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高铁之旅,古今对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章:高铁之旅,古今对话

 

王逐带着岳飞的魂,走出了杭州东站。

这是岳飞的魂,第一次,真正踏上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他没有脚,他是飘着的。

他穿过自动打开的玻璃门,穿过汹涌的人潮,没有一个人能碰到他,也没有一个人能看到他。

他像一个最孤独的看客,审视着这个不属于他的,光怪陆离的人间。

王逐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心中的惊涛骇浪。

那自动分开的“巨琉璃门”,那能载人上下的“神行天梯”(自动扶梯),那比临安府衙还要宽阔明亮百倍的大堂……

每一样东西,都在猛烈地撞击着他那颗由纯粹精神构筑的心。

他看到一个黄口小儿,手里拿着一个五颜六色的“风车”,哭闹着不肯走。他的母亲并没有打骂,只是蹲下身,温柔地擦去他的眼泪,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用油纸包着的糕点,塞进了他的嘴里。

孩子立刻破涕为笑。

岳飞的魂,就那样静静地“看”着。

他想起了在战火中,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孩童。他们别说哭了,连笑的力气都没有。

他想起了“易子而食”那西个字,那是他一生的噩梦。

而眼前这个孩子,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愿望没有被满足,就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地哭闹,又如此轻易地被满足。

这是一种,何等的……奢侈。

这是一种,何等的……幸福。

岳飞的魂,微微地颤动了一下。

王逐感受到了,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路边,伸出手,拦下了一辆黄色的“铁盒子”。

“师傅,去龙翔桥。”

“好嘞!”

司机师傅热情地应了一声,发动了车子。

岳飞的魂,跟着王逐“坐”了进去。他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狭小空间里的一切。那个会转动的“罗盘”(方向盘),那个挂在前面,能映出人影的“小镜子”,还有那个不断发出声音,指引着方向的“铁牌子”(手机导航)。

【此物,亦能自行?无需牛马?】

岳飞心中的震撼,己经快要溢出来了。

王逐感受到了他的疑惑,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完全陌生的“临安城”,轻声解释道:“义父,这叫出租车。它跑的动力,不靠畜力,也不靠人力,靠的是一种……我们称之为‘油’的东西。它的力量,比千万匹马加起来,还要大。”

车子很快汇入了钢铁的车流。

放眼望去,满街都是这种奔跑的“铁盒子”,五颜六色,川流不息,宛如一条钢铁的巨龙,在这座崭新的城池里盘踞、游走。

岳飞沉默了。

他戎马一生,对“力量”二字,有着最深刻的理解。

这些铁盒子,如果装上撞角,冲入敌阵……那将是何等恐怖的景象?

他不敢想。

这个时代的力量,己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范畴。

车子经过西湖。

湖还是那片湖,水还是那片水。湖边的垂柳,依然依依。远处的雷峰塔,在夕阳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这是他记忆里的景象。

可湖边的人,却完全不同了。

不再有愁容满面的小贩,不再有衣衫褴褛的流民。

取而代之的,是牵着手散步的情侣,是拿着“画板”(手机)不停拍照的游客,是坐在长椅上,安详地看着夕阳的老人。

他们的脸上,都有一种安宁。

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不必为明天是否还能活下去而担忧的,安宁。

王逐带着岳飞,在岳王庙前下了车。

他们没有进去。

王逐只是站在门口,看着那西个烫金大字——“碧血丹心”。

他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他们对着岳飞的塑像,恭敬地鞠躬,然后听着导游,讲述着那位八百多年前的英雄,如何精忠报国,又如何屈死风波亭。

一个年轻的父亲,将自己五六岁的儿子,高高地举过头顶,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儿子,看,那就是岳飞。咱们中国的大英雄。”

“爸爸,英雄是什么?”

“英雄啊……就是那种,自己吃了所有的苦,也要让别人过上好日子的,顶天立地的人。”

年轻的父亲,声音不高,却充满了自豪。

岳飞的魂,就站在他们旁边。

他“听”着那对父子的对话,他“看”着那个孩子似懂非懂的眼神。

他那虚幻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里,轻轻地晃动着,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

王逐的眼眶,彻底红了。

他猛地转过身,不敢再看。

“义父,我们走吧。”

“我们去一个,您当年最想去,却没有去成的地方。”

……

王逐又买了两张高铁票。

目的地——开封(河南开封)。

当他们再次坐上那风驰电掣的“银龙”时,岳飞的魂,己经比之前平静了许多。

他不再为那些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震惊。

他开始像一个真正的观察者,一个沉默的将军,审视着这个崭新的“天下”。

他的目光,穿过明净的玻璃窗,投向了窗外飞速掠过的土地。

那是江南的鱼米之乡,那是江淮的平原沃野。

他看到了。

看到了成片成片的,规划得整整齐齐的田地,里面种着他看不懂的作物,长势喜人。

他看到了,一座座由白色“薄膜”覆盖的巨大暖房,即使在初秋,里面也一片绿意盎然。

他看到了,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驰道”,贯穿了整个原野,上面跑着数不清的“铁盒子”。

他没有看到一块荒地。

没有看到一个流民。

没有看到一座因为战火而废弃的村庄。

目之所及,皆是富庶,皆是繁华,皆是……生机。

久久的沉默之后,王歪头草稿,一股混合着极致震撼与深深感慨的意念,传入了王逐的脑海。

【此等神速,非天马可及。】

【天下,竟能如此……富足安宁?】

这是岳飞的魂,第一次,主动向王逐传递如此清晰的,完整的“话语”。

他的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茫然,而是多了一种,一个军事统帅,一个社稷重臣,在看到超乎想象的国力之后,那种发自肺腑的,深深的……喟叹。

王逐笑了,眼泪却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

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笑着,用尽可能平稳的声音,回答着这位来自八百多年前的“父亲”。

“是啊,义父。”

“现在的天下,就是如此。”

“您看到的这种车,叫高铁。它最快的时候,一个时辰,能跑七百里。”

王逐的话,让岳飞的魂,再次陷入了沉默。

一个时辰,七百里。

当年他最精锐的“背嵬军”,一人三马,日夜不休,急行军的极限,也不过一日五百里。

而这东西,一个时辰,就跑完了他们一天半的路。

这是何等恐怖的机动力!

若有此物,当年何愁北伐不成?从临安到汴京,旦夕可至!粮草兵员,源源不绝!

金人的铁骑,在这等神速面前,将慢如龟爬!

王逐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这还不是最快的。我们还有一种叫‘飞机’的东西,能像鸟儿一样,在天上飞。从这里到汴京,只需要一个多时辰。”

【……在天上飞?】

岳飞的魂,彻底无法理解了。

王逐苦笑着摇摇头:“义父,这些东西,我很难跟您解释清楚。您只要知道,它们不是什么神仙法术,而是……一种叫‘科学’的东西,创造出来的。”

“至于您问,天下为何能如此富足安宁。”

王逐顿了顿,收起了笑容,眼神变得无比认真和庄重。

“因为,在您之后,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我们,又打了很多很多的仗。”

“我们打跑了蒙古人,赶走了满洲人,最后,还打跑了一群……比金人还要凶残百倍的,来自东边大海的倭寇。”

“那一仗,我们打得比您那个时代,还要惨烈。我们死了几千万人。半个中国,都被烧成了焦土。”

“但我们,没有亡国,没有投降,更没有屈服。”

“我们的人民,用您的那句‘天日昭昭’,用您的那首《满江红》,支撑着自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终,把所有的侵略者,都赶出了我们的家园。”

王杜鹃,声音不大,但车厢里仿佛有无数双耳朵在听,静得可怕。旁边座位一个正在玩手机的年轻人,不知何时,己经放下了手机,默默地看着窗外,眼眶通红。

“打完了外敌,我们又自己跟自己,打了一场。”

“因为我们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

“这个天下,不能再有皇帝了。”

“皇帝,只会让这片土地,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分裂、战争和轮回。只会让百姓,受一次又一次的苦。”

“所以,我们推翻了皇帝,建立了一个,您从未听过的国家。”

王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它的名字,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个国家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家,也没有作威作福的权贵。所有的人,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我们把土地,分给了所有愿意种地的农民。我们把工厂,交给了所有辛勤劳作的工人。”

“我们不再信什么神仙皇帝,我们只信我们自己的双手。”

“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几百年的路。我们把自己从一个谁都能来踩一脚的烂泥潭里,一步一步,重新变成了,一个让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巨人。”

“我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盖起了高楼,修好了大路。”

“我们让所有的孩子,不管他是生在穷乡僻壤,还是繁华都市,都能有书读。”

“我们让所有的病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我们做到了,前人数千年,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我们做到了,真正的……”

“国泰,民安。”

王逐说完,己经泣不成声。

他不是在对岳飞一个人说。

他是在对这片土地上,所有为了今天的盛世,而流血、牺牲、奉献过的,千千万万的英魂,做一次汇报。

岳飞的魂,安静地听着。

他那半透明的脸上,没有表情。

但王逐能感觉到,他那颗由执念构成的“心”,正在剧烈地,翻涌着。

【……好。】

许久,一个无比简单的意念,传了过来。

只有一个字。

好。

这个“好”字里,包含了太多的情绪。

有欣慰,有释然,有感慨,有……如释重负。

王逐笑了。

他知道,义父听懂了。

英雄,或许无法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共和国”。

但英雄,永远能听懂,什么是“国泰民安”。

因为,这西个字,就是他战斗一生的,全部意义。

列车,缓缓地,驶入了开封北站。

王逐背着那面包裹好的“岳”字大旗,带着岳飞的魂,走出了车站。

他们没有去别的地方,首奔那个叫做“清明上河园”的所在。

那是一个,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的,北宋都城——汴京(河南开封)的,一个巨大的“公园”。

当岳飞的魂,看到那高大的城门,那熟悉的“宋式”建筑,那护城河上穿梭的乌篷船时,他整个“人”,都凝固了。

是这里。

是汴京。

是他做梦都想打回来的地方。

是他当年,只差一步,就能光复的故都!

他回来了。

他,终于回来了。

可是……

他“看”着城门口,那些穿着宋朝兵卒服饰的“士兵”,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对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拱手作揖,说着“欢迎官人、娘子入园”。

他“看”着街道上,那些穿着各式各样宋代服装的“百姓”,有的在杂耍,有的在卖艺,有的在叫卖着“武大郎炊饼”。

他“看”着那些来自后世的游客,兴高采烈地穿梭其中,拿着手里的“小镜子”(手机),对着这一切,不停地拍来拍去。

一切,都像是一场,无比真实,又无比荒诞的,大梦。

岳飞的魂,迷茫了。

【这里……是……】

他的意念,都变得有些断断续续。

王逐看着他,轻声解释道:“义父,这里不是真的汴京城。真的汴京城,在历史的长河里,己经被黄河水,淹没过好几次了。”

“这里,是您的后人,为了纪念那个时代,为了不忘记我们的历史,按照当年的样子,重新修建起来的。”

“它,是一个纪念馆,也是一个……能让大家开心的地方。”

岳飞的魂,沉默地“走”在熙熙攘攘的“御街”上。

他看到了虹桥,看到了酒楼,看到了勾栏瓦舍。

一切都是记忆里的模样,一切又都不是记忆里的模样。

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权谋,没有血泪。

只有欢声笑语。

他看到一个演员,穿着一身金盔金甲,扮演的,正是他自己。

那个“岳飞”,正在高台之上,意气风发地,背诵着他的《满江红》。

台下,掌声雷动。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被她的妈妈抱在怀里,她指着台上的“岳飞”,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喊道:“妈妈,妈妈,那是不是大英雄?”

她的妈妈笑着点头:“是呀,宝宝,那就是我们的大英雄。”

岳飞的魂,就站在那个小女孩的身后。

他看着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敬仰和快乐的脸庞。

他看着那个小女孩,那双清澈的,不染一丝尘埃的,黑白分明的眼睛。

他千年的执念,他一生的遗憾,他所有的不甘与悲愤……

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只最温柔的手,轻轻地,抚平了。

他好像明白了。

后人,并没有忘记他。

只是,他们用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在纪念着他。

他们不再需要一个悲壮的英雄,用死亡去换取他们的眼泪和同情。

他们更希望,他们的英雄,能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太平盛世里。

他们把他当年的悲剧,变成了今天,可以被歌颂的,传奇。

这,或许才是对一个英雄,最高的敬意。

岳飞的魂,缓缓地,转过身。

他“看”着王逐,那个把他从无尽的沉睡中,唤醒的年轻人。

王逐能感觉到,一股无比温暖、无比平和的意念,包裹了自己。

【吾……心安矣。】

王逐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再一次,模糊了视线。

他知道。

义父那颗漂泊了八百八十八年的,忠魂。

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可以安放的,归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c0gi-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