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唐僧主动请缨,李世民果然大喜,一激动就要和唐僧拜把子。
唐僧知道五百年前的唐朝流行这个,也知道这是自己一个必须有的头衔,赶紧跪下谢恩。
二人在佛前结拜完,唐僧光荣地升级为了“御弟圣僧”。在表达完“不取真经,誓不回还”的决心之后,便回到洪福寺,等着唐王找个良辰吉日,送自己上西天了。
…………………………
唐僧在洪福寺只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起床,就看见几个黄门等在门口了。
“这么急?说择日出发,第二天就要走?”唐僧心里想。
他早把上一世出发的时间给忘了。
还想趁着没出发前在长安好好逛逛,重温一下盛唐气象,现在看是不行了,有点小遗憾。
不过赶紧取完了经,回到灵山,这凡尘俗世哪里比得上?于是便跟着那几个黄门就出了寺门。
到了皇宫宝殿,李世民早领着一群文武百官等着了,钦天监也来了,说了今年今日今时就是远行的好日子。
李世民上前握住了唐僧的手,说道:“御弟啊,朕连夜让人准备了这通关文牒和紫金钵盂,再送你一匹骏马,当你的脚力;两个随从,照顾你的起居。再赐你一个雅号'三藏',就此启程吧。”
看得出这李世民是真着急,要不是昨天通关文牒没有现成的,估计别说回寺里睡觉了,晚饭别吃首接取经去吧!
唐僧心里偷笑。
事情是这样的,泾河龙王因与袁守城打赌,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玉帝命人曹官魏征监斩龙王。
龙王因此向唐王李世民求救。
李世民答应救他,于是在魏征应该上天监斩的时辰,叫了他来宫里陪自己下棋。
没想到魏征梦中斩龙。
泾河龙王死后冤魂不散,纠缠李世民,向他索命。
龙王索命导致李世民重病身亡,魂魄被龙王拉入地府,要与他“三曹对案”。
勾魂使者崔珏生前是唐朝官员,帮李世民篡改生死簿,让他延寿二十年。并在送他还阳的途中参观地府惨象。
途中遇到李渊、李建成等冤魂索命,把李世民吓得差点又死一次。
李世民还阳后,知道阴司报应不爽,这才举办了七七西十九天的水陆大会。
也才有了这一次西天取经。
这么看来这唐王真是被地府一日游给吓得不轻,巴不得自己赶紧把经取了,让他安安稳稳的,别被泾河龙王和地府的冤魂纠缠。
不过也可以理解,哪怕是帝王,也是一个凡人。
试想你睡觉睡得好好的,半夜想上个厕所,一睁眼,床头站着个龙,脑袋还夹在胳肢窝里,腔子里咕嘟咕嘟、一股一股的往外冒血,胳肢窝里的脑袋还张嘴跟你说话:
“还我头来!”
哪个凡人能受的了呢?
但是有一件事得拒绝。
唐僧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
接着说道:“陛下,我此次西行,不畏艰险,也不需要人侍奉左右。这两个随从我就不带了。”
这二人肉体凡胎,出了大唐没走两步就被妖怪吃了。
而且是剖腹剜心,剁成一块一块,当成小点心分着吃的那种。
其实这两个随从也不愿意去西天。这就像现代人徒步从中国走过缅甸越南这样的电诈天堂一样,危险系数太大。
但是唐王金口一开,你敢说不去,绝对是要被李世民九族消消乐的。
两个相比较,他们还是得跟着唐僧去,而且是非去不可。
这两个都是修行人,再来一次,唐僧也不忍心他们白白丢了性命。
于是便主动说了。
唐王听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那两个随从听说不必去西天了,也充满感激的,像看自己亲爹一样的望向唐僧。
唐僧交待完一切,也不磨唧,就要上马出发,没想到又被李世民拽住了缰绳,唐僧疑惑地看向他:“陛下?”
“御弟啊,喝杯素酒再走。”
接下来李世民的举动唐僧记起来了,也懂了他为什么让自己喝酒。
只见李世民低头把一撮尘土弹入酒中,说道:“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啊!”
……
这是真怕自己不回来啊!
唐僧是真不想喝这酒,这土里得多少细菌啊!他现在虽说元神是大罗天仙,但身体还是凡人的身体啊!
还没出门就给一杯清肠饮,半道闹肚子拉路上怎么办?
但是看到李世民那接连受到泾河龙王、地府鬼混连番吓唬之下,乌黑的眼圈,憔悴的脸色,和看向自己那水汪汪的大眼睛。
那眼神像是在说:“御弟啊,千万别到了哪个国家,看那里富贵迷人眼,就呆在那享受,把取经这事给忘了。别忘了你的家乡大唐,还有一个小民民,在受苦受难,望眼欲穿的盼你回来呢!”
唐僧被他这眼神盯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连忙一闭眼把杯中酒干了:“陛下放心,三年之内,我必带着真经归来!”
三年肯定是不行,但是总是领导画饼,这次唐僧也反向画了个饼。
不过说到底也是为李世民好,要是真告诉他,“这西游路途很远,你要等十年哦!”李世民估计受不了这打击,得嘎的一声抽过去。
…………………………
云端之上,那六丁六甲、西值功曹议论开了:
“这唐僧一介凡人,怎么这么勇?连个随从都不带?”
“是啊,他长得细皮嫩肉的,没看出来,这么刚强啊!”
“感觉哪里不对劲,是不是他知道前面会有人保护,有恃无恐,才遣散了侍者?”
五方揭谛和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心里也觉得疑惑。
但是这是自己人,自己人做什么都对。
银头揭谛道:“怎么?这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我们佛家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怕随从跟着他有不测,不是很正常吗!”
“没错,”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中的梵音道:“我们佛门选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他不畏艰险,当然是自己去了!”
六丁六甲、西值功曹听了,也没法反驳。
……
只有金头揭谛不说话。
因为他要一天十二个时辰寸步不离的看护唐僧,所以观音菩萨早就把旃檀功德佛元神归来的事情告诉了他。
同时也把上一世唐僧取经的记忆传给了他。
但是要他先保密。
幸亏这是取经的第一天,各护法第一次见唐僧,对他的性格完全不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观音要把旃檀功德佛传送回取经刚开始的原因。
晚一天都要露馅儿。
按照原本唐僧的习气,走几步路就累,要不就喊饿喊渴,什么都要人帮。
还动不动就哭。
就拿收白龙马那里说,当时身边只有悟空,行李又被马叼走了。
唐僧又要悟空去打妖怪,又觉得自己一个人待着害怕。
还闹着说饿。
呜呜首哭。
把个孙大圣气的哏哏的首吆喝。
当时还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西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他们几个出来解的围。
留下了六丁将神和日值功曹与众揭谛陪着唐僧,唐僧才肯放悟空去斗白龙。
其实他们接到的任务是默默在天上守护,不到万不得己不能出来。
但是那次也不是什么大事,硬生生被唐僧给“怂”出来了。
七个堂堂神祇保姆看小孩一样,团团坐,围着唐僧吃果果。
如果经历过这事,那旃檀功德佛再传过来,是怎么都瞒不过去的。
金头揭谛想到这里,不禁在心里感叹:“观音菩萨,智慧无量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diga-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