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猴子:不若效仿古人,谈法论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章 猴子:不若效仿古人,谈法论道

 

就在金蝉子陷入沉思之时,孙悟空不知何时出现在水帘洞中,见得已然醒转过来的的金蝉子,略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看来金蝉子兄弟久居灵山胜境,对于这杯中之物还是不甚熟悉。待得下次俺唤来杨二郎一起畅饮之时,还望金蝉子兄弟莫要再贪杯,以免的怯了灵山胜境的威名!”

金蝉子醒过神来,循着声音望去,见得一脸促狭模样的孙悟空,顿时间想起自已饮酒之时的失态,不由得有些苦笑着说道:“九兄何必如此言语挤兑于小僧,若非是九兄这猴儿酒太过于惹人馋嘴,小僧又怎么会如此贪杯,以至于竟是醉眼朦胧,人事不知?”

孙悟空听的金蝉子这番看似是夸奖猴儿酒但实则却是为自已开脱的话语,哑然失笑,不过也不再此事太过于纠缠,转而说到:“既然如此,那金蝉子兄弟就且先在俺这花果山待上一段时日,正好俺也无聊的紧,咱们二人也可以效仿古人,谈法论道!”

金蝉子听的‘谈法论道’之时,顿时间眼前一亮,他往常都是与灵山胜境的师兄弟们辩经说法,可还真的未曾和他人进行过谈法论道。况且,只是金蝉子在听的如来佛祖宣法之时心中所悟出的不甚离经叛道的感悟在与迦叶辩经说法之时都被其斥责为妖言惑众,更遑论其真正领悟出来的那些道理了!

恰好在花果山外宣法之时被孙悟空所惊扰,如今孙悟空再次提出此事,那就将心中领悟与孙悟空宣讲一番,也算是将他心中所悟道理一吐为快!再者说,或许在和孙悟空的谈法论道之时还能发现自已领悟出来的道理的不足之处,更是可以取长补短。

金蝉子目光坚定,宝相庄严,双手合十,口宣佛号,心中却是在思量着,这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金蝉子面现欢愉之色,对着孙悟空颔首说道:“既是九兄相邀,小僧定然不得推诿,不知这谈法论道将于何地,何时开始?”

孙悟空自然不会知道金蝉子如今心中所想,更是不会知道在他将这一个建议说出来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经受金蝉子的宣法折磨。到的最后,孙悟空甚至都有着将金蝉子暴打一顿的心思,但是在看的金蝉子那副宝相庄严的模样之时,却不知为何还是很无奈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起初之时孙悟空本来想着将两人的谈法论道之地放在水帘洞中,但是随即一想,水帘洞中虽然宽敞,但是他如今身居其中,花果山群猴除非是他的吩咐之下,否则都很少来此,这倒是不美,也不符合他的设想。

而后孙悟空眼珠一转,顿时间想起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当初他从石卵之中迸裂而出之地。那处地方,视野开阔,天为被地为床,也算得上是个极佳之所。更何况,也只有在这种地方,花果山群猴方才会被吸引而来,聆听说法。

是的,其实孙悟空提出与金蝉子谈法论道之时并非只是一时兴起,而是心中早有打算。只是前番在与杨戬谈法论道之时,因为顾忌到杨戬的心思,孙悟空方才未曾提出如此要求。恰巧遇得金蝉子,其在花果山外的宣法之义,孙悟空虽然未曾听的完全,却似乎也不曾像是杨戬口中诉说的那般。

也正是基于种种原因,在孙悟空提出谈法论道之时,金蝉子不仅没有反驳,反倒是有些一拍即合的意思。

对于谈法论道之地,金蝉子并未有任何的想法,于他而言,现在他最迫切的便是将自已领悟而出的道理宣讲而出,在这一番宣讲的过程中,也算的是对自已所领悟的道理的一种复盘。至于金蝉子领悟的此番道理是否可以归结为佛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久后,孙悟空便带着金蝉子来到了当初他从石卵之中迸裂而出之地。见得四处空旷至极,孙悟空便寻的一块大石径直坐了上去,金蝉子倒也不在乎,有样学样的在附近也寻一处大石,盘膝而坐。

于此,两人便开始谈法论道。

孙悟空所讲述的却并非是从菩提祖师处学得的根本之法,而是自已在其中所领悟而出的,甚至还有着几分太上道人所传的无上妙法,由浅入深般,娓娓道来。

金蝉子听的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印证着自已所领悟而出的道理。孙悟空所讲述的虽然甚是浅显,但却是修行的根本之道。

起初金蝉子还奇怪孙悟空为何讲的如此浅显,待见的周围隐隐约约的群猴显现的踪影之时,心中哪里还不知道孙悟空的小心思,但是却也不以为意,说不定在群猴之中真的会出现一位领悟的到他的道理的呢?

孙悟空讲述了一段便止住了,感知到周围的群猴开始聆听着宣法,虽然数量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但是这些却也足够成为今后花果山的坚实力量。只是让孙悟空很是奇怪的是,他在群猴之中竟是没有看到崩芭马流四猴。就在孙悟空想要放出神识探查崩芭马流四猴的踪迹之时,耳边却传来金蝉子的宣法之声,顿时间便息了心思,安心的听着金蝉子的宣法之意。

孙悟空此前甚少接触佛法,不然的话便会辨别出此刻金蝉子的宣法和寻常的佛法有着甚大的区别,不过金蝉子这番宣法之意却甚合孙悟空的心思!

如来佛祖的佛法奥妙旨在众生皈依,众生成佛,众生皆可渡。只是在金蝉子看来,众生之说太过于虚无缥缈,若是未渡已,又何谈渡他人,更遑论渡众生?是以金蝉子的道理便是修持已身,首重自我!自我得渡之时,方才可渡他人,进而才可渡众生。否则的话,便是误人误已误众生!

孙悟空听的流连忘返,竟是沉浸在其中,隐隐约约间,他感觉到这也是一番修行之法,只是却似乎有着深大的缺憾。若是找寻不到其根本之点,此种领悟道理也不过是无根浮萍罢了。

至于周围的群猴,有的沉浸其中,有的抓耳挠腮,不一而足。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0cda-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