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最终还是艰难地说道:
“然…沛公刘季,于何有知遇之恩,危难之际,托付心腹。
何虽不才,亦知‘忠臣不事二主’之义。
今若背沛公而投将军,纵然富贵可期,然此心何安?
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沛县父老?
将军厚爱,萧何…萧何铭感五内,然…恕难从命!”
说到最后,声音己有些哽咽。
曹参也猛地站起,抱拳沉声道:
“韩将军!曹参一介武夫,亦知信义二字!
沛公待我如手足,同生共死!
将军之才,参拜服!然背主求荣之事,参宁死不为!
请将军…见谅!”
他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刚烈与决绝。
厅堂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屠三城等人眼中己露出怒意和杀机,手不自觉地按向刀柄。
此二人,竟敢拒绝主公如此盛情?!
韩信脸上的激动与热切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平静。
他看着眼前这两位满脸挣扎却目光坚定的历史人杰,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有遗憾,有惋惜,但更多的,却是一种由衷的敬意。
乱世之中,能坚守一份情义,不为更高的权势诱惑所动,此等品性,更为难得!
他沉默片刻,忽然朗声大笑,笑声中带着豁达与赞赏:
“好!好一个‘忠臣不事二主’!好一个‘信义二字’!
萧先生,曹将军,二位真乃信义君子!
韩信虽不能与二位共事,然心中敬佩更甚!人各有志,岂能强求?”
他抬手,止住了屠三城等人欲言的冲动,正色道:
“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二位之耳。
韩信绝无虚言,更不会因二位不愿相从,便行那扣留逼迫之事!
我韩信行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位既心系沛公,韩信…唯有祝福!”
他端起酒樽,慨然道:
“此杯,敬二位高义!
愿二位此去,一路平安!
他日若沛公有难,或二位心意有变,淮阴大门,
大华书院,随时为二位敞开!韩信扫榻以待!”
萧何、曹参看着韩信那坦荡真诚、毫无作伪的眼神,听着那掷地有声、
充满豪气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更深的愧疚。
拒绝如此明主,何其艰难!
但韩信的理解与尊重,更让他们动容。
“谢…谢将军厚意!
将军雅量,萧何(曹参)永世不忘!”
二人深深拜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宴席在一种既敬佩又遗憾的复杂氛围中结束。
韩信亲自安排萧何、曹参及其下属在书院最好的客舍住下,
并严令任何人不得打扰,需以上宾之礼相待。
入夜,韩信独坐书房,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心绪难平。
萧何、曹参…终究是刘邦的基石。
强扭的瓜不甜,扣留他们,只会坏了自己
“仁德爱士”
的名声,更会与刘邦结下死仇,得不偿失。
罢了…此等人物,能结一份善缘,己属不易。
他日战场相见,再各凭本事吧!只是…心中那份遗憾,依旧挥之不去。
与此同时,客舍之内,灯火如豆。
萧何与曹参对坐,皆是无言。
桌上,是韩信派人送来的精致点心和热茶,更显其待客之诚。
“曹参兄…”
萧何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今日…我二人是否…太过不识抬举?”
曹参浓眉紧锁,灌了一口凉茶,闷声道:
“韩将军…真乃神人也!
其言其行,其志其略…沛公…确实不及!
然,背主之事,我曹参做不出!”
“我又何尝做得出来?”
萧何苦笑,
“只是…韩将军越是如此坦荡真诚,我心中越是难安。
今日席间,将军剖析天下,点明沛公生机在于关中…此言,如醍醐灌顶!
若沛公能听此良言…唉!”
“关中…”
曹参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黯淡下去,
“确是王霸之基!
然…沛公能听否?即便能听,西进之路,必是龙潭虎穴!
秦军主力、章邯之辈,岂是易于?”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
韩信的宏图伟略和真诚招揽,如同魔咒般在他们脑海中盘旋。
但刘邦的情谊和自身的信义观,又如同枷锁。
良久,萧何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压低声音道:
“曹兄,非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韩将军虽言放我等离去,然…此等关乎天下格局之机密言语,你我尽皆听闻…
他当真会放心让我二人安然回到沛公身边?
万一…万一他改变主意…”
曹参虎目一睁:
“你是说…扣留?甚至…”
他做了个下切的手势,眼中寒光一闪。
“未必是杀。”
萧何摇头,
“软禁,或拖延时日…待其根基更固,或沛公…总之,夜长梦多!
此地虽好,非久留之地!
韩将军仁德,然其麾下如屠万夫长等人,对我等未必放心!
若有人进谗言…恐生变故!”
曹参悚然一惊,越想越觉得有理!
韩信可以大度,但他手下那些剽悍将领呢?
他们可是亲眼看到主公如何求贤若渴又被拒绝的!
万一有人觉得放虎归山,私下做点什么…
“萧兄所言极是!”
曹参猛地站起,眼中闪过决绝,
“此地不可久留!迟则生变!
趁韩将军尚未改变心意,其麾下将领也未起歹念,你我当速速离去!”
“现在就走?是不是有点不尽理数?”
萧何一惊,“但是联盟的事,还未答应,回去如何告知沛公?”
“顾不得许多了!观韩信的言行举止,他也未必答应联盟。
据我一路观察,韩信现在明面上还是朝廷承认的势力,并没有反秦。
而我们才是反贼,没有退路。太早和我联盟,不符合他的利益!
所有才绝口不提联盟之事?”
曹参语重心长的说道。
“好吧,我们轻装简从!
其余心腹护卫,车辆慢行,目标太大!
留下书信,言明感激之情及不得不辞之苦衷,请韩将军理解,待我等回到沛县,
稳定局势,再遣人来谢!
韩将军重信义,必不会为难我们!”
萧何看着曹参,又看看窗外沉沉的夜色,一咬牙:
“好!事不宜迟!
你我分头准备,一炷香后,马厩汇合!”
月华如水,静静流淌在静谧的琅琊分院。
急促而轻微的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书院高大的围墙阴影下,十余骑如同鬼魅般悄然汇聚。
正是萧何、曹参以及他们最核心的护卫。
众人皆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走!”
曹参低喝一声,一马当先,朝着远离书院大门的侧后方一处相对低矮的围墙冲去。
那里,己有两名身手矫健的护卫提前探好路,用绳索搭好了简易的攀爬点。
众人下马,动作迅捷,互相帮扶,迅速翻越围墙。
落地后,不敢停留,牵着马匹,借着月色和树林的掩护,朝着沛县方向的小道疾行而去。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离开书院范围不久,后方书院最高处的瞭望塔上,一名负责夜间警戒的什长便发现了异常。
他揉了揉眼睛,借着月光,隐约看到远处林间小道上有快速移动的黑影和马匹的轮廓。
“有情况!”
什长立刻敲响了身边的小铜锣!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bc0d-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