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终于停了。清早告别万部长和队长一起去民族路一家火爆的牛肉米粉店尝鲜。碗大料足,味辣汤浓,大片牛肉薄而不柴,吃得很嗨。
早餐后与队长分手。上午队长说去约见之前通过黎队介绍认识的有关人员,了解咨询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关“套路”程序细节,没具体说是找谁,我不便细问,约好晚饭见。
我去了市里最大的农贸市场看看当地商贸情况,中饭试了下有名的盒饭一条街,5块钱三菜,8块钱四菜,饭管够汤随便喝米很差,来吃的一般都是的士司机、打工者,我来了一份5块的,一荤两素,他娘的真是辣!吃完满头大汗。
饭后去兰苑宾馆开房休息等队长,前台几个小姑娘都基本认识了,一见我就拿出房间钥匙扔柜台上,然后扔过本子来让我签字认账。
下午五点多队长打我电话说吃点东西去。两人在宾馆门口犹豫了半天不知道去哪吃、吃什么。干脆回到宾馆二楼就在餐厅点了两个套餐,吃得不香不臭的,没什么味道。
吃完饭我问队长晚上干啥?正拿着手机摁着的队长没抬眼,说懒得走进房间看彩电去算了。我独自出来沿着峒河散步。河水不清澈比较浑浊,而且散发着浓浓的一股腥味,看来这座县级市的政府还没腾出手来治理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
河边是走不下去了,看看时间还早,我奔“大家拿”超市去,逛逛超市也挺好。大约一公里不到就到了“大家拿”超市,出出进进人不少,我想踅摸几样可以当礼品的本地特产,到时候买点回去送人。
正逛着看到超市粮油区有商家在做现场熬制促销产品。走过去一看是卖什么菌油的,促销的是一小姑娘,二十不到,大眼圆脸,个子不高。见我过来打听,热情地向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菌油来。
小姑娘说她家菌油是用刚刚采摘来的本地山珍枞树菌熬制的,要我看现场一口油锅里正翻腾的菌子和油。我问菌油是做啥用的?她笑着说,这是本地特色油料食品如同麻油,当调料用的。我又问,也是很香还是很鲜?
她立刻从演示台下拿出一个一次性碗,然后打开一个锅盖,捞出一筷子已经泡好的方便面,麻利地放入葱花、盐、生抽,然后对我说,叔叔你看这都是普通的一般佐料哦。我说是的。然后她用瓢舀了一小瓢菌油泼在面上,掰开一双筷子斜插在面里很自信地递给我说,叔叔你尝尝。我看她一副不由分说毋庸置疑的样范,也没有犹豫赶紧接了过来,用筷子操了操那点方便面,然后瞄了瞄小姑娘、看了看四下围观的人不是很多,便边吹面条边往嘴里嘬。
嗯,菌油确实很鲜很香,给面条提味增香不少。我还是头回吃到这种调味菌油,以前下面条是放几滴麻油。我接过小姑娘递上的纸巾把嘴擦了擦说:“谢谢、谢谢,味道是挺鲜的,好吃。”
姑娘有点得意地笑着,也好像看出我是一个外地人似的说道:“怎么样,叔叔买一瓶带回去试试吧?
我说:“叔叔今天不买,还有点别的事来的,但我记住了,有机会一定光顾,怎么样?”
小姑娘也不恼笑眯眯地说:“好啊!说话算数,别忘了哦!”
我一听也笑了起来,上前一步对她说:“姑娘,叔叔是来这搞扶贫工作的,还得干上一年哦。”
扶贫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肯定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小姑娘马上知道我话里面的内涵了,马上说:“那叔叔能不能帮忙留个电话呗?有事您随时随地联系我,好吗?”
我说:“那正好啊!”
我把电话报给了她,她记下后当场打过来,我存下她的电话号码,问她怎么称呼啊?
她说她姓麻,叫麻莉。我一边在手机上记着一边说你这名字真好,好听也好记,过目难忘。她笑,说都这么说。我告诉他我叫安之若,安全的安......
不等我说完小姑娘快人快语抢着就说:“你的名字更好啊,一句成语嘛‘安之若素’是吧?到底是省里的领导哦,名字都是学问。”
我被她逗得哈哈笑,说:“你可真会捧人哦,名字是父母取的好嘛,又不是谁自已给自已取名,这跟我是谁、有没有学问没有关系吧。”
小姑娘小脸一红,一时语塞。
出了超市坐了个摩的回宾馆,三块钱。从距离上看,价钱跟省城差不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hafc-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