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好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好感

 

死嘴!快憋住啊!!

她使劲掐自己大腿内侧,疼得眼眶发酸,才把笑意硬生生压回去。余光瞥见凌招校服下摆晃了晃,心脏猛地一缩:他是不是看出我在憋笑了?完蛋,人设要崩...

夏栀之把课本竖得老高,挡住半张脸,心里疯狂默念:乖巧乖巧乖巧...手指却不受控制地抖,课本边缘都被捏出褶皱——天知道她多怕凌招发现,她根本不是表面这么文静。

夏栀之低下头,努力的把唇抿上。

凌招步子顿在她身旁,呼吸都轻了几分。看她脸颊憋得粉红,像枝头半熟的桃子,睫毛扑簌簌颤,心里突然软得一塌糊涂:她怎么连憋笑都这么...可爱?喉结滚了滚,他别开眼,耳朵却悄悄红了。

夏栀之实在忍不住,睫毛刚颤出个小弧度,余光扫到凌招衣角,心脏瞬间停跳——完了!她猛地抬眼,却撞进他眼底。

凌招的身高达到了188,宽肩窄腰,那挺拔的身姿仿佛一座可靠的山,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西目相对,夏栀之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心跳如鼓。凌招看着她那惊慌失措的模样,嘴角不自觉上扬,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中不禁感慨,有这样高大帅气又温柔的他在身边,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烟消云散。

凌招刚才还在想她睫毛多像蝴蝶,下一秒就被这小鹿似的眼神钉在原地。她瞳孔里有自己呆愣的脸,耳尖烫得要烧起来,想移开视线,却像被施了魔法...

凌招浑身僵成标本,心脏在胸腔里横冲首撞——这是他第一次和她对视这么久。血液疯狂往头顶涌,脸颊烫得发麻,耳尖红得透明。想挪开眼,可她睫毛颤啊颤,像在挠他心尖,怎么都移不开...

凌招被这突如其来的对视弄得心慌血液疯狂往头顶涌,脸颊烫得发麻,耳尖红得透明。意乱,心酸的劲儿一下子就没了。

我…我这是怎么了

凌招缓过神来轻声说:“别憋啦,笑出来吧。”那温柔的语气让夏栀之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笑得眉眼弯弯,像月牙一般可爱。凌招看着她,也跟着笑了起来。周围的同学好奇地投来目光,可他们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彼此眼中只有对方。夏栀之渐渐止住笑,脸上还带着红晕,她偷偷打量着眼前的凌招。

凌招被这一打量,又慌了神。他耳尖红得要滴血,手指还在绞校服纽扣。

夏栀之瞧着这死动静心里软得一塌糊涂:怎么会有人别扭得这么可爱呀...想揉揉他头发,又怕太明显,只能把笑意藏进眼底。

凌招被她看得浑身发烫,手不知道往哪放,摸书、摸头、摸鼻子...书页挡住的脸,耳尖红得要滴血。

夏栀之心里暗自琢磨着,怎样才能给对方一个惊吓呢?她灵机一动,决定假装不看他,等到他放下书的时候,再突然回头看他,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栀之故意将目光投向别处,看似漫不经心地摆弄着手中的物品,但其实她的注意力一首都在对方身上。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等待着那个最佳的时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她看到他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书。就在这一刹那,栀之迅速转过头,目光首首地落在他的脸上,嘴角还挂着一丝调皮的微笑。

对方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然而,仅仅几秒钟后,他就回过神来,嘴角也不由得泛起了一抹笑意。

“叮铃铃”这节地理课

突然,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女老师走了进来。

她身着一袭艳丽的红裙,仿佛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般耀眼夺目。那红裙的颜色鲜艳而明亮。

然而,与她华丽的着装形成反差的是,老师的脸上竟然没有丝毫妆容,完全是素颜朝天。她的皮肤虽然算不上白皙如雪,但却透着一种自然的健康光泽。她的眉毛浓密而整齐,眼睛明亮而有神,嘴唇微微上扬,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同学们对老师的这一打扮感到有些诧异,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老师总是以精致的妆容示人。然而,这位老师却以如此清新自然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让人眼前一亮。

地理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一上来就长篇大论地介绍自己的姓名、教龄、教学风格等等。她只是简单地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朱老师”三个大字,那字迹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飘逸洒脱,让人眼前一亮。

紧接着,他像是突然被某种思维火花击中,猛地转身,手指还无意识地叩了叩讲台——地理老师上课总爱敲的板块运动模拟节奏——高声问:“全国人口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你们从地理视角怎么看‘生不生’?

全班瞬间炸锅,前排女生把笔往桌上一墩:“不想生!房价像板块挤压,工资像泥石流流速,生娃就是往断层带里填人!”后排男生也跟着起哄,却被地理老师用粉笔头精准“投掷”——这是她上课警告分心的专属技能,“先别忙着甩梗,用刚学的‘人口合理容量’分析啊!”

作为00后的地理老师,听到这个回答也笑着说“其实我也不想生,倒不是恐婚,而是算过‘抚养比等高线’——自己都还在‘成长型劳动力’阶段,何必提前解锁‘老年抚养’副本?”

这话瞬间让几个啃着《五年高考》的学生竖起耳朵。她随手在黑板画人口金字塔,粉笔灰簌簌落在教案上的生育率折线图:“以前说‘多子多福’,是农业社会需要劳动力填‘人口红利坑’;现在城市像超大型聚落,教育成本是沉没成本,医疗养老是不确定的地质灾害,生娃前得先算‘投入产出比等高线’。”

“老师你太理性了!”有学生喊。她却从教具箱掏出岩石标本,“理性是地理人的本能——但我尊重感性选择。要是真打算生,先把‘经济基础岩层’夯实,别让孩子从受精卵就开始‘水土流失’。”

说着突然压低声音,指尖点了点黑板角落老庞的考勤表贴纸:“这些话别让老庞听见,他觉得‘人口迁移’得从娃娃抓起,我怕他逼我当‘生育推’力。”

这句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不知不觉间,这节课就这么愉快地结束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cagd-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