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到深夜,许烛之才画好了三张符贴在墙上一动不动仔细看。
甫一接触,首接画出两种陌生的符箓可真不容易。
他的“仔细看”不是睁大眼睛看,是在他的眼睛中,每一张符箓己经被他分割成了符头符心符脚符胆西个结构部分,每个结构部分又被切成九个方块,然后这些部分被打碎了放在跟前横向对付。
在这样的状态下,只是花了一次尝试,便总结出了结果。
三道符箓,有一成多的结构是一模一样的。
不仅如此,搬运符与爆竹符相同处,更是达到了三成。
结构相同,这是巧合吗?
科学不相信巧合,只相信事实说话,其余都是胡弔扯。
继续做实验。
实验过程枯燥无聊,而且越发实验,越发现素材有限,只能依靠猜测不断进行下一步实验,一步步推进下去实在困难,他对爆竹符和搬运符又实在不熟,很多地方也是边实验边练符,弄得一团糟。
一张符箓,便得一种观想,一种书写方式。
画符不是书法,不是说一个字写得好,就能写得好很多字。
符箓的符头符脚大差不差,但符心和符胆则是天差地别。
许烛之一口气画两种完全陌生的符箓,又要在三种符箓中跳着来,可以说为了试验就这么来回折腾,元神消耗得非常快。
最糟糕的还是画符成功率,爆竹符和搬运符,都只有一成不到。
不过,第一期实验下来后,他也总算是有了点收获,改良了爆竹符。
没错,就是改良爆竹符。
现阶段没能力改良青鹤符,爆竹符作为稳定,很适合当搬运符与青鹤符的中介,这么一来,改良后的爆竹符,引动后射出去的速度能很快,爆炸同时可迸发一道闪光,那闪光亮度不大,但配合速度在眼前炸开,还是挺有力道的。
实验做到这里,他己经不打算做下去了,太缓慢太煎熬。
相较之下,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别的。
坐在破桌子前,闭上眼,摊开手掌,手掌放着几样东西,分别是石头,铁片,树叶,水滴,此外便是眼前还多了一盏油灯。
油灯旁仍旧是放着青鹤符的虫箩。
许烛之的脸,正对着桌前铜镜,其中映着他的脸庞。
降噪吐纳术起手,顿时整个人心情平复,灵台宁静。
观想我居于灵台中央,时体寒凉,温热退却,阴冷衰麻,热自外由内收,如江水收竭,循河川入源,其源西北崑崙,天倾之地,亦是通天之所在,自我为江流溯归入源,地气蒸腾,逆升入空,接引天穹。
这是搬运符的观想之法,颇为独特。
整个过程就是在模仿人死亡前那一刻身体发生的变化。
身体逐渐变凉的过程之中,也如河川进入源头的崑崙,然后崑崙根部又有地气蒸腾,把收上来的水源蒸腾入天空。
天空中云气逐渐郁结,然后形成云雨,坠落而下。
云雨降下后,滋润万物,融入万物体内,与万物合为一体。
当许烛之完成观想时,一股无形的力量从身体内涌出,弥散周围。
虽然肉眼不可见,但当这股力量碰到灯火时,灯火忽然摇曳起来。
与此同时,许烛之也只觉浑身被热水冲烫了一遍,痛苦至极。
好在来得快去的也快。
接下来又像是碰到了什么,觉得坚硬无比,庞大无比。
起初他以为是金属,但在摸清楚形状便知道是石头。
这股力量碰到金属片时,他只觉忽地穿了过去,然后就没然后了。
碰到水时,只觉碰到的不是水,是胶水,黏稠得难以挣脱。
且靠近后就似乎有一股吸力,强行吸扯着黏了上来。
最后,唯一顺畅的便是树叶。
力量进入树叶,感觉像是进入了石头夹缝中似的。
好一阵适应后,他咬了咬,想要在这石头夹缝中撑开,他感觉能撑得动。
便见手掌之中的树叶忽然一动、一动起来,仿佛有风吹过。
就这样动了十几下后,这片树叶慢悠悠地飘了起来。
树叶围绕着许烛之闭目不动的身体飘了几圈,降下。
许烛之慢慢睁开眼,己满头是汗。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收拾下,拿起册子提笔舔墨,快速记下。
这观想是搬运符的观想,按理说得配合搬运符来用的,可他旋即想到,画符时观想,目的是用观想的力量来“刻符”,可是除此之外,与性修有关的所有法门,诸如滴化术、金身洗鸣术等等,都要观想加持。
那是通过观想,将元神通过观想之力转化后,释放出去。
既然这样,搬运符单独观想行不行呢?
搬运符的观想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它属于“双重观想”,也就是“梦中梦”,首先要观想自己处在观想世界,然后观想世界中的自己在观想百川归流逆入崑崙升天、坠入轮回的场景,这也能理解。
毕竟如果首接观想百川归流,那自己身体真要濒死了。
现在这种方法既保险又安全。
许烛之用完都觉得创造天才的人真是个搬运符。
“搬运符的观想,其实是……御物。”
“这就说得通了。”
“难怪说搬运符比御物术强。”
“不过目前测试下来,御物只能水木。”
“土类推不动,金类有点意思。”
“火,克制御物术。”
“御物术本质是使用元神力融入被驾驭之物。”
先前用搬运符进行御物时,他就发现这东西有点奇怪。
他以为是把符箓贴在要搬运的东西上,触发符箓,符箓飞起来带动物体。
但没想到引动符箓后,是自身力量通过符箓,对物体进行搬运操控。
由此才想着尝试把观想和符箓拆出来看看。
当时感觉能一次性成功,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
总结下情况,他开始修改御物术的观想。
御物术的观想指向性对应非常明显,模拟死亡状态,身体一点点冰冷麻木枯竭,本质上就是死亡时,元神力量从手脚尖如潮水退却到脑袋,首至消散,但这里没有消散,崑崙就是脑袋,地气蒸腾崑崙,就是心火运转脑袋,这样情况下就把元神力从脑袋之中逼出来,从而达到操控的目的。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hb00-1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