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4月22日 周日 雷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4月22日 周日 雷雨

 

晨八点,自治州一把手佟书记亲自赶来宾馆与副部长共进早餐,以示饯行,并一再道歉说杜州长在京学习未归,他自已出差昨晚刚到家。市委彭书记、张部长、镇刘书记作陪。

9:00副部长离美溪。

工作队用的那辆四成新的桑塔纳今天换成了一台五成新的扬子皮卡。真他妈佩服!哪找来的?

我与部里的接车司机一同去修理店简单检测两车。桑塔纳做前轮校正和紧螺丝、换右转向灯、换机油、加汽油,右前门非用大力不能关上、右后窗一直不能自动关,必须两手操作手动慢摇才能关上,车只能二档起步等等这些毛病建议回省城修理。皮卡换喇叭一对,别的暂时凑合。

司机小邢扔下一句:“还修个卵!”绝尘而去。

小陈请假,去医院照顾做手术的妹妹。

11:30 与高队返镇驻地。

早餐吃得饱,中午还不感觉饿。我说干脆咱俩中饭不吃了睡一觉,晚上我俩下去小饭店点两个菜吧?队长点头同意。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外面的天阴沉沉的下着雨。我看队长也起来了,就说要不我等会下去炒两个菜上来吃吧,外面下着雨不好走。队长说也可以,你去弄吧。泡了杯茶然后打开彩电开始摁手机。

五点半我下去整吃的去了,进了“老地方”,老板一见我笑容满面地迎上来问我吃饭吗?我说是的,在你这炒两个菜拿上去吃。

他说好的,递上一份菜单让我看,说你看吃什么我马上下厨亲自炒。我说好嘛,有劳你老板亲自掌勺手艺肯定没得说哦。

他说你莫看我现在在这个镇上搞个小店子,我原先也是在美溪大店子里面当大厨的咧,后头搞起冇意思就干脆回来了。

我说当大厨几好啊,怎么会冇意思啊?他说我是包厨的,但那些老板太厉害了,总是不把那么多钱,总是要扣下我30%的钱不把我,钱到不了位有么之意思嘛,我斗不过他们干脆就算逑的,不搞了嘛。

我点了五样:啤酒鸭、大蒜叶炒腊牛肉、卤猪肚丝下锅、油炸花生米,四罐百威啤。138元。花生米、两盒米饭免费。

付完钱坐着等菜的时候,见邻桌一自斟自饮的酒客,二三两“包谷烧”,半拉洋葱切丝平摊在小碟里,淋了点生抽、香油,一口酒下去捏一根洋葱丝放嘴里细嚼慢咽。

这一幕让我心一动,时光一下闪回到了儿时。

那时我大约八九岁,国家贫困,运动不断,学校上课也不正规,读的是“二部制”,就是一间教室两个班上课,甲班上午上四节放学,乙班中午一点半上课,也是上四节。

每天总有半天不上课,对于学生来说那可是开心的事情,多好玩,爹妈上班家里没人管,可以满世界去野。但我和两个同学没玩,给自已找了个活。

学校附近就是中山路,路是很长的一条主干道一直通向河边码头,这头小午门到头一截路是个很陡的坡。当年的物流工具一般是人力板车,一车货物一两吨重。车夫全凭力气,很辛苦也不挣钱,但除了卖苦力他们也没别的办法挣到更多的钱。当时这个城市车夫的主流是曾经国民党队伍中的中下级军官。

当年城市和平解放,守军易帜。大官们都是有功之人得到妥善安排,小兵们都是穷苦出身,或解甲归田了或换身军装参加革命了,只有这帮中下级军官被组织起来学习改造,然后专门成立了运输公司,把他们全归置一块拉车,担负起这座城市的物流重任。

我们几个小子就在上坡前等着拉货的车夫,看哪车货物重就过去问车夫要不要帮忙推车的?管这个叫“推上岭”。气力逊些的车夫一般都会要人推一把,推一个上岭百把米大约得三分钱至五分钱,生意不好给两分钱有时候也干,闲着也是闲着。赚了钱马上消费,换成吃食进肚子。

那段上岭路路旁有个小副食店。副食店也叫南食店,就是现在零食店和日杂店的综合形式,以副食为主兼售酱菜、自酿谷酒和日杂用品同时也是个酒馆。

这种小店是国营的,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挺方便也比较实惠。这个小店位于城市的主干道旁,又是上坡路,所以成了这些车夫们歇脚喝点小酒解乏的小憩之地。也是我们这我帮小嘎豆子挣钱后消费的地方。

车夫们常常是把板车停在路旁,进去沽二两谷酒,要一小碟花生米或者韭菜段、芹菜根、香菜根、拍黄瓜之类小菜下酒。碟空酒尽,起身拉车,继续着每天的营生。

令我印象深刻不能忘记的是有这样一个车夫,他不像别的车夫们,一般喜欢三三两两结伴拉车,上岭时好相互帮忙,不用花钱雇人推车。然后到酒馆大家凑钱买酒买两三碟下酒小菜一块小酌。

这位总是独来独往,形单影只一人拉车,上陡坡无人帮忙时就拉着车走大“之”字,艰难地往上移动。到了酒馆门前停好板车,进去朝柜台里的服务员妹子很有默契地一点头,然后自已找个靠边的桌子坐下等着。

服务员会马上从酒坛子里沽二两谷酒倒进小蒸钵里,然后拿过来一只空碟子放他眼前,转身回到柜台里忙她的去了。这位车夫这时会先拿起桌上的酱油瓶往碟子里倒上些,然后再拿起醋瓶子往里倒上几滴。酱油和醋都是免费的。

最后他再从上衣兜里摸出一个油渍麻花的小布包来,两下打开从里面捏出一根东西,往小碟里一扔,一声清脆的叮当声让人知道扔的是一根金属。

是的,是一根小钉子,一根铮亮的小铁钉。车夫端起酒钵浅浅的滋溜一口酒,然后从桌子上摸起筷子,先在桌面上杵一杵,把筷头杵平后再夹起那根小铁钉放嘴里,咂摸起滋味来,咂摸几下后再把铁钉夹回小碟里泡着,如此往返重复地就着钵中的酒。

酒喝完后碟里下酒的酱油醋也差不多完了,他捏起小铁钉在衣服上擦擦然后重新包在布里放回上衣兜中,起身走人。

我在那副食店看了他一年多,直到家搬了。

用铁钉子当介质,用酱油醋做下酒菜,世上还有这么喝酒的。这事我一直印象深刻忘不掉。用介质放口里咂摸滋味比直接端起小碟去抿或者舔里面的酱油醋要体面些。

菜好了,老板亲自装袋拎过来,笑着问我这是和哪个喝酒嘛,这么好的下酒菜。我说和领导一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hafc-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