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章 新律

 

不想,朱氏才踏入安华殿,一阵阴风便将烛火熄灭殿门紧闭,随后不过是将吓唬钱氏的那套故技重施。

朱氏一切都招了,程明明的确是自尽身亡的,她一回家就被朱氏训了一顿,听了不少难听的话,随后便想不开自尽了。

程大人宠妾灭妻,郑氏无子无宠,二子一女皆由她所出。

程明明自尽,她也是难过,但她更难过白费了对女儿多年的培养,半点用都没帮上。

傍晚,程家人去买白事所用的东西,消息这便走漏,传到了张家那头。

郑氏无奈叹了声气,“张大人一向与原配不睦,对悦儿这个长女也视若无睹,得知她受贵妃惩处,更是厌弃至极,横竖是嫁不出的,自然要连夜逼死。”

叶姳玉朝她看去,“夫人知道得很多。”

郑氏又道:“其实悦儿的生母曹氏与妾身是手帕之交,她走得早,悦儿那时还小,生父继母都对悦儿不管不顾,悦儿便常来程府陪伴妾身。”

她说着终是落下了泪,她对这两个孩子的死,岂会无动于衷。

可惜她没有孩子,张悦儿常与程明明一同玩乐,但程大人纵容朱氏多年,从不让她管教孩子。

那朱氏也不会好好教导,她们根子全歪了,最终自然招致祸端。

叶姳玉听完也是感慨,本来还奇怪,既然程明明非她所出,何必佩戴白色腰带。

也难怪她要对张悦儿的死追究到底,原来她们之间还有这层渊源。

郑氏对着这场闹剧看穿不说,冷静应对,为故人之女讨回公道,不愧是曾经的世家大族之后。

叶姳玉一时间都舍不得她受难,“程大人真是糊涂啊,本宫会禀命皇上,定不会令夫人受牵连。只是这一品诰命,本宫怕是给不了了。”

郑氏自嘲一笑,对这些己经看开,她娘家落寞,丈夫宠妾,半生无子。

即便安帝怪罪程家,流放或是处死,对她都无意义,更别说什么诰命夫人的头衔。

唯一惋惜的,便是辜负了年少时所学。

她身为女子读再多书,不能入朝为官,也没能教育子女。

反倒眼睁睁看着闺蜜的孩子学坏,最后还被生父逼死,实在愧对曹氏。

事情水落石出,程明明的死与朱氏说不上有关,与郑氏更是无关。

安帝训斥了朱氏一番,便将她们放回去了。

同时,他听了叶姳玉的话,下旨往后程家的孩子皆归郑氏管教,朱氏所生的长子过继给了郑氏。

往后朱氏但凡敢僭越,郑氏不必忍让,尽管家法处置。

朱氏再恨得牙痒痒,还得哭着谢恩。

郑氏原没想这么多,她早就对程家失望了,但昭贵妃却给了她身为主母教育子女的权利。

一时间感触颇深,恭恭敬敬地对台上的贵妃娘娘磕了一个头。

至于钱氏,那就没这么好命了。

安帝下旨,将她打入刑部大牢,人虽不是她杀的,她身为从犯亦是难逃责罚。

估摸着也是流放。

至于张大人,明日安帝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事情了结,帝妃独处,安帝问她,“没想到今日的法事,竟令秀女之死浮出水面。”

叶姳玉松了口气,辛亏安帝没有怀疑。

要知道在宫里装神弄鬼是大忌,若是太后们知道了,定不会轻饶。

她装模作样,好似还有几分后怕一般,“白日那三清铃定是招来了张悦儿的冤魂,是想要臣妾为她报仇。好在,今夜皇上来了,抓了那钱氏,张悦儿也该瞑目了。”

“现在想来,前几日的梦魇,也是她含冤而死,托梦给你让你替她昭雪。”

安帝倒是替她找了个无与伦比的借口,其实跟她所想的也差不多。

她接着问:“皇上决定如何处置张家夫妇。”

“一并处死。”

安帝说得果断,可叶姳玉却觉得定会遭到朝臣反对。

自古天地君亲师,君要臣死父要子亡,仿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何况,还是父亲杀女,更不至于处死了。

钱氏身为续弦,也算半个母亲,她对张悦儿只是动了手,也不能算杀人。

“张悦儿并非本性恶劣之人,只是家中无人管教,才被外人带坏了。臣妾以为按律父杀子也难以定死罪,与其再与朝臣争议,倒不如修改律例,以免再有此类事情发生。”

叶姳玉对她的死,有几分惋惜。

明明家人不管教她,出了事却要她自尽保全家族,不肯死便亲自动手。

真是狠心至极。

安帝稳稳地点了点头,翌日,他未提及昨夜之事,只是问朝臣,父母杀子女当如何处置?

钱氏未归,张大人己有察觉,惶惶不安之间,朝堂之上己有答案。

按照律例,父杀子女皆不必死,只按发配流放处置。

安帝紧接着言道:“子女犯错虽可按家法处置,但若涉及人命,必须由朝廷官府处置。从此往后,若有父母擅杀子女,不论身份嫡庶,一并按杀人罪处置。”

虽有反对之声,但杨丞相第一个应声,其余人也只得作罢。

最后,安帝要杀鸡儆猴,自然第一个拿张大人开刀,提及他处死亲生女儿张悦儿。

张大人矢口否认,以为把一切赖给钱氏便可以安然无恙。

谁想到安帝道出昨晚发生的情景,钱氏亲口承认是张大人下令杀了自己的女儿,两宫皇太后的侄女亦是亲耳所闻。

这下张大人也哑口无言,其实他杀女除了私心之外,还有别的理由。

这一点安帝不是猜不出来是受谁指使。

张太后受他和叶姳玉算计,岂会没有报复之心,但要搭上一条人命,实在狠心。

但此刻还不宜追究。

张大人被押入刑部大牢,就按杀人罪处置,只是留了个体面,允许他在狱中上吊自尽,而钱氏身为从犯不过就流放边疆。

此事过后,而郑氏也对她默然钦佩,隔了几日进宫问安,提及外头针对昭贵妃的流言消散殆尽。

而叶姳玉也从郑氏这里头,得知了不少女子对此事的看法。

为人母,为人女,听闻新律颁布,皆是喜极而泣。

郑氏趁此机会,投桃报李,为她这个贵妃积攒了不少好人缘。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aa0hbe-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