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在程愈掌心流转成银河,青玉镯缠着晨雾在林小满腕间低吟。雪团忽然从行囊里叼出沾着麦粉的星晷,金瞳倒映出远方云归镇青瓦上飘摇的茱萸。
"小满,是不是想家了?"程愈拂去龟甲上最后一粒星砂,"白虎铛昨夜测出北斗归垣,镇口的老槐树正在抽新芽,该回家了。"
林小满将冰弦绕在竹箫上,法眼里望见三十里外炊烟化作青鸾:"回家,回家,我可太想念我的小床了。"她捻起五行袋里半片干枯的紫苏叶,叶脉里忽然涌出渊渟墟的潮声。
雪团跃上青石,项圈犁星铧割开晨雾。归途云霞被法眼染成琉璃色,程愈看到林间露珠裹着未消散水汽:"看那颗松针上的朝露,像不像我们遇见的鲛人流下的眼泪?"
"所以要用千息帕收着。"林小满腕间泽音镯轻响,水雾托起露珠存入帕中。她忽然指向天际:"快看星髓琉璃盏!"
二十八宿星辉正沿着他们走过的轨迹流淌,织成一张覆盖大地的光网。奎木狼星纹在程愈的珠串上亮起,幻化出背着书箱的老者虚影,朝三人作揖后消散于晨风。
"原来我们走过的每处星痕..."程愈的戊土印泛起暖光,沿途干涸的河床在他眼中重现清波。
"都成了星灶记忆的柴薪。"林小满抚过发间离凰簪,赤焰中浮现出他们修补过的万千心念。雪团突然竖起耳朵:"五味居的杜蘅花开了!"
法眼洞开的归乡路上,麦浪翻涌着金甲天兵虚影,田埂间游走着稷神撒下的青穗。程愈的天罡印照出土地公婆正在修补被暴雨冲垮的沟渠,林小满的青玉勺听见菰米在五行袋里哼着云归镇童谣。
"小满姑娘——"槐树精抖落满身星砂化作老翁,"用老朽的嫩叶给你的汤添些清气吧。"程愈的巽灵铃卷来几片翡翠色新芽,叶脉里流转着他们途经每一处的记忆。
雪团在小满身边,金瞳射出光柱照亮镇口石碑。当年离乡时她偷偷刻下的"五味"二字,此刻正被星纹缠绕成守护结界。林小满的蜃珠映出阿婆在灶台前虚影:"星火要燃在寻常烟火里。"
五味居朱门自启时,百草精魄从青蕈簪涌出。林小满挥动星纹琴拨,所有食材从五行袋中鱼贯而出:忘忧粥凝成银河,桃胶冻折射着三十六洞天的月光,程愈用离火锤将琥珀炙出初遇时的花香。
灶台腾起七色烟霞时,林小满法眼里浮现出两团鎏金光芒。青玉药杵搅动的星云中,身着赤绡天衣的女神正将稷种撒入麦浪,玄袍玉冠的男神手持量天尺丈量炊烟。雪团忽然衔着菖蒲叶跃上房梁:"是司掌人间灶火的炎君与五谷娘娘!"
"小友这盅黄粱饭,竟融了十二地支的晨露。"炎君袖中飞出流火,将琥珀盏里的冻梨煨出暖香。五谷娘娘指尖掠过星髓琉璃盏,所有菜肴瞬间浮现对应星宿纹路:"忘忧粥里兑了心月狐的泪,难怪能解三千执念。"
程愈将启明玦浸入醪糟,星辉霎时漫过朱漆梁柱:"当年修补星轨时总想着逆天改命,如今才知顺应西时轮转,方是平衡之道。"檐角铜铃无风自鸣,震落他肩头一片柳叶。
"您看这碟紫贝煨笋,"林小满捧起青瓷盘,贝肉上天然星纹正与壁画的二十八宿共鸣:"之前在大海中取水时,潮音螺教我知潮涨潮落皆是天地呼吸。"她忽然朝西北方行礼,那里有团被壬水坠链净化的雾气正滋润春泥。
雪团跳上供桌,金瞳映出整座云归镇的地脉:"草木生发处都埋着星砂化成的种子。"它推了推盛满松醴的玉轮杵,酒液里浮起他们修补过的万千地气支流。窗外的老槐树忽然抖落星屑,幻化成拄杖土地公:"丫头可知,你们沿途浇灌的枯井,今夜涌出了带着桃胶香的新泉?"
五谷娘娘将麦穗簪入林小满发间:"真正的星火在苍穹,亦在你揉面时掌心的温度。"她袖中飞出三十六粒晶米,落入五行袋竟化作连绵青穗。炎君用离凰簪轻敲七星灶,所有星纹突然流动起来:"当年星君熔炼星砂为灶,求的便是这般人间天穹相映的景致。"
程愈望着《星官要术》上浮现的新批注:"师父总说观星要窥天道,如今才懂俯身看麦苗抽节亦是占星。"他腕间缚龙链忽然松解,化作二十八道星桥没入夜色,远处立即传来孩童惊喜的呼喊:"娘亲快看!银河掉进镇口的磨盘里了!"
雪团忽然跃入星灶腾起的青烟,虎斑纹路里溢出万千星子。它金瞳中流转着完整的周天星图:"地脉接续天河处,恰是五味居的桂花树根。"仿佛印证这话,窗外沉寂多年的老桂突然绽放,每朵花蕊都含着粒微缩的星宿。
子夜钟鸣时,守护神化作流光跃上五味居穹顶。檐角星宿浮雕次第亮起,炎君与五谷娘娘的身影融入北斗勺柄与南斗六星之间,整座屋宇顿时笼罩在青金色光晕中。林小满仰头望着梁柱上新生的黍穗纹与星火纹:"原来神仙就住在房梁的榫卯里。"
"不是住,是守。"程愈的巽灵铃扫过窗棂,惊起几粒沉睡的星砂。那些莹白光点飘向守护神虚影,在房梁处凝成两盏永不熄灭的玉灯笼。雪团跃上供桌扒拉盛满松醴的玉轮杵,金瞳映出灯笼里流转的西季。
五谷娘娘的余音从麦穗纹路里渗出:"小满,你可知为何星灶最后要归乡?"院中老桂用它的花瓣在地面拼出他们云游的轨迹。炎君的笑声震得青玉药杵嗡嗡作响:"星轨尽头即是灶眼,苍穹,不过是一口盛着人间烟火的大锅。两位小友,可有悟出什么机缘?"
小满指尖着麦穗上细腻的纹路,谷物的清香与老桂的芬芳相互交融。她抬起头,目光从星图般的花瓣上缓缓移开,看向五谷娘娘与炎君,声音中满是顿悟的澄澈:“我好像懂了。此前我一心迷恋执着于七星灶的星力,搜罗各类法器,以为那便是收获。可此刻我方明白,真正的所得,是在这一路磨砺中,练就万相内求的心境与能力 。”
她轻抚腰间的五行袋,袋中法器不再发出急切的嗡鸣:“向外求,贪念就像野草般疯长,遮蔽了本心。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自省与坚守。苍穹浩瀚,不过是为人间烟火搭起的灶台,而我们的内心,才是承载一切的炉灶。”
程愈手持蓍草,蓍草上的露珠在星芒下折射出点点光斑:“推演星象时,我总想着窥破天道玄机,却忽略了身边最质朴的道理。心若迷失在物欲之中,便如置身迷雾,难以看清本心。如今才懂,这内求之道,才是抵达本心的通途。”
老桂的枝叶沙沙作响,将花瓣送到小满掌心。云归镇的灯火在夜色中明明灭灭,宛如繁星洒落人间。小满与程愈相视一笑,向五谷娘娘和炎君拱手感谢。“万相内求”的箴言,如同种子,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
雪团蜷在星纹龟甲上打盹,尾尖还勾着半块凤鸣酥。它梦中呓语惊动了戊土印,沉睡的麒麟虚影翻身时,后院荒废的苗圃突然钻出新芽。程愈将离凰簪插入灶灰,赤焰中浮现出阿婆当年教小满揉面的场景:"所谓天道,或许就是明知麦子会磨成粉,仍要等它抽穗。"
晨光漫过七星灶时,林小满将一粒星砂埋入老桂树下。程愈的星晷投影在青瓦间,恰勾勒出西时节气轮转的刻痕。"该给麦饼印惊蛰纹了。"雪团叼来沾露的艾草,尾尖扫过程愈正在修补的《星官要术》,泛黄纸页上"顺天时而烹,应地脉而炊"的朱批愈发鲜亮。远处学堂稚童的诵声随风入窗,正与五味居檐角铜铃共振——"炊烟接星,食为天纲,星火不灭,人间不荒。"炊烟裹着星辉攀上云霞时,大家忽然都笑了,原来天地至理,早藏在阿婆教他们揉的第一团面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chi0-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