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6月3日 周日 阵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章 6月3日 周日 阵雨

 

昨天通知要求一大早就来驻地开会,害得我起个大早。小陈八点半就从市里跑来了,村三大主干10:00才到,进门前三人各自把滴答水的雨伞在门外猛甩两下,门前的地上顿时一片湿漉漉的,然后才挂着笑容进来,“高队”“安主任”喊一遍,打完招呼才向小陈寒暄。

支书咧着嘴对着我和高队笑着说:“这次住村里可是把小陈、小向害得惨哦,是吃不好睡不好......”

村长和会计一旁直附和:“哦,是嘛、是嘛”。高队眼一挑说:“那是我害的喽”。这话说得半开玩笑半当真。

三大主干齐声说:“那不是、那不是哦,工作嘛,意思是辛苦了。”

我掏出“红塔山”除了村长一人扔一根,然后自已点上说:“来来,大家抓紧时间开始吧,这都十点多”。(具体内容详见小陈会议记录)

东拉西扯大概开了两个多小时。没散时我就要小陈下去张罗午饭去了,散会后大家一起出了镇政府去常去的镇口那家无名小店。六个人五瓶重庆啤酒,两荤两素一汤五菜,一共95元。

高队吃饭时接市委办电话,通知明天上午8:30开常委会请他参加。

村长走时我将300元救济款交给她,请她代发一下。

下午进城联系麻莉取采购的礼物,礼物做了点调整,腊肉腊排骨暂时没货,改为菌油、猕猴桃,都是礼品包装配了六份,人均八十八元,单给老大搞来一斤“美溪金茶”,本地特产,驰名全国。美溪金茶价格直逼西湖龙井,是近几年茶界的一匹黑马,算得上是绿茶中的“战斗机”。

茶是好茶,忽悠也是真能忽悠,两三年间居然能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品牌的茶叶忽悠得价格直上云天,傲视群茶。

5月31号的日记写了老大那位小师妹失踪的事情,今天想起来还有点意犹未尽,因为那次的事件是所见所闻,没有参与的经历。其实我们单位后来还丢过一个人,那次我是亲身参与了协助破案和寻找的一些工作。

小师妹丢了大概几年后,单位一位又丢了一个女职工,也是很多年音讯全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那女职工姓蒯,是单位的电工。人又黑又瘦长得不好看,四十多岁才经人介绍找了个工厂的工人结了婚,四十五六岁才生孩子。单位很关心还因此分配了一套房子给她。

她为人很低调,走路总是有墙顺墙,没墙顺路边低着头走,从不与人主动打招呼和交往,只和一个单位聘请的勤杂工老王头来往较多。在家和老公处得不好,常遭到家暴。

老公是个话不多的角色,闷头酗酒没有朋友,是市里化工厂的职工,这厂子很远在城郊的河边上,因为对环境污染极大,当时正面临关停并转的阶段。

那是一年的年三十晚上,一家三口骑车去化工厂她老公的家里吃年夜饭。晚饭前她抱着孩子看电视,她老公骂她懒不帮忙做事,于是你一句我一句两人互怼了起来,本来就是家里一点琐事,可老公可能觉得失了面子,一时怒向胆边生,恶从心头起,上来就是一记耳光,打得老婆登时脸上五个手指头印。

女人放下孩子出门推着自已的自行车就往外走。老公跟出门从后面追上来一句狠话:“你有狠今天走了就莫再回来!”

女人再没回来也再没回到单位的家,这个世界上认识她的熟人也再没人见到她的身影。

年过完了女人的两个哥哥没见到来拜年的妹子,打电话也打不通,再联系这位妹夫才知道人不见了,赶紧报案、报告单位。

单位领导毛了,老馆长十年之内经历两次丢人,这事咋说都不好解释,起码平时对职工关心不够嘛。

单位又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这次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牵头,我被选进了专案组,负责与公安派出所具体联系。当地派出所这次专门安排了一位管区户籍负责破案,分局也参与了安排了一位刑警同志负责协调和过问。

她两位哥哥都是电业部门的,当了点小头头。大哥出面找了分局领导,分局领导很给“电老虎”面子,当场做了布置,这才有了上面说的公安局机关的深度参与。

上门调查和摸排我跟着警察去了。那天她大哥、我、两位警察还有化工厂保卫科长一起去化工厂事发现场调查问讯。她老公和家人把当天发生的过程情况分别说了一遍,基本一致看不出什么纰漏。

只是在老公追出去这件事上有点点不一样。老公的父亲说儿子追出去喊媳妇回来吃饭,在时间上说“有一气”,意思是时间不短。而这位老公只是说追到门外喊她,家里其他在场的人在出去的时间上表态都很模糊。然后走访了两家邻居,邻居异口同声说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年三十晚上都在家里忙活团年,一点不知道隔壁家的事情。

出门后我提出来这个追出去的时间问题,分局的那位警察不置可否没有表态,派出所的户籍说表述基本一致,时间差不多吧,他追门口两人肯定拉拉扯扯然后老婆不肯回去,老公再说的狠话,在时间上也是“一气”,“一气”并不能具体说就是多少分钟。

她大哥一直怀疑妹妹是被妹夫做掉了,说妹夫好酒,没事就打人,老婆早就说搞不下去了,会送老公打死去。

警察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两公婆吵架打架说两句要打死谁搞死哪个也都是气话,谁也没那么蠢为了点家务事去杀人嘛。我辩驳了一句说激情之下是有可能的哦。户籍看看我笑了一下,内行看外行的那种眼神,没再跟我讨论。

警察同志根本不往刑事案杀人方面去想。还说也许再过几天她就回单位上班了,等等看。

我倒是有点信她大哥的话。出来时瞥见厂区有个很大很大的池子,得有两篮球场那么大,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就问厂保卫科长,科长说是个硫酸池。我走过去看,池子不浅见里面还有不少液体,深浅应该得有1.2米以上。我问科长多深,科长说1.5米。

我马上觉得这个池子可疑,当场提出来说扔个人进去有没有可能?科长和警察笑了起来说你们文化人电视剧看多了书看多了,那不可能的。

逻辑是除非两人有过打斗然后男的把女的失手打死了才可能干毁尸灭迹的事。除了那一耳光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俩还发生过打斗。因为他俩当时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再说要是当时闹腾撕扒起来或发生打斗之类肯定动静大,邻居就应该听得见看得到嘛,肯定会有人出来看热闹,年三十邻居家扯皮打架那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啊!能不出来瞧热闹?气人有笑人无是人的本性。都笑我还是被“一气”所困扰。

我一直在想怎么不可能?大年三十晚上老婆不给面子跟他吵肯定让人很生气,当时这老公要是起杀心是有可能这么做的。

这件人命关天的事情后来基本就是不了了之。她两个哥哥也很无奈,报了人口失踪,希望单位派人出去找找,看是不是出家了或自杀了。

单位领导这次没有再四处派人“游山玩水”,觉得那样漫无目的的找效果不好,而且费用也太大。还是决定依靠公安机关,安排单位保卫科与分局对接,请公安机关向全国发了协查通报,等待反馈。

期间据说在华山、张家界、天涯海角海边发现过两三具无名女尸吧,她两个哥哥赶紧过去认尸,结果都不是,两个哥哥心里好受点,希望还在。

四年后仍没有这位蒯电工的音讯,按照法律规定宣布了她死亡。在两位哥哥的参与下把她的固定资产也就是那套住房写在了她孩子的名下。

蒯电工的老公一直跟孩子相依为命没有续弦。又过了几年一天刚读大学的儿子打电话联系父亲,电话几天都打不通,然后联系姑姑,姑姑来家敲门不开,打电话报警,警察叫来急开锁的进去,发现人已经死去多日开始腐烂了,解剖后说是死于突发心梗。

又过了几年年,原化工厂那片地成了一块开发的好地,被开发商拍到手了。在清理早就被填埋了的硫酸池时挖掘机挖出不少废弃物,有破斗车、废铜烂铁、自行车残架,还有一些骨头,因为看着像人的骨头,施工队赶紧报了案。警察来收集了去,一化验说是人的骨头。

事情大了,最后从公安局的故纸堆里翻出了这么个人口失踪案来,赶紧找到单位联系核对。单位通过蒯电工的儿子又找她的两个哥哥,这时大哥已经去世了。取来二哥和儿子的人体生物样本比对DNA,结果比对上了。

电工已经结婚的儿子和她二哥带领家人在施工现场搂土为炉,插香烧纸,磕头祭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hafc-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