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千里送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千里送粮

 

第二十章 千里送粮

宁将军的援军出发第三日,沈微婉在父亲的书房发现了一份密报。泛黄的纸页上,北境军需官用炭笔写着“粮草只够三日,将士己食雪充饥”,墨迹洇透了纸背,像是冻住的血痕。

“宁将军的粮草要五日才能到雁门关。”沈微婉捏着密报的手指微微发颤,转身看向正在咳嗽的父亲,“三日……他们撑不了那么久。”

沈尚书望着窗外的积雪,苍老的脸上满是焦灼:“朝廷的粮草被卡着批不下来,那些人明摆着要借刀杀人……可沈家虽有商路,要在三日内筹齐五千石粮食,再送到雁门关,难如登天。”

“不难。”沈微婉忽然抬头,眼底闪着决绝的光,“江南沈家的粮铺遍布中原,我让他们连夜调粮,三日之内定能集齐。至于送粮……我亲自去。”

沈尚书猛地按住她的手:“万万不可!北境大雪封路,盗匪横行,你一个女子……”

“父亲忘了?”沈微婉轻声打断他,指尖抚过袖中那枚平安扣——那是萧彻临行前她赠予的护身符,如今倒成了她的勇气,“女儿自小跟着祖父走南闯北,什么样的路没见过?再说,除了我,谁能说动江南的掌柜们以最快速度调粮?”

她知道父亲在顾虑什么。女子抛头露面己是不妥,更何况是深入险境。可一想到萧彻可能在寒风中啃着冻硬的干粮,想到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她便觉得,所有的规矩礼教都该为性命让路。

三日后,长安城外的官道上,一支由二十辆粮车组成的队伍整装待发。沈微婉换上了便于行动的男装,青色短打外罩着件厚棉袍,腰间别着把防身的短刀,倒有几分英气。

“小姐,这是沈记粮铺的腰牌,沿途关卡见此牌会放行。”老管家将一块刻着“沈”字的铜牌递给她,眼眶泛红,“老奴己让人在每辆粮车底下藏了御寒的棉衣,还有……这是刚出炉的桃花酥,您路上吃。”

沈微婉接过腰牌,将桃花酥揣进怀里,那点甜香让她想起桃花树下的誓言。她翻身上马,对着前来送行的父亲拱手:“女儿此去,定保粮草平安抵达。父亲在长安保重,等我和萧世子一起回来。”

队伍刚出潼关,就遇上了暴雪。车轮陷在积雪里,几匹挽马挣扎着嘶鸣,赶车的伙计冻得手指发僵,连鞭子都挥不动。沈微婉跳下车,接过伙计手里的铁锹,带头铲雪开路。棉袍很快被雪水浸透,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她却咬着牙不吭声——她知道,每耽误一刻,雁门关就多一分危险。

行至半途的黑风口,忽然从两侧山林里冲出十几个蒙面盗匪,举着刀喊着“留下粮食”。护卫们立刻拔刀迎上去,沈微婉却按住腰间的短刀,高声道:“这些粮食是送往北境的军粮!你们可知,此刻雁门关的将士正在用血肉之躯抵挡胡人?你们要抢的,是他们的命!”

盗匪们动作一滞。为首的汉子摘下面罩,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你说……是送个镇北侯世子的?”见沈微婉点头,他忽然跪倒在地,“小人曾是雁门关的兵,去年伤退归乡。若真是送给他的,我们护你们过山!”

原来这些人多是退役的士兵,因乱世无奈落草,听闻是送粮给萧彻,竟自发加入了护送队伍。沈微婉望着他们冻裂的双手,忽然觉得,这千里风雪中,总有些东西比寒冷更有力量。

第七日傍晚,当粮队终于出现在雁门关下时,沈微婉几乎要从马上栽下来。她望着那座被冰雪覆盖的雄关,望着城楼上飘扬的“萧”字大旗,忽然笑了,眼泪却顺着冻得通红的脸颊滚落。

城楼上,正巡查防务的萧彻看见那支熟悉的粮队,看见队伍最前面那个裹着棉袍的身影,手中的长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是她。

他的江南桃花,竟穿越了千里风雪,来到了这苦寒的北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b0ab-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