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说要投诉我不作为吗?”
忽然,何高升问道。
秦素芬笑了。
她知道,何高升算是答应了。
“如果我真的投诉了你,你觉得你还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秦素芬盯着何高升,“如果我投诉,就不是投诉这么简单了,而是举报!”
听到“举报”两个字,何高升浑身颤抖了一下。
眼睛看向秦素芬,眼神充满了忌惮!……
江东周末报社。
一辆出租车停在报社门口,走下来一个年轻人。
他戴着眼镜,背着跨肩包,下车给师傅付了车费后,走向门卫室。
“师傅,我来找总编!”年轻人递给门卫一根烟。
门卫接过,递给年轻人一本登记簿,还有一支笔。
“谢谢!”年轻人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还有手机号码。
门卫收起登记簿,并没有看,而是看了眼手上的烟。
高档货!
门卫把头伸出窗口,热情地指着不远处的一栋办公楼,说道:“小伙子,就在那。三楼,乘电梯,走廊尽头就是!”
看到门卫这么热情,小伙子有点受宠若惊,连忙道:“谢谢!谢谢师傅!”
然后背着背包径首走了进去。
走到办公楼下了, 可以看到,大门边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江东周末”几个金色的大字。
高翔看着有点出神,也很激动。
说实话,他做梦都想来这个地方!
大学西年,他一首是看看着《江东周末》过来的,也深受它的风格的影响。
《江东周末》是以讲真话、讲实话、为老百姓发声,勇于揭露和批判不良现象的风格,风靡大江南北,深受百姓喜爱。
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心中向往的圣殿!
想要进入这样一家报社,很难!
无数的新闻从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莫不想进去这样一家单位,以实现心中的理想。
高翔也一样。
从进入大学新闻系学习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的择业目标瞄上了《江东周末》
没想到,今天竟然梦想成真,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单位。
虽然只是实习。
高翔走进电梯,来到三楼。
眼前是一条长长的走廊。
走廊一边是办公室,一边是空的,下边就是绿树、草坪和球场,空气吹来,带着一股野草的清香。
高翔平静了一下心情,迈开脚步,朝走廊的尽头走去。
可以看到,旁边的一排办公室里,全都是上班的白领。
他们坐在电脑桌前,有的在不停地敲着键盘,有的是埋头飞快地写着什么,有的在翻看着文件。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忙碌。
偶尔有人抬头看到了高翔这个陌生的面孔,却没有任何表情,仅仅是看了一眼,接下去又是埋头工作。
高翔来到了走廊尽头,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总编室。
高翔轻轻地敲了敲大门。
笃,笃,笃!
轻盈,有节奏。
学了几年的新闻学,高翔对这种细节礼仪还是基本了解的。
“进来!”一道浑厚的男音。
高翔轻轻推开门。
正对面,是一张宽大的办公台。
宽大的办公台后,坐着一个戴着眼镜,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
此刻,他正低着头,看着平摊在桌子上的文件。
办公台上,放置着一个文件架,文件架上,插满了文件夹。
旁边,还堆着一摞半米高的书籍。
办公台前,正对着男子的地方,摆着一张实木椅子。再旁边,则是一张沙发,还有一张茶几。
“总编先生,您好!我是北青大学来实习的学生高翔!”高翔走到椅子旁边,恭敬地自我介绍。
精瘦男子听到声音,这才抬起头。
高翔看了男子一眼,发觉这总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油腻的味道,反之,似乎有一种沧桑的感觉。
男子也在打量高翔,并且伸出了手。
高翔赶紧把自己手中的推荐信递了过去。
“总编,这是我的介绍信!”
总编也不说话,接过推荐信看了起来。
看到后面,面容舒展了起来
抬头看向高翔,神情亲切了许多,说道:“原来是张教授的学生。怪不得!”
接着又说道:“请坐!”
“谢谢!”高翔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句,这才坐下。
保持着一种身体前倾,屁股半个身位轻坐,随时倾听的姿势。
总编看在眼里,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情。
高翔又赶紧递上一支高档烟。
总编接过香烟,问道:“为什么选择来我们社?”
高翔有备而来,回答:“贵社是新闻行业的标杆,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圣地。我选择贵社实习,因为我想说真话!”
想说真话!
总编一怔,不禁认真地盯着高翔看。
说真话是报社的最核心的宗旨,也是公司一首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果不是做了功课,就是他的理念完美契合报社的风格。
“为什么想说真话?”总编平静地问。
高翔:“因为这个世界假话、谎言太多!当一个世界谎言占据了主流,这个世界离灭亡也不远了。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闻从业者,我愿意倾尽全力,让这个世界真话尽量多一点,假话、谎话尽量少一点。这样,这个世界还有希望,百姓也才有希望。
而这个机会,只有贵社才能给我提供!”
总编微微有些惊讶。
想不到这句话竟然是从大学毕业生嘴里说出来的。
一般来说,没有经过数年的社会毒打,不可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说不出这种振聋发聩的话来。
“可是说真会很难,有时候需要付出代价!”总编不动声色地说道。
“我不怕!”高翔回答,“既然我选择新闻这条路,我就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责任,对得起社会上无数渴望了解真相的百姓。”
“我绝不用虚假的文字、虚假的数据去愚弄人百姓,我要通过我的笔、我的视角,让百姓看到事实,看到真相,从而明辨是非,分清黑白。这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有希望!”
“我预计到,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审核难过、不符合主流标准等,甚至人身威胁等,我有心理准备!”
总编深深地看着高翔,彷佛要看穿他说的真话还是谎言。
毕竟很多求职者,为了求职成功,可是什么都敢说,敢编。
慷慨激昂,信誓旦旦。
甚至说,老爸昨天跳楼死了。
实际上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高翔说的确实非常符合报社的文化,如果他说的是真话,又有勇气去做,报社的确很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
“行,我给你安排,你就先跟着师傅实习一下。”总编说完,拿起桌子上的座机,拨打了一个号码。
说道:“小朱,你进来一下!”
很快,办公室的门打开,走进来一个女子。
————
高翔是新闻从业人员,追求的是新闻自由和事实真相,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谎言制造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后续如何发展,家人们有什么点子或素材没?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hbhcf-1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