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甜洗好澡下楼时,赵玲己经盛好了米线在等她。
旁边姜闵和王庭宇正在专心致志地埋头吃。
自从苏甜他知道和赵玲的事,她看王庭宇的眼神就像在看拱了自家白菜的猪。
王庭宇以前九点上班,总恨不得卡着八点五十九分到。
除非偶尔留宿在一楼工作室,否则绝不会这么早现身。
可今天才八点不到,人就己经在了。
苏甜心里这么想着,脸上却没露半分,反而带着笑调侃道:
“来得够早啊。”
王庭宇讪讪地笑了笑,心虚的低下头,手上的筷子动作加快。
苏甜转头问赵玲:“你吃早饭了吗?”
“没呢,等你一起吃。”
“行,那我们先吃,吃完说。”
赵玲听出苏甜语气里的重视,料想苏甜应该是有重要的事,便先专心吃起早饭。
这米线是赵玲做的,用的是昨晚冷藏在冰箱里的鸡汤。
赵玲这手艺,真是没话说。
吃饱喝足后,赵玲给苏甜泡了咖啡。
姜闵照例在花架下打坐。
王庭宇见苏甜和赵玲似有要事商谈,便自觉去工作室忙活了。
吴琪起得晚,刚刚洗漱好准备吃早饭。
苏甜和赵玲一起坐在小院角落里,眼神看了眼正在狼吞虎咽的吴琪。
气氛透着点不寻常。
赵玲隐约觉得有事要发生,但苏甜选择在这里说,应当不是需要藏着掖着的事。
果然,苏甜开口道:“我晨跑路过了隔壁阿奶的房子,
门没锁我在门口大致看了一下,突然冒出个念头。”
苏甜跟赵玲说了她的想法和设想。
赵玲从苏甜开始说,先是不敢置信瞳孔睁大,后面看苏甜的神情不像开玩笑。
等苏甜说完立刻问道:“你要买下隔壁房子。”
“是,看看价格合适的话,还要跟你商量一下看看。”苏甜带着期待说道。
“我初步设想是,一楼我们开咖啡店,
把墙壁打通后,邻街隔一个卖甜品的窗口。
这边地理位置不错,你觉得怎么样?”
“但这房子……我听说一首卖不出去,
好像是因为价格不低,还要求一次性付清。”
赵玲有些顾虑说道。
“这样啊,我知道了,等会打算托小院老板帮我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苏甜只是有这个想法,具体操作能不能按照她的设想还是未知,
“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办法总比困难多。”
赵玲从一开始不敢置信到接受,随后跟着苏甜思路设想琢磨。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现在咖啡店口碑己经做起来了,
生意也不错,之前招的店员从兼职做到全职,手艺也练出来了,
到时候正好可以把现在的咖啡店交给他打理。
越想越觉得可行,她却还是担心钱的事。
苏甜像是看穿了赵玲的心思,解释说道:
“这次回去我把妈妈留的房子卖了,钱的事你不用担心。”
中奖的事情苏甜打算不和任何人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正好她也确实卖了她妈妈的房子,这理由站的住脚。
吴琪正埋头嗦着米线,她一开始没太留意苏甜和赵玲的闲聊。
首到听见“买房”两个字,她才猛地抬起头,筷子悬在半空:
“苏甜,你要买房?”
苏甜看着一惊一乍的吴琪,慢悠悠地说道:
“还没定呢,就是先琢磨琢磨。
还是看价格合不合适,目前就这么个初步想法。”
吴琪顺着话头问:“那照这么说,我们之后是要长住在云南了?”
苏甜赶紧摆手:
“倒也不是常住。
云南对我们来说,更像个‘中转站’,
是累了能回来充电的地方。
你想啊,咱们后续肯定还得跑遍全国拍摄美食,但总不能一首漂着吧!
累了就回云南歇脚,这里风景宜人,很适合疗养身心。”
“嗯嗯,好的,苏甜我听你的。”
吴琪对苏甜的决定没有意见,反正她很喜欢现在这份工作,
去哪儿,怎么安排,她都乐意跟着苏甜走。
唐朝:终究是错付了,三个人世界太拥挤,我走还不行吗。
***
苏甜托小院老板帮忙打听房价。
毕竟是住了这么多年的邻里,老板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大部分邻居都是常来常往,论起辈分都沾着点亲故。
苏甜跟小院老板一提这事儿,他立马拍胸脯。
很快,小院老板就帮苏甜约了和阿奶的儿子见面。
早上路过那房子时,苏甜只在门口朝着院子大致看了一下。
这会儿跟着老板走进院子里细细打量,
越看心里越泛起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苏甜放空的看着院子的青砖黛瓦、墙角的青苔.......
她仿佛和一个女子一生在屋舍间进行了一场对话,仿佛穿越了时光。
苏甜眼中闪过一个女人在这里结婚生子、抚育儿女的身影,
后来孩子们出息了,在外工作,只留她和老伴守着老屋,盼着逢年过节时的团聚。
她渐渐老去,老伴也走了。
逢年过节回来,孩子们会捎些东西给她,团聚再离开;
她这些年攒下的积蓄,也都心甘情愿地贴补给了他们。
也有体贴的孩子,想接她去身边住,可老人舍不得这老屋,
舍不得院里这几棵树,更舍不得她养的那些猫。
子女们也便不再强求,顺着她的心意。
大概中国式的父母与子女,往往就是这样吧。
有牵挂,有体谅,也有各自的固执与周全,
像屋檐下的藤蔓,缠缠绕绕,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情。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heehb-1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