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婆看到小女孩手中的玉佩,又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奇异香气,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她连忙抱起小女孩,大声喊道:“恭喜老爷夫人,小姐出生时手握玉佩,又有祥瑞之兆,必是大富大贵之人呐!”
在外面等着消息的邢、王两位夫人自然也是见着了天空中五色光晕,纷纷口念“菩萨保佑”,更有些迷信的婆子丫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连忙朝着天空叩拜。
这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荣国府,众人纷纷赶来,想要一睹这祥瑞之景。
贾母在众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进产房。当她看到小女孩手中的玉佩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激动,口中喃喃道:“这莫不是上天赐予我们贾家的祥瑞啊!想当年,宝玉出生时,口中衔玉而来,如今这重孙女出生,手中握玉,必也是福泽深厚之人呐!”
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贾母当即下令,要在府中大摆筵席,庆贺这祥瑞之喜。一时间,荣国府里又是张灯结彩,鼓乐喧天。
夜幕低垂,宾客尽散,屋内归于静谧。平儿见屋内再没有第三个人,这才“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伏在凤姐床前。
“奶奶,此事皆是二爷吩咐我做的。怕吓着您动了胎气,这才一首隐瞒至今。奶奶责罚我吧!”平儿泪眼朦胧,膝行至凤姐身旁,话语间满是事后的惶恐与委屈。
凤姐闻言,也顾不得产后身体虚弱,上半身撑起,一双丹凤眼瞪得滚圆,惊呼道:“天哪!你们怎敢如此行事!”
然而,凤姐何等聪慧,智谋过人,心气儿更是高傲。她迅速理清了贾琏此举的缘由,虽心中对丈夫事先未与自己商议有所不满,但念及他如此在意自己的孩儿,怒气也消了几分,心下不自觉地柔软下来。
但凤姐是何人,她自来就智谋不输人下,心气儿又极高。所以,她很快也想清楚了贾琏这样做的缘由,虽心里不满丈夫行事前不提前与自己商议,但是想到他十分在意自己的孩儿,心下也软了几分。
主仆二人头挨着头,窃窃私语一番。在凤姐的周密安排下,一切未扫干净的首尾都被巧妙掩盖,此事竟办得滴水不漏。
自此,荣国府贾家,二房有位衔玉而诞的公子哥儿,大房亦添了个握玉而生的千金小姐。
此事自然又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
有人八卦道:“这荣国府真是福泽深厚,连神仙都格外眷顾!早些年就有个哥儿衔玉而生,如今又来一出,这也太巧了吧?怎么好事儿都让他们家占尽了!”
也有人不屑一顾:“百年难遇之事,他家十年间竟发生两次,哪有这般巧合?定是耍些手段,哗众取宠罢了。”
还有人故作神秘,摇头晃脑道:“说不定他家有什么隐疾,所以生的小孩儿才都带着东西。听说那个衔玉而生的哥儿顽劣不堪,最不喜读书,依我看,这玉也未必是什么好东西!”
当然,也不乏有人如此揣测:“这贾家既是公府豪门,又是百年世族,莫非这玉还暗含着什么深意?”
会这般想的,自然也包括那些手握权柄的上位者。
新帝闻知此事后,心中颇为不悦。这贾府也太不懂分寸了,那么多皇子公主,都未曾有一个出生自带祥瑞,怎么到了他贾府,就接二连三地出现这等奇事?
巧姐儿自呱呱坠地,便成了贾府上下瞩目的焦点,备受万千宠爱。
贾府众人心中暗自思量:家中己出了个贾元春,谁说不能再有第二个?这巧姐儿日后的成就不会逊色于元春也说不定。
因着这份厚望与偏爱,各式各样专为孩童准备的吃食、玩物,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送到巧姐儿身边。王熙凤作为巧姐儿的母亲,自然也跟着沾光,收礼收到手软,在贾府中的地位愈发显赫,备受众人重视。
王夫人与这个侄女儿,本就只是表面上和气,内心实则多有隔阂。如今巧姐儿的诞生,更是让她对凤姐愈发看不顺眼,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而凤姐这边呢,不知是因得了个宝贝千金,心中有了新的寄托与盼头,还是真的看开了,竟将手中的管家大权全丢开,一门心思扑在照顾巧姐儿上,整日围着女儿转。
如此一来,王夫人不得不接过府中大小事务的重担,整日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
荣国府近一年来,喜事连连,可支出也如流水般汹涌,入不敷出。为了填补家中的亏空,府中不得不暗中折卖亲友们送来的贺喜礼品。王夫人闲暇之余,细细算了一笔账,不禁惊心咋舌。这偌大的荣国府,外表看似光鲜亮丽、繁华依旧,实则内里早己空虚不堪,这般景象,怕是撑不了多少时日了。
对于荣国府的这般光景,王熙凤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掌家三年,对府中的情况了如指掌,深知荣国府早己是个空壳子,徒有爵位和外人眼中的体面罢了。家中真正的好东西,都攥在老祖宗手里。可她也看得明白,老太太如今偏疼二房,尤其是对宝玉宠爱有加,日后那些好东西,怕是大多都要留给宝玉了。自己虽为长房长媳,贾琏日后也要承袭爵位,可未来的光景究竟如何,谁也说不准。
她深知,还是得赶紧为自己和女儿的将来好好盘算盘算,才是当务之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cdhc-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