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4月1日 周日 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4月1日 周日 阴

 

今天起了个大早,两人洗漱完事到下面小店早餐,两人两碗剩饭熬的粥,两根油条两个馒头一碟咸菜。吃过早餐两人习惯性的擦了擦没啥油水的嘴巴,我开车,动身再入石塘。

村支书、村长早已恭候,车从建设中的高速路工地绕下来一直开进村,他们三人下车徒步,我把车开到张榜山等。三人徒步由岩头溪下村实地计算行程时间、仔细查看沿途情况,同时一路了解待访农户村民的情况,详细了解是否都“训练有素”了,不能没个高低上下乱说话,别出岔子,同时逐户排除家人中是否有精神疾患、“两劳”人员、上访户等。

岩头溪——张榜山徒步约45分钟;

张榜山——二行寨乘车约十二分钟;

二行寨——到河边寨弯急路窄山高坡陡,他们步行用了约一个小时,我开车到河边寨走了约20多分钟车程。

11:50由河边寨返镇驻地,12:15左右抵达。遇小向来,未多言,午饭小向抢着买单。

中午闻常务副部长彭清渠已到美溪,下午进村也要走一遍部长明天的线路。州市镇各级党政一把手随同清渠副部长风尘仆仆赶到村里,我们立马驱车赶到。

到了才知道随副部长来村里的还有我厅刚调来的副厅长周无比和已升任副厅长的傅莲。大家随副部长沿着既定路线走了一遭,围坐在村秘书家的前坪禾场上,镇书记刘红子、镇长麻宏俊迅速为诸位递上农夫山泉,大家综合情况商议明天诸事,由彭清渠确认部长进村访贫问苦路线、打前站带路以及陪同领导、进户家庭、慰问金、各级宣传口各级媒体记者等等巨细诸事一一锤定。

全部捋清安排布置到位后,州长杜松烟设宴民族宾馆。

民族宾馆是当地最高级的接待处所,这里赫赫有名,这里没有星级更胜星级,据说是按照中南海国宾馆的搞法培训出来的,起码外形酷似。人员训练有素,菜式、服务皆中规中矩有章可循。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说实在的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能坐36人的大圆桌!杜州长说今晚是为明天在这里接待部长试吃,特意请大家把把关,除了菜稍有不同外(估计明天菜更好),其他全一样。酒是茅台、法国干红(不识牌子),都是整箱整件的,白的四箱,红的四件,摆在旁边的酒水台上不怒自威,我尤感到不寒而栗。

服务员从彭副部长开始依次呈上装有茅台的分酒器和牛眼睛酒杯,并满上酒。彭副部长稍加推辞,酒略少点,分酒器中估计只有二两的样子,分酒器的刻度是150毫升。我看每位男士都斟满了白酒,女士则都倒上了红酒。

一桌没有空位子,全坐上了人,搞不清谁是谁,尽管好像一来州办主任就一一介绍过,但实在记不住,反正上前敬酒时都称呼领导。

州长开场白,看得出与彭副部长、周无比副厅长都熟,他致辞后连干三杯,第一是为老领导彭部长接风洗尘,第二是敬文化厅领导,第三是敬驻村工作队。

杜州长我是今天刚见着,之前只闻其名,五十多岁,本地干部,从大队书记干起,江湖人称“美溪王”,身材粗壮,不高大但显得很魁梧雄壮,短发比板寸略长似铁线钢针,根根坚挺绷硬亚赛钢刷直指青天,古铜色的脸堂如同包浆的手串透着油亮,为人和蔼,不微笑不开口。

36道菜接踵而上,山珍野味,飞禽走兽,生猛海鲜,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海陆空”、“地道战”,这场面大气磅礴,蔚为壮观。

酒过三巡,大家纷纷开始离坐敬酒,拎着分酒器捏着牛眼杯,从彭副部长开始敬起,叫“打通关”,一般这一圈下来途中要添加两次酒。

都是酒精考验的好干部,53°琼浆玉液一扬脖一杯,有豪爽者近前表忠心,直接用分酒器轻轻扶着领导的小酒杯与副部长的牛眼睛小杯一碰,然后说,部长您随意我就这下干了敬您!言罢一仰脖那二三两酒急匆匆地冲进肚子里去了。部长一边端杯要起立一边劝少喝点、少喝点都来不及说完。后面接二连三好几个当地干部如法炮制仿效跟进。

喝的那叫一腔忠心落落大方波澜不惊自自然然,仿佛干掉的只是一杯白水。真是酒精考验。我看得是触目惊心,不免在心里反复掂量起自已这点可怜的酒量来。我可不敢这么干杯,也没那酒量,只能卑微的弓着腰捏着小杯按着部长、州长、厅里两位副厅长,然后各级领导的顺序挨个敬酒,领导敬一杯,当地的干部敬半杯,一边敬酒嘴里一边唠叨着,不好意不成敬意、您随意,我干了这点,中途趁着热闹洒掉了几小杯(罪过罪过,实在对不住杜康酒祖),一轮搞完下来估计半斤也差不离了。

既然是有试吃的含义在,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纷纷盛赞菜品地道,主办方领导志得圆满,不断客气的一再说不成敬意,小地方水平就是高不上去之类。之后酒局进入段子阶段。

周副厅长大谈他在当县委书记时抓扶贫的经验,他所在的县是紧邻美溪的云门县,地无三尺平,整个县宛如挂在山上一般,土无三寸厚土少石多,荒山穷地贫瘠不毛。农业大学毕业的周书记抓扶贫专业对口,想出了一个妙法,用藤条编成筐篓,将泥土装进筐篓然后种上柑橘树,在荒山乱石岗上凿坑挖洞,把种好的柑橘树的筐篓放进去,施肥浇水,于是一年满山皆绿,三年硕果累累,一炮而红。

就这样周书记从县里来到市里,六年后从市委宣传部长位置上豪迈升迁来到了省城就任文化厅当副厅长,据说即将接任一把手。

大家纷纷赞扬,都说周厅这个好经验可以借鉴,一定要再专程来美溪亲自指导传经送宝。

杜州长接过周厅话头哈哈一乐说,我的扶贫工作不如周厅长啊!我这里献丑给大家讲个牛变鸡的故事,这是我当年扶贫遇到的真人真事亲身经历。众人兴趣转向州长。

五年前州长挂点一个特困村结对帮扶一户特困户,说是户其实家里就他一人,老婆领着孩子穷跑了远走他乡,据说跑到邻省跟别人过去了。此人破罐子破摔,游手好闲,偷东摸西混日子。

州长啃了这块滚刀肉,来他家访贫问苦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我也想把日子过好把老婆孩子接回家,但是自已没什么本事,身体不行干不了重活、农活,要是有头牛就好了,可以帮人耕地挣点钱,州长一听说,只要你能好好干,这条牛我给了!当时一条耕牛7、8千元,一般人家都不敢想,这滚刀肉也没想到州长大人竟然答应给条牛给他,只好一咬牙拍了胸脯,答应重新做人好好干。

州长第二年开春帮扶了条牛给他,不料三个月后这家伙把牛卖了,得了八千块钱,用四千块钱买了十只小羊养着,剩下四千揣口袋里,姘了个寡妇天天醉生梦死吃香喝辣。州长上门来看他,问他为什么牛换羊了?他说这牛不好养,要吃黄豆饲料太贵,而且牛把人家田里半亩地的农作物给啃了,赔不起差点叫人打死。州长一听也只好这样了,想着养羊也是条路子,州长千叮咛万嘱咐地走了。

又过了两个多月,钱花光了,那寡妇也消失了踪影,这家伙某天赶着羊到牲口集市把羊卖了四千多块钱,担着几个小猪崽子回来,几个猪崽子花不到一千二百元,剩下的钱照例天天喝酒吃肉,据说还发展到进城洗脚按摩了,食髓知味,趋之若鹜,不多日子那三千来块钱就给折腾光了。

没钱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于是他又把半大的猪赶到了集市,兑换成两千元现金和二三十只鸡,说还是养鸡好,鸡生蛋蛋孵鸡,鸡可以卖钱蛋也可以换油盐柴米。

等百忙之中的州长年底听到风声赶去他家时,这小子正在家里拿着菜刀瞪着仅剩的一只配种公鸡准备动手。

段子好笑,其人可憎。志不扶贫难脱,授以鱼不如授以渔。扶贫当扶志,扶贫当启智。

散席时茅台光了,法国干红也光了。

灯火阑珊,夜宿兰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hafc-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