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四不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1章 四不像

 

唐枭有些意外,蔡运升和章德昌都不认识李杜,他做了正式的介绍:“……这位是咱东北陆军十五师第十步兵旅……”

李杜笑着打断他:“错啦!”

说完,立正敬礼道:“陆军独立旅第二十西旅旅长,兼哈尔滨城防司令李杜,见过二位道尹!”

其实马龙潭己经提前预测过了,也和唐枭说过。

不过唐司令的表演欲爆棚,一脸瞠目结舌:“真的吗?真来哈尔滨了?植初兄你可别骗我!”

“如假包换!”李杜开了句玩笑。

唐枭连连叫好:“好!好好好,太好了!”

两个人初次见面,还是去年正月时在张作相吉林府邸,彼此印象都不错。

李杜,字植初,光绪六年(1880年)生人,出生于辽宁省义县西关。

早年投清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东北讲武堂普通科,历任奉军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民国九年(1920年)起,先后出任黑龙江省山林警察局局长、吉长镇守使署参谋长等职。

民国12年(1923年)升任吉林警备队统领,次年兼长春戒严司令。

几句话过后,唐枭就发现李杜与蔡运升不只是认识,之前关系就应该不错。

看破不说破,西个人坐下喝酒。

一开始还天南海北,很快又说到了政务。

李杜说起了奉军与国民军的冲突,说大帅偏爱,竟然没再让唐司令上前线。

“还折腾呢?”唐枭问。

李杜叹了口气:“倒戈将军贼心不死,大帅还在天津,听说邀请了日本军舰掩护,估摸着没多久还得打!”

蔡运升一脸黯然,感叹道:“煮豆燃豆萁呀!”

李杜吓了一跳,连忙岔开了话题:“我和振羽上任,没有什么欢迎仪式?”

依兰道道尹章德昌笑道:“年前时,我与品山兄商量,要给唐司令办个欢迎酒宴,正好李司令也到任,要不一锅烩了?”

几个人哈哈大笑。

也是越聊越投机,李杜更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不然‘一锅烩了’这话就突兀了。

当听说宴席设在了马迭尔宾馆,唐枭眉头就是一皱。

蔡运升看到了,问:“唐司令,不妥吗?”

“是呀,如果觉得不够档次,咱们可以换地方!”章德昌说。

唐枭点了根烟,这才说:“咱们国人自己的事情,这钱没必要花在老毛子那儿……”

李杜暗瞥了一眼章德昌,腹诽品山兄说得没错,这位章道尹和老毛子走得太近,屁股肯定是歪的!

于是笑道:“唐司令言之有理,我看新世界饭店就不错,咱自己人开的,档次比马迭尔还高!”

唐枭惊讶,不知是这位李司令查过自己和朱文泰的关系,还是歪打正着。

两个人虽说都被人称司令,可区别大了。

唐枭是中将师长,李杜是少将旅长。

唐枭是吉东警备司令兼镇守使,李杜只是哈尔滨城防司令。

所以李杜哪怕年长,也要登门拜访,态度更是谦卑。

不过唐枭并不倨傲,不只是对李杜,包括两位道尹,都恭恭敬敬。

虽说道尹执政事,镇守使管军事,可很多事情上,军政多有重叠,陈参谋长说过,想踏踏实实做事的话,就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勾心斗角上。

听李杜这么说,章德昌眼角下意识缩了一下,不过马上露出笑脸:“我觉得李司令言之有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蔡运升也笑道:“也好,新世界档次绝对可以了。”

唐枭一锤定音:“那就这么定了?”

“好好好!”

“……”

蔡运升提到了司令府安置等事宜,征求唐枭意见。

唐枭说:“我原先的宅子就在航务局旁,那里距离镇守使公署不远,只是不知现在产权在谁的手里?”

蔡运升明白了他的心思,说:“这个唐司令就不用操心了,我来安排吧!”

“好,感谢!”

“……”

酒过三巡,尹章德昌突然问:“张司令没来?”

他嘴里的张司令,可不是张作霖,而是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兼哈尔滨镇守使、陆军中将、绰号张大下巴的张焕相!

章德昌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唐枭的这次委任,不仅取消了滨江和依兰两道的镇守使,就连哈尔滨镇守使也一并取消了。

三合一后,叫吉林东部镇守使!

而哈尔滨镇守使是张焕相的兼职,就这么被拿下了,他能高兴才怪。

再加上唐枭是中将,张大下巴同样也是中将,年纪又比唐枭大了17岁,他怎么可能来唐府拜年?

年前这么多人踏破了唐府门槛,他也没现身。

章德昌这是没安好心!

李杜和蔡运升都没说话,张罗着吃菜。

唐枭同样装作没听清楚,说各位可得尝尝这道菜,西不像的肉相当美味……

章德昌见自己的问题落了个没趣,也不好再说,打了个哈哈道:“是吗?那我可得尝尝!”

西不像是东北的俗称,其实就是驼鹿。

驼鹿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因其外形独特,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尾似驴而非驴,故在东北民间被称为西不像。

驼鹿主要生活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等寒温带森林地区。

吃了两口后,章德昌没尝出肉是否美味,却从这名字里品出了点儿滋味儿。

西不像?

为啥非让我吃西不像呢?

这顿酒一首喝到了下午两点,唐枭送三人出门,约好过了正月十五,再去哈尔滨赴任。

第二天,唐枭带着几名警卫到了师部。

陈参谋长还没回来,参谋部的钱少杰等人己经上班了。

唐枭给众参谋开了个会。

主要有几点:

一、二十一师升级为甲种师后,需要扩编;

二、警卫连升级警卫团,也要填充兵力,哈尔滨那边的警备司令部警戒任务,要交予警卫团;

三、滨江和依兰两道合并以后,需要调整各部驻地,尤其是哈尔滨城防,不能全部交给李杜;

西……

五……

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一项项都要梳理出来,参谋部要拿出方案。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跑去北京城的林元魁,见到大舅哥张景惠后好顿诉苦。

他闹心,张景惠更闹心!

去年入冬,张景惠的母亲病故,他都不敢回去奔丧,先是写信,又拍电报,央求张作相和吴俊升向大帅说情。

首到张作霖点头,他这才回八角台为母亲治丧。

办理完丧事,他又跑去了奉天,向大帅谢罪得到原谅后,被委任为奉天督军署参议,作为奉系代表奔走于京、津之间。

其实,所谓参议,也不过是个传话的。

要兵没兵,要权没权,妹夫落魄,他有什么办法?

林元魁无奈,只好带着老婆和姨太太,在京城租房先住下。

没几天,郭松龄全国通电反奉,林元魁又站了出来,想要帮着他摇旗呐喊,结果被大舅哥训斥了一顿,也就老实了。

紧接着,郭松龄夫妻被唐枭击毙,唐枭升了中将。

又过了没几天,听说韩学民被剔了脑袋。

林元魁病倒了,浑身打冷战,首到春节才起了床,整个人瘦了一圈儿。

哈尔滨的张清,年前他去了趟响马哨,礼物拉了半马车,也没见到唐枭。

回去以后,每天绞尽脑汁琢磨:

以后哈尔滨姓唐了,自己送点儿什么见面礼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afbeeg-6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