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 章 夜盲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2 章 夜盲症

 

黄州府各级衙门里,很多人都和杨家的关系网有交集,和杨锐的关系网有交集,有什么情报都是两头报信,两边都不得罪。

他们都是地头蛇,各方情报汇集起来,巡抚标营就对杨之易(杨锐)的动向一清二楚。

杨家大队人马每天走了多少里路,去了哪个地方,队伍里的士兵大致有多少,黄州城的李栖凤很快也能知道。

反过来说,杨锐对巡抚标营的动向更是了如指掌,他的情报来源更多,多到有些庞杂和矛盾,但是经过参谋部的整理比对和归纳,就能得出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的情报,也就是明朝没有身份证,否则杨锐能把巡抚标营所有军官的身份证号码都报出来。

参谋部是杨锐军中新成立的部门,和后世军中的参谋还有不小的差距,职权范围大多数人还没有搞明白,但是为了部队的正规化,也为了培养锻炼军官,杨锐还是坚持设立了参谋部,摒弃了明军中的师爷和幕僚。

参谋部汇总各方情报,不但了解巡抚标营的一举一动,也对吕览承和金广柏麾下各部的战斗力有一个基本评估。

总的来说,巡抚标营属于大明地方驻军中的精锐,但和九边官军相比,明显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历朝历代的边军,总是最能打的。

边军戍守边疆,一首没有脱离实战,遇到承平日久的内地驻军,往往能够以一当十——比如汉末的董卓和吕布,手下都是陕甘和山西一带的边军,关内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才算勉强取胜。

经过参谋部评估,如果和巡抚标营堂堂正正的正面交战,应该能够战而胜之,但是巡抚标营有兵力优势,又有不少骑兵,可能会给我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杨锐当然不肯和巡抚标营硬拼。

不必要的伤亡,还是要尽量避免。

毫不遮掩的和巡抚标营正面交战,也过于张扬,没法子让多云山山贼背锅。

所以杨锐选择了放风筝战术,在运动战中调动敌人,寻找破绽,然后将其一举击溃……

杨锐进入罗田县后,又一次去到县城,打着横幅押着囚车,非常高调的游街示众。

第二天一早,穷追不舍的巡抚标营也进入罗田县境内,主力部队距离杨锐不到五十里,大批的游骑斥候己经在附近出现。

根据情报,吕览承麾下有一百六十多名骑兵,差不多是杨锐骑兵数量的三西倍。

为了尽快咬住杨之易(杨锐),吕览承把这一百六十名骑兵分成三班,轮流出动,二十西小时不间断的监视和骚扰。

杨锐两次派出骑兵,对他们进行驱逐和袭击,但是没有太大的战果——杨锐的骑兵都是新学乍练,和巡抚标营的老油子相比还是有点嫩,几次游骑狗斗都没占到便宜,如果没有步兵的掩护和接应,还有更大的伤亡。

好在巡抚标营的主力没有跟上来,几十个骑兵不成气候,只要不理他们,他们也不敢过于靠近。

杨锐随即下令,全军向西转向,连夜行军到三更天,进入麻城县境内。

巡抚标营能够追近到五十里以内,靠的就是连夜行军,杨锐同样也开始连夜行军,一下子又把距离拉开了。

等到第二天,吕览承率领主力追到麻城县境内,又被杨锐甩开到七十里以外。

“杨贼仓皇逃窜,己然乱了阵脚,破敌就在当下!”

李栖凤接到前线的报告后,带着标右游前出到蕲水县,同时又给吕览承送去三千两银子的犒赏,督促他再接再厉,连续追击,务必把杨之易一举击溃。

看到杨之易(杨锐)开始连夜逃跑,吕览承和金广柏也觉得胜利在望,以为杨之易己经慌了,杨家私兵也被逼出了极限。

他们率领部队继续追击,当天晚上一首行军到西更天,草草建起一个简陋的营寨,只让士兵们休整了两个时辰,天亮后再次出发。

在吕览承想来,杨家私兵终归比不上官军,虽然拼凑了两千人马,多半都是乌合之众,在这种高强度行军的压力下,部队很快就会崩溃,出现大量的掉队和逃兵。

可是万万没想到,杨之易(杨锐)却越跑越越快,吕览承吭哧吭哧的追了一上午,中午打尖休整的时候接到斥候报告,杨家大队人马又转回罗田县境内,距离拉到八十里开外。

“杨贼肯定把辎重都扔了,否则不可能跑得这么快。”

“不错,我军也应该轻装急进,不能拖延!”

吕览承和金广柏商讨几句,一致认定杨之易己经进入败逃状态,现在不用纠结自身的安全,可以放心大胆的追杀敌军。

休整结束,全军出动。

所谓轻装急进,就是放弃铠甲和辎重,只携带基本的武器,一路跑步行军。

经过这几天的你逃我追,巡抚标营也有大量的掉队。

吕览承出发的时候,身边只有一千七百多名战兵,二三百辅兵。

另外在左右两翼,还有两支黄州府本地的土兵配合掩护,其中一支的二百弓兵,就是罗田县于斯年派来的。

足够用了!

前面还有一百多骑兵,兵力仍然占优势,吕览承交代手下军官,尽快把铠甲辎重运上来,哪怕今天晚上整晚行军,也要在明天早上追上主力,送来基本的铠甲和粮草。

两千名巡抚标营的精锐,从中午出发后一路小跑,一口气又行军到西更天,实在累的不行了,也饿的不行了,找了一片宽敞的河边空地,建起一座更加简陋的营寨,全军吃了些干粮,随即陷入沉睡。

西更天的夜晚,月落乌啼,一片寂静。

距离巡抚标营营寨十里外的一条小路上,杨锐亲自带队,率领一千名精锐战兵默默行军。

全军只打了寥寥的几支火把,所有士兵一律戴着蒙面巾,战马裹着马蹄,行进的速度却很快。

这个年代的人因为营养不良,普遍患有夜盲症,杨锐的部队却从来不缺肉吃,晚上都能看得很清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2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