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神仙猪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神仙猪脚

 

小碗儿那晚剪辑上传的、标题为《风雪归人,一碗暖浆燃沸整条巷!探秘深巷神级豆浆油条》的视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镜头里,那冲破寒夜的霸道豆香,那在滚油中热烈绽放的金黄油条,那捧着粗瓷碗、冻得通红却满脸幸福陶醉的小碗儿,还有门外风雪中渐渐汇聚、被食物本能唤醒的人群……真实而充满张力的画面,配上小碗儿极具感染力的描述,瞬间击中了无数被寒冬和快节奏生活麻木的神经。

视频在本地生活圈和美食爱好者群体中疯狂发酵。

“求地址!这豆浆看着就绝了!”

“油条炸得真漂亮!隔着屏幕都闻到香了!”

“这才是真正的烟火气啊!风雪清晨的一碗热浆,泪目了……”

“博主没骗人?真有这么神?明天就去打卡!”

陈记那扇不起眼的旧木门,仿佛一夜之间被无形的力量推开。接下来的日子,清晨的巷子不再冷清。慕名而来的食客,有穿着冲锋衣、举着手机按图索骥的年轻人,有裹着厚厚羽绒服、被香气吸引过来的附近居民,甚至还有开着小车特意绕路过来的上班族。简陋的木桌板凳时常坐满,门口排起不长但络绎不绝的队伍。豆浆油条的香气,成了这条巷子新的、充满活力的地标。

陈记,确实“火”了。至少在这座小城的本地美食圈里,有了一席之地,成了“深巷宝藏早餐铺”的代名词。

灶间里,彪哥添柴的手更稳了,受伤的左手似乎也因这忙碌而多了几分活力。陈母揉面的动作依旧沉稳,但眉宇间那份沉郁被冲淡了些许,偶尔听到食客满足的喟叹,嘴角会不自觉地弯起微小的弧度。王阿婆依旧蜷缩在角落的小凳上,精神愈发不济,但每当灶间弥漫开炖猪脚的浓郁荤香时,她那浑浊的眼睛总会努力睁开一丝缝隙,仿佛那香气是维系她微弱生命的一缕暖线。

陈建国,却像是这“小火”里一块格格不入的、沉默而冰冷的石头。他依旧沉默地擦拭着桌面,收拾着碗筷,只是动作比以往更快,也更用力,仿佛要把所有的力气都发泄在那些粗瓷碗碟上。面对骤然增多的客流和收入,他脸上非但没有喜色,眉头反而锁得更紧,那深深刻在眉心的“川”字纹路,如同刀劈斧凿。他数钱的动作极快,手指捻过那些带着油渍的零钞时,指节会不自觉地发白。偶尔,他会走到后院那扇破旧的木窗边,对着窗外冰冷的空气,深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仿佛胸中压着千斤重担,连这冬日清冽的空气都显得沉重无比。

这天午后,喧嚣散尽。灶间只剩下锅底残余柴火的噼啪声,以及砂锅里温着的、留给王阿婆的豆浆散发的淡淡豆香。彪哥和陈母在收拾最后的狼藉,王阿婆裹着棉袄,昏昏沉沉地在小凳上打盹。

陈建国把最后一把凳子倒扣在桌上,动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他走到灶台边,看着正在用细布擦拭大铁锅的陈默,嘴唇翕动了几下,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近乎疲惫的干涩:“默伢子……钱……”

陈默擦拭锅壁的动作顿住了,没回头,只是静静地等着下文。灶膛里未熄的余烬映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光影明灭。

“……彪子的药钱,上次赊的米面钱……还有……”陈建国的话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带着重量,“……你阿婆前阵子抓的那几副汤药……药铺……催了几回了……”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搓捻着衣角,那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裤口袋处,布料磨得几乎透明。

他没说具体数字,但那沉重的语气和眉宇间深藏的焦虑,比任何数字都更有力地道出了“缺钱”二字的窘迫。这小小的“火”,带来的收入,似乎只是杯水车薪,勉强维持着运转和温饱,却填不平之前欠下的窟窿,更无法支撑起王阿婆那越来越像个无底洞的药费。生活的重压,像这窗外的严寒,无孔不入,并不会因为几碗卖出去的豆浆油条就轻易退却。

就在这时,灶台上那口焖炖着猪脚黄豆的大铁锅里,发出一声绵长而满足的“咕嘟——”。浓郁的、带着胶质粘稠感的肉香,混合着黄豆的醇厚和香料的辛暖,如同蓄势己久的暖流,猛地冲开了木质锅盖的缝隙,强势地弥漫开来,瞬间充盈了整个空间。这香气厚重、温暖、充满荤腥的丰腴力量,像一层无形的、温暖的毯子,试图覆盖住陈建国话语里透出的冰冷现实。

“吱呀——” 灶间门被推开,小碗儿裹着一身寒气钻了进来,小脸依旧冻得通红,但眼睛亮得像星星。她手里还举着一个小型的手持摄像机。

“哇!就是这味儿!陈默哥,神仙猪脚是不是快好了?”她兴奋地嚷道,鼻翼翕动,完全沉浸在的香气里,浑然不觉此刻灶间里那微妙的、沉重的气氛。她的镜头习惯性地扫过擦拭锅台的陈默,扫过角落昏睡的王阿婆,扫过沉默收拾的陈母和彪哥,最后,不可避免地扫到了站在窗边、背对着众人、肩膀线条绷紧、仿佛在独自对抗着窗外寒风的陈建国。

陈建国似乎察觉到了镜头,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只是将本就佝偻的背脊挺首了一点点,仿佛要维持住最后一点摇摇欲坠的尊严。那挺首的背影,在弥漫的温暖肉香和冰冷的现实夹缝中,显得格外孤寂而沉重。

陈默终于停下了擦拭的动作。他拿起厚布垫手,稳稳地掀开了那口大铁锅厚重滚烫的木质锅盖。

**“呼——!”**

一股更加汹涌澎湃、浓烈到化不开的荤香蒸汽,如同积蓄了全部力量的暖龙,轰然腾起!乳白色的蒸汽瞬间弥漫,带着令人心安的“咕嘟咕嘟”的沸腾声。锅内的景象在蒸汽中若隐若现:深棕色的汤汁浓稠油亮,包裹着炖得近乎透明的猪脚块,皮肉分离,蹄筋软糯颤巍巍,的黄豆吸饱了汤汁,粒粒鼓胀。那色泽,那形态,那随着热气扑面而来的、混合着胶原蛋白、脂肪焦香、黄豆醇厚与香料层次的极致肉香……是技艺的完美呈现,是时间与火候的馈赠,是寒冬里最朴实的慰藉,更是对生命渴望最首接的回应。

这极致的烟火美味,与角落里王阿婆微弱的呼吸声,与小碗儿镜头闪烁的红光,与陈建国沉默而紧绷的背影,共同构成了陈记这方小小天地里,最真实、最复杂、也最打动人心的——柴米油盐,人间冷暖。

陈默用筷子轻轻戳了一下最大的一块猪脚蹄髈,几乎没用力,筷子便轻松地陷了进去,软烂脱骨。他拿起一个特意找出来的、最厚实的粗陶碗,小心地舀起满满一碗,汤汁浓郁,猪脚颤巍巍,黄豆圆滚滚。他端起来,走到王阿婆身边,蹲下身,声音温和,仿佛刚才父亲的低语从未发生过:

“阿婆,猪脚炖好了,您尝尝?”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afb0-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