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杨锐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在长江滩涂登上一艘轻便的网梭船,然后转上长江水师常延龄的座船,悄然离开武家穴市。
他的身边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伍春,另一个是向前(小向)的叔爷向丰收。
润生年龄还小,身量还没有长成,进到军营里太扎眼,杨锐也怕他在前线遇到危险,干脆留在武家穴市。
伍春却是杨涟身边的亲卫,被刘破甲按照军中标准训练出来的,万一在前线遇到意外,可以保护武力值还在菜鸟级的杨锐。
没错,杨锐就是这么自信。
他这段时间虽然努力锻炼身体,努力站桩练刀,并且在踢场子的时候砍过人,但是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肯定还是一只菜鸟。
向丰收原本和杨锐不熟,就是一个蹭船的。
他已经五十出头,再干不动纤夫苦力的下力活,早有叶落归根的打算,只是没有盘缠,一直回不去巴县老家。
巴县在两年前已被官军收复,造反的蛮子被赶到川贵交界的山区苟延残喘,想回老家的纤夫苦力不止向丰收一个,一起请杨锐把他顺船带回去,看看老家那边的情况。
杨锐没有推脱,爽快应了下来。
强扭的瓜不甜,四川帮的纤夫苦力想回老家的,他绝不会拦着,反正奢安之乱没有那么快平定,四川还要打好几年的仗,然后就是农民起义,军阀混战……
四川可以算明末最惨的省份之一,回老家的纤夫苦力多半还会回来。
向丰收上船后换上号衣,扮成一个做杂活的老卒,倒也像模像样,看不出明显的破绽,杨锐作为贊画军务的参谋人员,身边有个勤务兵也很合理。
伍春就是他的警卫员,同样很合理。
还有一个十六爷,杨锐原本也想把他一起带走,免得落在锦衣卫手里吃亏。
十六爷为了筹措营救杨涟的经费,和熊绍松一起做假账,套走了几千两银子的货物,他又是个不会说假话的性子,搞不好在锦衣卫面前会露出马脚。
可是十六爷犯了书生气,坚决不肯和杨锐跑路。
杨锐只好随他去了。
常延龄的船队要在武家穴市上货,当晚就停在码头。
诚远商行的仓库已经被封了,其他商号还有一些米粮,当晚顺利装船,没有延误时间。
对诚远商行封店封仓的命令出自巡抚衙门,同时送到武家穴市的税课司,和广济县驻武家穴市的主簿衙门,由他们两家共同执行,以苏主簿为主,黄沐汶为辅……
都是正常的办案流程。
据说是因为下江防兵备道和东林党关系太深,天子钦差才选了苏主簿做主官,在道府之争中备受欺凌的黄州知府王美甫,这次总算扳回一局。
苏主簿自知责任重大,头天晚上提前约会杨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证诚远商行的顺利交接。
绝不能在最后关头出现任何损失,账册记录要等锦衣卫来查点,商行的闲杂人等也要尽量遣散,免得人多嘴杂,跑到锦衣卫那里告密邀功……
武家穴市富得流油,从黄沐汶到苏主簿,再到捕盗通判詹进元,武家穴巡检李芳求,以及他们下面的书办衙役等等,有一个算一个,人人都是一屁股屎。
八方脚行的案子才过去没几天,如果被锦衣卫翻出来,大家都得完蛋。
如果不是还有用,苏主簿恨不得让诚远商行的人全部消失,这么多店铺仓库,总要留些伴当伙计帮忙看守,等到锦衣卫来办案,也得有人备着答问。
最需要消失的还是杨锐,苏主簿以私人名义,赞助了五十两银子的跑路费。
他和黄沐汶的情况不一样,如果不收他这笔跑路费,难免胡思乱想。
黄沐汶先前已经给了一百两银子,再收他二百两银子,也会胡思乱想。
第二天一早,杨锐对诚远商行做了最后一次遣散,像何朝奉、何仙姑夫妇这样忠心耿耿不想走的,也让他们投亲靠友,暂时避一避风头。
彭万程却不肯走,哪怕听说锦衣卫马上来抄家,也要和杨家患难与共,继续看守仓库街的两座万石库。
杨锐严重怀疑,这货还想浑水摸鱼,找机会再干一票。
不过已经没关系了,两座万石库移交给主簿衙门和税课司以后,再出什么事都是他们的责任。
晚上临走的时候,后知后觉的詹进元终于找到杨锐,送上由他赞助的一份跑路费。
几天不见,詹进元的情绪已经恢复稳定。
根据最新的传言,杨涟和左光斗的抄家都不牵连妻族,詹进元还可以继续当他的捕盗通判,虽然还有些担心,表面上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官威做派,见到杨锐后,一把砸给他五个小金饼,整整十两金子。
李芳求和他联袂而来,赞助一个五两重的金元宝。
一个个的出手都这么大方,恨不得杨锐走后永远别再回来,为了让他们安心,杨锐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詹进元还带来一个小道消息,苏主簿把彭万程留下了,和弓兵官差一起,继续看守两座万石库。
很合理的选择。
这么大的两座仓库,各种货物数不胜数,谁刚接手肯定都是一脸懵,留着彭万程这个仓库管事,绝对是个好帮手。
杨锐也觉得不错,祝愿彭万程尽快下手干一票,然后被苏主簿除掉。
就这样,杨锐带着十五两金子和两张一百两的银票上了船,立刻被饥渴难耐的常延龄拉进船舱。
“来来来,歇一下,喝点菊花酒润润嗓子。”
“不用歇,咱们接着说。”
一口气讲了半个多小时的《射雕》,常延龄熟练的开始客串茶铺小二,端茶倒水,伺候吃喝,以为杨锐要休息一会儿。
杨锐却没有停,喝了两口菊花酒,就继续讲书。
上百万字的大长篇,讲不完,怎么都讲不完!
常延龄憋了好几天,让他过过瘾也是应该的。
而且不止他一个听众,还有一个名叫林卫梁的游击将军也听得很带劲,据说是常延龄给他讲了一段,然后就变成《射雕》的铁粉。
为了答谢新老粉丝的厚爱,杨锐加量不加价,除了中间吃饭喝水,一口气说到半夜三更,然后甩下常延龄和林卫梁,回到自已的卧舱按时休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