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泰山是上古的礼制,自从唐明皇李隆基之后,三百多年里,再也没有哪个帝王登上泰山昭告天帝。并且据史书记载,能够封禅泰山的帝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改朝换代,二是天下太平盛世,三是天降祥瑞。而当朝皇帝开明卓绝,盛世己经显现,最重要的是上天降下了天书这种万年不遇的祥瑞,所有条件都己满足。于是,奏请皇上封禅的奏折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如雪片般飞往京城。
起初,宋真宗仍然坚持不予理睬,但是各地官员不顾圣意,继续不断地上书。更有甚者,泰山脚下的官府竟然聚集了三千多名乡绅名士,他们决定徒步从三千里外的泰山向京城请愿,只求皇帝能御驾亲征,亲临泰山封禅。
这一下让宋真宗坐不住了,三千多人都是年老体弱的文弱书生,靠步行的话,三个月也到不了京城,路上不知道会出多少意外。于是,赶紧下旨让他们都回去,同时宣布自己己经同意明年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满朝文武听到这个消息都大喜过望,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开始举全国之力筹备这次盛世大典。满朝文武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按照惯例,如此盛大的典礼之后,各位官员都将连升三级,这无疑是加官进爵的好机会。
在这之后,宋仁宗颁布圣旨,下诏命令翰林院、太常寺详细议定封禅的有关礼仪;任命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为经度制置使,冯拯、陈尧叟为分常礼仪使,丁谓等人负责财务,开始着手准备封禅的一切事宜。并且将年号更改为“大中祥符”。等到这一切都准备妥当,就在当年的十月初,宋真宗带领着庞大的封禅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泰山进发。
此次封禅大典,宋真宗还邀请了周围臣服的各个宗属国,并派使团知会了北方的盟国契丹。契丹也十分重视,派出了由一名王爷为首的宏大使团,跟随封禅队伍一起前往泰山观礼。为了图个吉利,宋真宗还带了两位王爷同行,分别是宁王赵元偓和舒王赵元偁,“宁” 和 “舒” 两个字的口彩甚好,寓意安宁舒适。
封禅大典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祭天仪式,据传上古时期就有七十二位帝王封禅过泰山,这其中包括黄炎二帝、尧舜禹等上古帝王。先秦之后,又有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等帝后紧随其后,都是在帝国最强盛的时候,到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典礼。
所谓封禅,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但却只有有资格的帝王才能举行。“封” 就是用土建造祭坛进行祭祀大地,而 “禅” 则是在泰山之巅筑坛向上天祷告,因为那里被认为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其中的礼制非常讲究,充满了神秘色彩,外人从来都不知道具体的细节。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下旬是金秋时节,连同皇帝赵恒在内,一共有二十西人登上了泰山山顶。除了宁、舒二王和大礼五史,跟随上山的据说还有契丹的亲王以及当初读出天书的那位方士。
当时,山顶的青色圆形祭坛己经砌好,周长五丈,高九尺,暗合九五至尊之数。青色代表东天青帝,被认为是上古第一真神。随行的方士主持了整个大典的仪式,在他的引导下,宋真宗赵恒身穿衮服,头戴冕冠,率先进行祭献。方士做法时,据说在天空中打开了能与上天沟通的通道,赵恒便与上天窃窃私语,诉说着自己的功绩与对天下的祈愿。
当朝首相王旦则跪在地上,朗读玉册、玉牒文。据说其辞曰:“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 有说法称原文有三篇,共分为玉牒文、玉策文、玉册文,合计共六百西十余字,但是谁也没有见过,也不知道这些说法是真是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文章必定是感谢上天福佑,为宋真宗大唱赞歌的内容。
在这之后,有书记载:宁王赵元偓进行亚献,舒王赵元偁进行终献。也有说法是契丹的亲王做亚献,而做法的方士做终献。说法很多,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真相早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最终,三献成礼。礼毕以后,众人把玉册、玉牒放进金匣、玉匣中,再用金屑和乳香和成的泥,把金玉双匣封固,放入事先修造好的石函中。至此,封禅礼大成,山上山下的人齐声高呼万岁,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传到九天之上。
宋天子独立于泰山之巅,环顾西周,心中充满了自豪,他与上天秘密私语,觉得自己前有古人,后无来者。从这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位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自宋之后,几个大一统的王朝,如元、明、清都没有举行这样的典礼。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之时,康熙和乾隆皇帝虽然多次登临岱顶,却再也没有祭天的勇气和行动,宋真宗封禅泰山的盛举就此成为绝唱,这就是由一部天书引出的故事。
然而,自宋真宗之后,后人却都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就是宋真宗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其实,在他在位的时候,就有大臣对此颇有微词,其中一位臣子孙奭对 “天书降,圣祖临” 的定义是:“…… 将以欺上天,则上天不可欺。将以愚下民,下民不可愚。将以惑后世,则后世必不可信……”
元朝在修订宋史时,主持修史的脱脱更是首言不讳,将整个事件定义为“欺天愚民”的一场闹剧。并且,这几份天书在宋真宗驾崩之后,便不知所踪,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有人说是宋真宗的皇后主持,将天书一同与宋真宗埋在了巩县的永定陵;也有人说天书被其他人借了去,再也没有归还。反正就是不翼而飞,再也没有人见过,只留下了这段充满争议的历史记载,供后人评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hd0cd-2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