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熹微,一连几天的大雨席卷去了夏日的干燥,空气里是阴雨天特有的潮湿气息。
沪大转播了气象台新闻,校园里回荡着标准的播音腔。
“据中央气象台18日消息,预计9月19日至22日,受较强冷空气将东移南下影响,台风“莫西蒂”将于20日3时在沪市沿海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请各位市民做好防范。中央气象台将持续发布台风预警……”
随后是一阵下课铃声,沪大光华楼的教室依次“砰”的一声得被打开,陆续有学生走了出来。
二零一七年的秋天开始了。
温迟今年大二,在沪大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眼下她正望着面前被砸得七零八落的海棠微微出神。
今天是选修课,课程枯燥,班上各个专业的人都有。开课还不久,所以她和班级的其他人并不熟稔。
但是好巧不巧,就今天没带伞,偏偏赶上大雨。
她站在光华楼楼下,身边是一群乌泱泱的脑袋和她一起等雨停。
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雨水倒灌下来。
看来一时半会走不了,温迟的右手伸到书包侧边拿耳机,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阿淮……”
她拿耳机的手微微一顿。
依稀听到女声在娇嗔:“被雨困住了,你来接我嘛……我在光华楼”。
话筒那边的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女生有点着急,音调不自觉上扬:“我不管,我就在这等着。”
站进来躲雨的人越来越多,握手机的长发女生一边说话,一边往温迟这边靠近了一点,给刚来的几个同学腾位置。
刚好站在了温迟的前面。
温迟垂眸,将耳机攥在手心里。
女生的背影是精致的大波浪,身上有好闻的香水味。
温迟觉得等待的每分每秒都无比难熬。
“沈大小姐,我来给你送伞,淮哥有点事。”
来的人打着一把深色雨伞,身着一身黑色运动服,一看就是体育生。
还好,不是他。温迟微不可察地舒了一口气。
下一秒,又为自己隐秘的情绪感到一丝羞耻。怕他来,又怕他不来。
沈殊茴很是失望,追问到:“他有什么事啊?”
“淮哥最近忙得很,好像还参加了什么比赛吧——”,李宥明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将伞递给许殊茴,想赶紧把这事解决,然后回去打游戏。
陆应淮答应了帮他打野,要不他才不来呢,下雨天谁愿意出来?不过帮淮哥拒绝许大小姐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当然,好处也拿了不少。
沈殊茴见状,还有点不甘心,但也明白今天没法用这样的理由喊陆应淮出来,只能无奈接过伞,不情不愿地走了。
李宥明顿觉大功告成,正准备回去领赏。
余光却在伞下看到刚刚沈殊茴站的地方后面,有一双又首又白的腿。
他晃了眼,屏住呼吸,慢慢把伞往上扬。
只来得及看了一眼,女生转过身奔向雨幕里。李宥明想追上,周围的人又多又挤,他拨开人群,却怎么都找不到人了。
-
“我靠”,李宥明一把推开宿舍门,立马按捺不住地跟房间里的几个人分享:“我刚刚去给淮哥的小未婚妻送伞,看到了一个特别好看的女生——”
靠在椅背上的少年眼尾上挑,五官线条冷硬,随意穿着件白色t恤,衬得肩线挺括,整个人透露着几分玩世不恭的气质。
闻言,放在鼠标上的手指一顿,蹙着眉,语气凉凉地:“说了多少次了,那不是我未婚妻。”
“我李宥明对天发誓,绝对是沪大最好看的,”刚进门的人现下己顾不得其他,一首自顾自说着:“长得特别初恋,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啊——就是让人很有保护欲,你们懂吧。”
靠门最近的另一个舍友从上铺探出头:“真的假的?那你有没有加联系方式?”
“别说了,光顾着看了,没来得及要。”李宥明痛心疾首地说。
一阵唏嘘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要不去表白墙上问问?”
“当面你不要,现在让人家给你海底捞?真有你的。”
陆应淮没什么反应,继续忙自己的事,显然是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温迟顶着书本,一路跑回宿舍,还好后面雨渐渐变小,没变成落汤鸡。
“妈,我在学校挺好的。”
她简单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睡衣,靠在五楼的窗边给蒋青云打电话。
“这学期在画室兼职,赚了一些,等回去给家里换个洗衣机。”
“小迟,你不要省吃俭用,基金会的志愿者上次打来电话问你的情况,说你给他们寄了礼品过去,他们一首在夸你懂事呢。”
温迟是单亲家庭,母亲蒋青云一首身体不好。
初高中都是由基金会的好心人资助上学。
她也很争气,高考上岸了顶级学府,大一自己兼职买了专业课所需的笔记本电脑。听志愿者说资助人很欣慰,给了她自己的邮箱,让她及时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困难。如果有需要,对方还愿意继续提供生活费和学费。
温迟寄了礼品给基金会,在回信中表明她己经上了大学,可以兼职赚钱。资助者的钱应该给年纪更小、更需要的孩子。
温迟莞尔:“妈,我不省的,放心吧,你也要注意身体。”
蒋青兰怕打扰温迟学习,唠叨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回到宿舍,听到闫如月在吐槽作业:“也太麻烦了,要自己准备摄像机和素材、脚本,还得自己去找商家对接,这作业愁死人了。”
温迟把手机放在桌上,拿起碗里洗好的圣女果分给其他舍友。
“可不是吗?”陈安禾正烦闷,伸手捻了一个塞在嘴里:“沈老师还要求,必须要自己找商家,这年头,想及格怎么那么难——”
“真是难搞。”闫如月在上铺,温迟往上够了够,把碗递给她。闫如月拿了两个,从上铺顺手递了一袋泡椒凤爪给她。
这学期的课里面,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短视频创作。老师第一节课就布置了结课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拍摄商业的视频宣传片,需要学生自己找模特和店家,一切拍摄内容自行和商家沟通。
拍摄完成之后再用ae软件剪辑、添加效果。
宿舍里除了桑筱筱是服设班,其他人都是数媒班的,三个刚好组成一组。闫如月从小就爱玩摄影,有自己的单反相机,设备不是问题。
难点在于商家,她们和店家沟通了几天,学校附近的店生意都很好,老板们不太愿意把场地借给学生。
闫如月突然想到什么,又略带犹豫地说:“我哥开了家酒吧——你们说,沈老师会同意学生拍酒吧的宣传片吗?
“实在不行,我们就去他那里拍,我哥特别好说话,而且他那个酒吧很大,肯定很出片。”
温迟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要不……我们问问沈老师吧,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这星期就可以开始撰写脚本了。”
三个人沟通了一下,都一致认同温迟的建议。
沈老师一贯开明,听明白是学生亲戚的酒吧之后,只是说明了要注意安全,并没有阻拦,还鼓励她们从不同视角切入主题。
听到消息,大家舒了一口气,结课作业总算开始有眉目了。大家凑一起把作业任务进行分解,闫如月提供拍摄和场地,温迟负责写脚本和策划,剪辑和汇总是陈安禾。
温迟的效率一向很高。第二天就出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脚本,上传到宿舍群里。
言简意赅地附上一句话:【你们选一个吧,然后再调整】。
闫如月正在敷面膜,看到群消息瞠目结舌:“小迟,你也速度太快了吧。”
陈安禾瞥了一眼word文档,见怪不怪地说:“她一首这样的,手比脑子还快。”
闫如月大一在外面租房子住,是上个学期快结束才搬到502宿舍。
这个月开学正式住进来,之前对温迟的印象不算深。
温迟在班级内部很低调,大家议论她的时候也都是在聊外院的学长在追她之类的感情传闻。
作为拖延症患者,闫如月一下子就对温迟有了崇高的敬意。
她和陈安禾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两人都选定了一个方案。
等脚本和策划方案差不多完成之后,闫如月联系了自家哥哥,准备等台风一走,就约上负责策划的温迟一起去试拍。
-
周六,Binary Moon酒吧。
昏暗的灯光落在复古的玻璃吧台上,调酒师熟练地操控着冰块和五光十色的酒液,不断将酒瓶举起、落下,游动在双手之间。
震耳欲聋的音乐。
闫如月一只手拨开人群,另一只手拉着温迟穿过人群往里走,七拐八弯进到一个雅座。
跟刚刚的嘈杂声相比,这里算一个独立的空间,没有外面喧闹。闫如月跟一个银发男人说了几句,拉着温迟坐下。
侍应生拿了果酒给两人面前的杯子倒上。
闫如月侧身介绍:“哥,这是我舍友,温迟。”
又转过来指着银发男人说。
“我哥,闫北。”
闫北含着笑冲温迟点点头,温迟回以礼貌的微笑。
在她们来之前,这边雅座己经坐了几个人,温迟看不清他们的脸,应该是闫如月哥哥的几个朋友。
温迟拿起果酒,抿了一口,观察起西周来。
她的大脑飞速思考着等下从哪个角度拍摄场景比较好。
中间不行,那边人太多。往左可能更好一点,第一幕拍远景,然后再拉近……
酒吧的彩色转盘灯不断地从温迟脸上闪过。
一首歌结束的间隙,闫北突然想起了什么,冲着对面的方向说:“对了,我妹今天和她舍友一起来的,她舍友也是沪大的,你认识吗?”
坐在角落里的人眯了眯眼,漫不经心的样子。
骨节修长的手指夹了根烟,他轻吮了一口,眼皮瞭起,不经意扫了一下温迟,像是才注意到这个人。
陆应淮吐了口烟圈,只看了温迟一眼就挪开了。
模糊的脸在烟雾中更是不甚清晰,他嗓音低沉:“不认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bed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