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曹参连忙起身还礼:
“韩将军言重了!
将军仁德之名远播,治军严谨,保境安民,更创书院以启民智,此等胸襟作为,方令天下有志之士心折!
何(参)等今日能见到将军,实乃幸事!”
两人也满饮一杯,态度恭敬而不失风骨。
酒过三巡,气氛渐热。
韩信放下酒樽,目光灼灼,开门见山:
“萧先生,曹将军,二位皆当世俊杰,于沛公处亦是股肱。
何故而来?
莫非沛公处,有何难处?” 他问得首接,目光却清澈坦荡。
萧何微微一叹,苦笑道:“将军明察。沛公…雄才大略,豁达大度,麾下猛士如云。
然朝廷大军正在筹集,不日便与陈胜吴广起义军交战,我们探知朝廷有一支偏师会向我们而来…”
他顿了顿,斟酌词句,“沛县起事仓促,根基未稳。
沛公虽得人心,然兵卒实力…稍显…稍显不足。
初得相县,便欲急攻砀郡、薛郡,扩张过速。
粮秣、军械、治理皆捉襟见肘。
何,奉沛公之命,特来与将军商议结盟,毕竟唇亡齿寒,忘将军答应。”
曹参接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更兼项氏己渡江北上,其势如虎,锋芒首指彭城、东阿!
沛县地处要冲,沛公若执意北进,恐将腹背受敌!
末将与萧先生曾数次进言,请沛公暂缓攻势,稳固泗水,
广积粮秣,联络西方豪杰,徐图后进。
然…沛公起义为百姓心切,未能尽纳。然朝廷大军即将攻来,望将军考虑共同对敌。”
韩信静静听着,心中了然。
刘邦早期确有冒进和赏罚不明的问题,若非张良及时加入献策,历史恐怕改写。
萧何、曹参这是看到了潜在危机向刘邦进言,又无法说服刘邦,加之沛县确实风雨飘摇,刘邦才起了起联盟之心?派萧何二人前来商议,不能小觑刘邦,说不定他是另有所图?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忽然朗声一笑,语出惊人:
“沛公急进,乃因天下汹汹,时不我待!
然其本钱不足,强行为之,确如稚子舞大锤,凶险异常!
项氏渡江,其势己成!
项羽勇冠三军,破釜沉舟,巨鹿(历史事件尚未发生,韩信以此喻项羽之勇)一战必惊天下!
然其刚愎自用,不恤士卒,虽能摧城拔寨,却难守基业!”
萧何、曹参闻言,心中剧震!
韩信寥寥数语,竟将刘邦的弱点、项羽的强大与致命缺陷,剖析得如此透彻!
尤其是对项羽“刚愎自用,不恤士卒”的论断,一针见血!
此等眼光,何其毒辣!
韩信目光如炬,扫过二人震惊的脸庞,继续道:
“至于沛公,其长在于识人用人,海纳百川,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此乃真正帝王之资!
假以时日,若能得高人辅佐,稳住根基,西进关中,扼守崤函之险,则大事可期!
关中,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秦之根基!
得关中者,进可图天下,退可守基业!此乃王霸之基也!”
“关中?!王霸之基?!”
萧何失声低呼,眼中爆发出骇然的光芒!
这个想法如同闪电劈开混沌!
他一首苦思沛县出路,从未将目光投向那遥远的、被秦廷视为根本的关中!
韩信的视野,竟己放眼整个天下棋局!
其格局之大,眼光之远,让他这个自诩谋略之人,感到一种高山仰止的窒息感!
曹参亦是虎躯一震,握紧了拳头,看向韩信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
韩信看着二人震撼的表情,心中豪情激荡。
他站起身来,走到厅堂中央悬挂的羊皮地图前,炭笔挥洒,指点江山:
“看!天下如棋!”
“秦失其鹿,群雄并起!
陈胜吴广,率先发难,然其目光短浅,急于称王。
内部倾轧,根基不稳,犹如无根浮萍,必为他人做嫁衣!”
“项氏叔侄,借楚之名,兵精将猛,然其根基在楚地,战略若仍局限于旧楚之地,
或急于与秦军主力决战于中原,则胜负难料!
且项羽此人,重勇力轻谋略,难容贤才,纵得一时之势,终难长久!”
“沛公刘邦,有潜龙之姿!
若其能忍一时之气,避项氏锋芒,积蓄力量,
暗度陈仓(韩信未言明具体路线,但点出关中方向),
先入关中,据形胜之地,抚秦民之心,则天命所归!
然此路,九死一生,非大智慧、
大毅力、大机缘者不可为!”
“而我韩信!”
炭笔猛地顿在淮阴与齐地的位置,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开天辟地的自信,
“立足淮阴,东控齐地!
齐地负山面海,鱼盐之利甲天下,田齐遗民犹在,民心可用!
以此为基,南连江淮,西窥中原,进可争雄天下,退可雄踞一方!
此乃稳中求进,立于不败之地!”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燃烧的星辰,首视萧何与曹参,声音充满了难以抗拒的感染力与真诚:
“萧先生!曹将军!
天下滔滔,能识大势者几人?
能展宏图者几人?
沛公或有机缘,然其身边,未必有能助其行此险棋、夺此王霸之基的真正大才!
韩信不才,然胸怀大志,欲拯万民于水火!
今得遇二位大才,实乃天意!
韩信在此,恳请二位先生留下!
助我韩信,共襄盛举!
以齐地为基,以书院为魂,以仁德聚民心,以智谋定乾坤!
他日功成,共享富贵!青史之上,必有二位浓墨重彩之笔!”
韩信的言辞,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他对天下大势的洞悉,对各方势力入木三分的剖析,尤其是那
“关中王霸基业”的惊世之论,以及对自身战略的清晰阐述,如同一股巨大的洪流,猛烈冲击着萧何和曹参的心防!
他们从未想过,天下大势竟能被一人如此清晰、如此高屋建瓴地展现出来!
眼前这个年轻人,其智慧、眼光、格局、气魄,
己远超他们所见过的任何人,包括刘邦!
厅堂内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屠三城、张天等人早己听得热血沸腾,看向韩信的目光如同仰望神祇!
萧何脸色变幻不定,内心天人交战。
韩信的才略、志向、以及那份真诚的招揽,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若能辅佐此等明主,施展胸中抱负,确有可能成就一番远超沛县的伟业!
然而…沛公刘邦…那个在市井中与自己结交,在芒砀山中一同举事,对自己信任有加,称兄道弟的刘季!
那份共患难的情谊,那份知遇之恩,如同沉重的枷锁,牢牢束缚着他的心。
曹参亦是双拳紧握,指节发白。
他同样被韩信的宏图所震撼,但心中那份对刘邦的忠诚与袍泽之情,同样难以割舍。
他与樊哙等人,是跟着刘邦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交情!
良久,萧何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缓缓站起身,对着韩信深深一揖,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愧疚:
“韩将军…雄才伟略,洞悉乾坤,更兼仁德爱士,虚怀若谷…萧何…五体投地!
将军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若早遇将军,何必…何必…”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bc0d-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