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县政府大院门口还笼罩在一片晨雾里。
李春花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肩上照旧扛着那根油光锃亮的扁担,己经站在了紧闭的铁栅栏门外。
帆布包里,是她连夜准备的家伙什儿:几张仿冒的红星厂封条,一本皱巴巴的分成账本,还有最重要的,二十七个街坊邻居按了血手印的联名信。
那是王婶她们几个老姐妹,点着蜡烛熬夜写出来的,墨迹混着红指印,透着一股子豁出去的狠劲。
“站住!干什么的?信访得上头先批条子!”门口昏昏欲睡的保安被惊醒,打着哈欠伸手想拦。
李春花理都没理,肩上的扁担一横,用那头刻着“为人民服务”的木质标语牌,不轻不重地在保安腋下一顶。
保安“哎哟”一声,捂着肚子就蹲了下去。
李春花趁势几步就冲进了大院。
信访科的玻璃门“哐当”一声被她撞开。
办公室里,一个戴眼镜的科长正端着个大号搪瓷缸子喝早茶,被这动静吓了一跳。
刚吸溜进嘴的热茶水“噗”地喷出来,溅了旁边那面写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锦旗一身。
“你、你这同志,怎么回事?”刘科长扶了扶眼镜,语气有些不悦。
“刘科长是吧?”李春花把帆布包往桌上一放,先掏出那几张仿冒封条。
“啪”地拍在桌上,褪色的红印子,比那面锦旗上的字还扎眼:“劳驾您给瞧瞧这个!”
刘科长皱着眉头拿起一张,看了看,又放下:“这……这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李春花又从包里甩出那本账本,摊开在刘科长面前。
“钱所长,工商所的钱大海,收了红星厂两万块的好处费,帮他们封我们小老百姓的店,一笔一笔,都记在这儿呢!”
刘科长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接过账本一翻,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
那字迹,他认得,是工商所钱大海的!
正这时候,走廊上传来皮鞋敲地的声音,一个夹着公文包的身影从门口一晃而过,看样子是想往楼上溜。
李春花眼尖,一眼就认出是工商所的钱所长。
她二话不说,抄起立在墙角的扁担就追了出去:“钱大海!你给我站住!金老板到底塞了你多少黑心钱,你当着刘科长的面,给大家伙儿说道说道!”
钱所长刚走到楼梯口,听见这河东狮吼,吓得一哆嗦。
手里的公文包“啪嗒”掉在地上,里头的文件散了一地。
他回头看见是李春花,那张胖脸瞬间没了血色,往后首趔趄:“你……你胡说八道什么!血口喷人!这里是县政府,你敢在这儿撒野?”
李春花几步抢到他跟前,把那份沉甸甸的联名信举过头顶。
血红的指印在晨光里格外瘆人:“二十七个老街坊按的血手印!钱大海,你敢说你没拿昧良心的钱,没帮着红星厂坑害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你敢说录像厅那事儿跟你没关系?”
信访科门口呼啦啦围上不少人,有早起办事的,有路过的。
一听是扁担火锅的李老板,又见了这阵仗,都伸长了脖子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刘科长重重咳嗽一声,示意旁边的两个年轻干事:“把钱所长先请到我办公室。”
又转向李春花,语气缓和了些:“李老板,这事儿我们一定立案调查,你先把材料放下,回去等消息,好吧?”
“等?”李春花冷笑一声,扁担往地上一顿,震得地板嗡嗡响。
“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我怕你们信访科跟工商所一个德行,官官相护,把这事儿给压下去!今天你们不给我个说法,我就在这儿不走了!”
她说着,又从帆布包里摸出个黑乎乎的东西,往刘科长面前一递:“刘科长,你再瞧瞧这个。这是我从钱大海办公室地上捡的,跟他办公桌上那个大算盘的珠子,一模一样!我可听说了,金氏商贸那个金老板,最喜欢用这种黑檀木的算盘珠子!”
那是一颗油光发亮的黑檀木算盘珠子,上头还带着点儿钱所长办公室特有的烟油味儿。
刘科长接过来,捏在指尖搓了搓,脸色更难看了几分,手也忍不住抖了一下。
这珠子,他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
他沉吟片刻,对李春花说:“李老板,你放心,这件事,县里肯定会重视。你把证据留下,我们马上开会研究,尽快给你答复。”
李春花把该说的都说了,该交的也交了,扁担往肩上一扛,转身就往外走。
她知道,再闹下去也没用,得给他们点时间。
刚出政府大院,路边卖葱油饼的大妈就追上来,往她兜里塞了俩热乎乎的饼:“春花,好样的!饿了吧,快垫垫!”旁边修鞋的老张头也带着几个老伙计给她鼓掌:“李老板,有种!就该这么干!”
李春花鼻子有点发酸,她看着大院门口那块刻着“为人民服务”的石碑。
又扭头看了看信访科窗口那面被茶水溅湿的锦旗,深吸一口气。
扬声喊道:“老少爷们儿都听着!正义这玩意儿,兴许会迟到,但它早晚会来!谁也别想一手遮天!”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县城的大街小巷。
信访科里,刘科长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他让那两个年轻干事先把腿肚子发软的钱所长看住,自己则回到办公室。
拉开自己办公桌最底下的那个抽屉,想把李春花交上来的账本和那颗算盘珠子先锁起来。
手指刚碰到抽屉深处,就触到一个硬硬的纸角。
他心里咯噔一下,把那东西抽了出来——是一张有些年头的黄色牛皮纸信封。
封口没拆,上面没有写收件人和寄件人,只有一个模糊的邮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撕开了。
里面掉出一张折叠的纸,摊开一看。
上头印着“金氏商贸有限公司赞助款签收单”几个隶书大字,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气派。
金额那一栏,用钢笔龙飞凤舞地写着:一万圆整。
而落款处那个签名,虽然潦草,笔锋却透着一股子熟悉的压迫感。
刘科长盯着那个签名,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手里的纸片,也跟着哆嗦起来。
这个签名,他好像在县里某位大领导的批示上见过类似的笔迹!
他猛地把签收单塞回信封,手忙脚乱地想把它藏回抽屉深处。
却怎么也塞不平整,仿佛那张纸烫手一般。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fbbh-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