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好,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按照上班的点起床,两位小同志也赶过来了,四人一起去吃米粉,然后把行李搬上车,同车往镇里去,镇子距离市里三十公里,一个小时不到就到了,镇政府坐落在镇里的制高点上,四合院样式,在山顶建设的,得上一个很陡的坡,咋看咋像军事要塞。
市里、镇里其实都不乐意我们扶贫工作队驻点设在镇里,生活条件太差了。一直鼓励、暗示我们往市里选址,高队死活不搭茬坚持先住镇里再进村常驻。
我们到镇政府时镇长麻宏俊和镇人大张主席恭候在政府里,我们住的是镇人大张主席的宿舍,他在市里有住房,镇里住房平时住得少,所以腾出来给工作队暂时住下,三楼、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队长住主卧里间睡大床,我住外屋小点睡小床,木板床、铺盖,简陋得很,有点不平整,五六块板子拼的还断了一块,将就能睡。镇长、主席一个劲说对不住领导,条件太差,反正路程不远还是建议我们住市里,找个地方帮我们租一套条件好的房子住下,队长直摆手,连声说不行不行,部长不允许住市里,要求最好住村里。
九点半不到就安顿好了,然后我们直奔村里,来镇里的路上得经过村口,出了镇子大约两三公里就到村口的漫水桥,离开公路下到河边过了桥就直接往村长住的寨子去了,村长不住河边寨,她住上面的二夯寨,车子向山里往上走了大约三四公里到了二夯寨,车子翻过山梁老远就看见胡村长站在山巅手搭凉棚向下张望着,如同一棵枯树在太阳下摇曳。
今天来主要是听村长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支书最近家里在建房就没有打扰他。村里共有186户人家,人口是756人,常年在家的不足八九十户,不到500人,外出打工的较多,留守的基本是“603861部队”——老人女人和孩子。
自然条件极差,多山、石多、少地,全村四个自然寨河边寨、张榜山、二夯寨、岩头溪分别散落在三十六座山间、坡上,人均不足两分地,基本是望天收的雷公田。以水边寨条件最好,耕地也最多,在最外面,接近公路交通便利,尚书河绕寨而过,以稻田和包谷为主,稻子一年只种一季,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是甜橙,虽然质量不错但很难运出山去,价贱。最近两三年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经济大户是甜橙大户,种了两千株,年收入两万元。
下山时我们走了一段山路,胡村长一路陪着,远见一幢三层琉璃瓦大宅孤傲地屹立在对面山腰上,估摸着得有二百坪,我手一指不禁问村长,那家是咱村的吗?她说是,我说做什么营生怎么能盖这么漂亮的房子,城里也少见哦。村长暧昧地嘿嘿一笑不作答,再问,她说他家四个女儿都挺漂亮,我执迷不悟说四个女儿怎么了?应该缺少劳力更困难嘛,是嫁得好吗?旁边小陈小向是当地人听明白了,一起笑我说安主任你是装不知道吧?四个女儿一个没嫁,都在城里当按摩师,我恍然大悟,搞那卵事的啊。
“先敬罗衣后敬人”、“笑贫不笑娼”,这是我晚上提笔记日记时想到的两句。唉,真是“英雄莫问出处,莫提来路”啊!想起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如果说有钱就是成功,那么他的历史是翻不得的,因为一定是隐藏着龌龊和不堪回首!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hafc-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