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述说方便,我就以第一人称阐述一下过往。
我叫刘建生,78年生人,父母是学校分配到清平矿务局上班,我生在清平长在清平,清平给我的是童年快乐的回忆,也给我带来了少年时的烦恼。
平常也没什么娱乐活动,都是下班后几个相好的同事到各家串门,聊聊天喝喝茶,说点家长里短,其中也包含一些当地的传说作为话题,那时候我还很小也很喜欢听他们讲故事。
矿上保卫处有个吴老头,那时候年纪也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是从旧社会护矿队转到保卫处,身体很硬朗,据说是有一些功夫。
有一天晚上吴老头和同事们聊天,说起旧社会一些旧闻就聊到林家的事情,他是见过林老板的,对他们家的女儿也有印象,林老板不是本地人是从外地过来做生意,娶了当地的人家的闺女才在这里扎根,后来有了林巧这个小姑娘家里也过得圆满。
因为家境比较殷实,林巧小的时候就没有吃过苦,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也招人喜欢。
可是后来有一年发生一些事,导致了后面不幸事件发生。
煤矿当时是很赚钱的行业,那时候也有矿务局叫做矿物监督署,官员宴请也经常到林老板家的饭店吃饭,开始还按时结账,后来签单年底结算,也算是非常的顺利。
矿物监督署有一个办公室主任叫路春林,负责矿上的接待任务,因为长期和林老板接触双方很熟悉,也能称得上朋友。
有一次路春林到饭店吃饭,林老板闲聊当中了解到,要开新矿,矿上有一些设备需要采购德国进口的设备,财政又没有那么多钱,就想在民间集资,算是入股可以参与分红。
当年的矿产很紧俏,属于战时物资,只要有门道都赚到了钱,所以林老板听到后很心动。
“路大哥这事你咋不早说,这个股咋入啊”
“给你说顶啥用啊!你这点钱定个屁用”
“你说说呗”
“我们昨天收到一个文件,需要筹集两百万现大洋,在矿上占股百分之四十,社会募集二百股,一股一万,十股起投”
林老板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钱他也是确实没有,有一点泄气。
路春林看他不说话了,就私底下给他说:“现在投钱的人很多,采购设备本身就是肥差,中间会有很多猫腻”。
路春林神神秘秘的样子,又引起了林老板的兴趣。
“我过几天带一个朋友过来,让他给你好好讲讲”
过了几天路春林真带了一个年轻人到了店里介绍说这是德国洋行在上海的代办,也是他的朋友,这次是专门来矿上考察业务的。
年轻人很客气,也很健谈,说起他在国外的有趣生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三人推杯换盏一直聊到深夜,年轻人却从来不提采购业务的事,临走的时候还主动买单,谢绝了林老板请客行为,临走时还说,在这要待很长时间,不免还要再来叨扰。
随后的一段时间年轻人隔三差五到店里喝酒聊天,有一次喝多了还说,洋人的钱不赚白不赚,不花白不花,并且当场就把店里所有吃饭的单都买了,随后就呼呼大睡过去。
和年轻人接触时间长了,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好,年轻人自称姓林单字一个琪字,同姓就是亲,越发显得亲切。
这一天二人又在喝酒。
“兄弟!你们干买办这一行能赚多钱”
“赚啥钱啊!都是辛苦钱”
“我能信你这话,不赚钱你能上海那么好的地方不待着跑我们这里”
“呵呵!你是我大哥看得透,兄弟也不瞒你,我是做一手拖两家的生意,上下赚点差价”
又神秘的补充道:“矿物暑这一单做成了你猜我能拿多少”
还略有醉意打了一酒嗝,满脸通红的看着林老板。
林老板摇摇头,表示猜不出来。
林琪四周看看了,眯着眼睛用一只手放在林老板耳朵上悄悄地说:“至少一半”。
林老板都震惊了,这是在抢钱吗
林琪又叹了一口气!
“算喽!这边矿上没有那么多钱,说了也白说”说完就摇摇晃晃走了。
这一晚上林老板半夜都没睡着,思量前后,自已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a0ei-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