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月13日 周五 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4月13日 周五 阴

 

列车到美溪是早晨六点八分,六点一刻出了站。美溪没下雨阴着天。

两人一的士去了民族路的“无名”牛肉粉店。久闻大名一直想来尝尝。

海碗、圆粉、五片牛肉(拳头大小一片的牛肉),汤红味辣,鲜香氤氲。两人一头大汗嗦完海碗里的米粉,扯下一大截卷筒纸,擦嘴、擦汗。

两人拦“踩一脚”小巴往镇里赶,路上队长已经联络好那两位队员小兄弟九点召开队会。

“踩一脚”是随招随停随喊随下,随时踩刹车上下客的运营小巴。小巴都是被改造过的便于人货混装。后排位子都改成竖排,中间好放货物,后门都给拆掉了,上面和两旁都焊了把手,便于乘客上下车和威风凛凛的站立在车尾。可乘坐人数应该是六人吧,但一般至少是坐和站了八到十人,没货物的情况下可以塞进去十好几人。

小巴到镇上差不多八点半。那俩小伙子已经迎候在镇政府门口了。

进屋坐定,我每人递一瓶娃哈哈水。

高队没有寒暄便宣布开会,传达上级指示:

1、先出两年扶贫规划,再出今年的工作计划;

2、前期的扶贫帮困工作主要立足于尽快摸底及时解决温饱问题。

小陈汇报贫困户基本情况:

1、岩头溪组每家每户都走访了,村民张正读属于特困户,两儿两女,大儿患间歇性精神病五年,发病频率越来越高,小儿子服刑,大女儿出嫁,小女16岁辍学两年,户主老婆胃癌晚期来日不多。家里只有户主一个劳力。全家无其他收入,全指着两亩坡地生活。目前正在帮着申请低保,希望能申请到两个名额,每个名额每月能得三十元。

2、张正恩家情况好点但有限。本人72岁,妻子六十多,膝下一子两女,子三十多,至今未婚,目前外出打工;两个女儿均已出嫁。有“望天收”雷公田三亩,送给别人种,自已每亩得谷50—60斤(看收成而定)。

3、张明和,四十二岁,“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光棍一条,一亩坡地荒着。

4、张榜山组张正文家是这次部长上门看望的特贫户之一,老婆痴呆。有女一个,失踪多年,据说混迹深圳。五分水田、一亩坡地。

5、张榜山组张正龙五十余岁,自已头部曾摔重伤,患有癫痫后遗症,时常发作,不能正常下地干活。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领着孙子外出打工,女儿出嫁。一亩水田、两亩坡地。

6、二行组张正之五十四,无子女,老婆失联,性格古怪、木讷,素与人不睦,吃低保。一亩水田。

7、二行组张正起,六十二,五保户。

8、燕子坡组孙士林,二十一岁,父死娘改嫁,与祖父祖母共同生活,低保户。有弟弟一个,下落不明。一亩水田、一亩坡地。

9、燕子坡李春林,四十三岁家里主劳力,老婆身患数疾,独子癫痫时发,辍学。三口人。两亩坡地。

陈小结:走访摸底情况看整体贫困,但极端贫困揭不开锅的不多。张正读、孙士林、李春林三户最困难。

高队讲话:

一、摸底工作还要细致、全面,要详细列表;下一步的帮扶要建立跟踪机制,要掌握阶段性的转化情况,要有数据有实绩。

二、要做通村组干部思想工作,强调帮扶工作是重点,不能本末倒置地只想着搞项目要资金。

三、帮困要制定标准,明确目的,措施有力。要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这一块工作由小向同志具体负责。

四、是关于产业发展问题,阙镇长的方案较好,坚持以发展椪柑种植为主,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兼顾和鼓励发展其他多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

五、关于人畜的饮水的提质改造和沼气池建设工作,请安主任牵头和小陈两位落实。

人畜饮水工程要做好前期的成本预算,摸清底数、制定标准。建议采取三方集资共建模式,各组自已动手组织力量自建,可以先做一两户进行试点。

选址、砌池、埋管是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工作队负责外请技术力量帮助、指导,包括设备等都可以与省市能源办接洽联系。

六、村内便道硬化铺设工程可以先行,找找市里有关部门了解下,看看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是怎么个比例配置保障的。

七、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建设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队伍建设是扶贫工作长期推进的根本保证。工作队要拿出专门的意见呈报省委宣传部。

1、村支两委的建设和具体实施的工作内容;

2、队伍建设中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培养要正规化、程序化推进;

3、“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要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4、完善村委会的制度,要成体系要有可操作性;

5、青年妇女等组织要尽快恢复和建立起来;

6、整体来说要实施目标化的管理。

八、要组织村支两委开会,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

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部长视察时的讲话精神并开展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谈感想,也可以谈谈建议,集思广益都要表态,说说自已应如何履行职责,怎么抓落实。总的要求和目的就是,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

最后,请小陈和小向两位今下午立即做好会务准备,尽快通知参会人员,安排好接送交通工具和购买文具、午餐等。

下午,高、安、陈入市里办事。安、陈购物,高约张佳部长商议下一步工作。车闯禁区遇交警扣证被罚。

向与阙镇长组织村民椪柑种植户培训种植技术,共有六十余户参加,反映不错。

镇政府有个现成的会议室队长不用,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去下面找个饭店开会?我没提这建议,陈、向也没建议。队长指示我去找饭店。

找了三四个在镇里较大的饭店,最后定在镇上“老地方”饭店的二楼大包间,里面原来是摆的三张大圆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hafc-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