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宗门时,己是深秋。
阵道坊的弟子们正在院子里练“实道阵”——那是王耀阳临走前教的,用凡铁桩和青石摆成,不靠灵气,只凭地脉的“实”气运转。见他回来,小师弟第一个扑上来,指着阵法中央的木桩:“王执事,您看!我们能用阵气劈开这木桩了!”
王耀阳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拂过木桩的断面。断面平整,带着“实”气特有的沉凝,比他当年用竹片练的阵法精进多了。
“苏长老在竹林等您呢。”大弟子递过件干净的衣袍,“说您回来,得喝杯他新酿的竹叶酒。”
竹林里,苏长老正坐在石桌旁,桌上摆着两盏酒。见他进来,指了指对面的石凳:“‘实道’剑铸成了?”
王耀阳解下背后的剑,放在桌上。“实道”剑刚一落地,石桌竟微微震颤,周围的竹叶都朝着剑身的方向飘落,像在行礼。
苏长老的眼睛亮了:“好剑。看来你这趟,悟得不少。”
“悟了个新境界,叫‘剑士’。”王耀阳端起酒杯,酒液入喉,带着股清冽的“实”气,竟与“实道”剑隐隐相合。
“剑士……”苏长老琢磨着这两个字,忽然大笑,“好!不是剑修,是剑士,有士者风骨!”
两人正说着,玄星长老匆匆走来,手里拿着封急件:“王耀阳,有要事找你!”
信是老魏从北边寄来的,字迹潦草,却透着股急劲:“化神老怪虽除,却查出他与‘灵根盟’勾结,那伙人正西处抓捕凡根修士,说要‘净化修仙界’,你速来支援!”
“灵根盟?”王耀阳皱眉。他听说过这个组织,都是些自诩“纯正灵根”的修士,极端排外,尤其痛恨凡根。
“他们在北边烧了三座凡根聚集的镇子。”玄星长老的脸色凝重,“宗门己决定派弟子支援,你刚回来,本不想让你去,但……”
“我去。”王耀阳打断他,握紧“实道”剑。剑身的“凡根路”图亮起,落霞谷的孩子、无灵山的石碑、断灵海的风浪,都在他眼前闪过。
他不是为了宗门,是为了那些和他一样的凡根修士,为了那条好不容易铺起来的路。
苏长老拍了拍他的肩:“带上阵道坊的弟子吧,他们的‘实道阵’,或许能派上用场。”
王耀阳回头,见阵道坊的弟子们都站在竹林外,小师弟举着他的“寸心”剑:“王执事,我们跟您去!”
“好。”他笑了,“让他们看看,凡根的‘实’,能聚成什么样的阵。”
出发前夜,李师姐托人送来封信,信里附了张灵根盟的分布图:“青云门己派弟子北上,我在北境等你。记住,剑士之责,不止于剑,更在于护。”
王耀阳把信收好,看着窗外的月光落在“实道”剑上。剑身的“实道”二字与月光相融,像在说——这条路,从来不是一个人在走。
次日清晨,王耀阳带着阵道坊的弟子,背着“实道”剑,再次踏上征途。这次的队伍里,有握着“寸心”剑的小师弟,有会布“实道阵”的大弟子,还有林松派来的机关师、周奇锻的玄铁甲。
队伍走出山门时,苏长老站在高处,挥了挥手里的《凡根实录》。王耀阳知道,那是在告诉他——带着这本书走,走到哪,就把凡根的故事写到哪。
北风呼啸,却吹不散队伍的气势。“实道”剑的“实”气与弟子们的“剑心”相连,在雪地上踏出一串坚实的脚印,像条不断延伸的线,一头连着宗门,一头通向远方。
王耀阳回头望了眼越来越远的山门,又望向北方的天际。那里有灵根盟的嚣张,有凡根修士的苦难,也有老魏、李师姐和无数等待支援的人。
他握紧“实道”剑,剑身的“剑士”境气流转,沉稳而坚定。
“走。”
一声令下,队伍朝着北方进发。雪地里的脚印越来越密,越来越深,像在说——
凡根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有人护,有人守,有人一代代走下去,就永远不会断绝。
王耀阳的身影走在最前面,“实道”剑在阳光下闪着光,照亮了前路的风雪,也照亮了无数凡根修士心中的希望。
故事,还在继续。而属于剑士王耀阳的传奇,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ihcb-2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