下了暂停键,甚至隐隐有强行终结的意味。

就在这略显尴尬和微妙的静默时刻,仿佛是为了给这场混战一个台阶,或者是为了某种表面上的“体面”,雷蒙、陈墨白、凯莉·杨三人的官方账号,几乎在同一时间,如同复制粘贴般,发布了一条极其简短,带着明显调侃意味的动态:

@雷蒙导演工作室:@苏青瓷 —— 苏老师手下留情!我们的津贴基金还得留着拍《星尘远征军》续集呢!【狗头】

@陈墨白导演工作室:@苏青瓷 —— 苏女士,那点意境维护津贴可经不起您惦记【哭笑】

@凯莉杨工作室:@苏青瓷 —— 姐,纪实探索经费很紧张的!【捂脸】

三条动态,无一例外都@了苏青瓷,用一种看似轻松幽默,实则带着几分无奈和憋屈的口吻,回应了短片中关于“津贴基金奖金”的梗。

他们避开了与林风的首接交锋,将矛头,或者说笑料指向了苏青瓷,仿佛这只是同行之间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近乎统一的回应,为这场骤然而起,喧嚣尘上的多方粉丝混战,强行拉下了一个看似“和谐”的帷幕。

至于屏幕背后,雷蒙,陈墨白,凯莉·杨三位导演看到协会和江临渊的点赞时是何表情,看到自己粉丝攻击苏青瓷引火烧身时是何心情,无人得知。

而风暴的中心,林风的工作室依旧沉默。

苏青瓷亦无新动态。

只有那条被两大权威认证账号点过赞的短片,依旧高悬在热搜前列,无声地宣告着这场舆论反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有看的朋友记得点点评价留个脚印啊!这对我这个扑街来说真的很重要!不管好坏,至少证明有人在看,拜谢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cfdi-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