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决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章 决定

 

江都城头玄铁铸就的“萧”字旗猎猎作响,将暮色撕成碎片。沈梦雨蜷缩在暖阁里,指尖掐进鎏金暖炉的缠枝纹,听着更漏声与城外呜咽的号角声交织。这场三国混战己持续两月,黄河渡口的冰面下,不知沉睡着多少未寒的忠魂。

“宁国的霜雪能冻穿甲胄。”沈梦雨望着窗外簌簌飘落的初雪,素手在檀木案几上轻叩出凌乱节奏,案头新到的军报上,“再耽搁下去,将士们连握刀的力气都要没了。”

沈长风搁下狼毫,烛火在他银丝缠绕的鬓角投下摇晃的暗影,岁月雕琢的面容难得露出疲态:“二十架织机昼夜不停,苏大人承诺三日后押运粮草的车队会顺道捎上冬衣。”他忽然顿住,目光扫过女儿泛青的眼下,“只是你......”

话音未落,沈梦雨己将素白折子推过案几。太医署端正的小楷刺得沈长风瞳孔骤缩,“胞宫虚寒,难承子嗣”八个字在烛火中扭曲成狰狞的符咒。老父亲握着茶盏的手剧烈颤抖,青瓷与桌面相撞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苏容真昨日又送了当归鸡汤。”沈梦雨忽然轻笑,笑声像碎在冰面上的琉璃,她无意识着窗棂凝结的冰花,“说是按着太医院的方子熬了整夜。”绣着缠枝莲的袖口滑落,露出腕间淡淡的药痕,“满城都在传,苏大人三番五次在御前谏言,说江都王该效仿古例广纳侧妃。”

沈长风猛地起身,青玉镇纸重重砸在竹简上,惊起满室墨香。“王爷出征前将王府印信都交予你!”他额角青筋暴起,“这般信任岂容他人置喙......”

“正是因为记得这份信任,才更该放手。”沈梦雨按住父亲颤抖的手,指尖冷得像刚从冰窖里取出。她从袖中抽出素笺,墨迹未干的和离书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他将印信交我,是信我能守住王府;可江山社稷,终究容不得无后的王妃。”

沈长风踉跄着扶住桌案,案头残茶泼在加急军报上,晕开大片暗红,恍若未干的血迹。“和离?你可知天下哪有王妃主动请辞的先例!这会要了沈家的命......”

“女儿累了。”沈梦雨突然屈膝跪地,发间玉簪随着动作轻晃,折射出细碎冷光,“既不能为王府开枝散叶,又何必困在这金丝笼里。”她仰头望向父亲,眼中星光破碎成霜,“和离后王爷能顺理成章另娶,而我也不用再背上那些骂名。”

沈长风张了张口,喉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二十年光阴突然在眼前倒卷:那个雪夜,襁褓里的女儿攥着他的食指咯咯首笑,小手柔软得像春日新燕的羽翼。而此刻,面前的女子眸中盛满寒夜的孤星,任他如何伸手,都触不到半点温度。

风突然掀开窗棂,烛火“噗”地熄灭。黑暗中,沈梦雨起身的动作惊起衣袂轻响,恍惚间,仿佛又看见及笄那日,嫁衣如火的少女踏着满地红绸走向花轿。而这一次,她要踩着自己的退路,走向无人知晓的寒夜。

沈梦雨裹紧狐裘,独坐城郊小院的青石阶上。寒风掠过残荷,将几片枯叶卷落在她膝头,恍若那年江都王府的初雪。檐角铜铃叮咚作响,惊起她眼底未干的泪,顺着冰凉的脸颊蜿蜒而下,滴在褪色的裙裾上,洇出深色的痕。

大婚那日,十里红妆铺满江都长街。萧景琰亲自执缰,载着她穿过朱雀门。他回头望向花轿时,嘴角噙着的笑意比朝阳更暖:“从今往后,这顶轿只为你一人抬。”洞房花烛夜,他小心翼翼地掀起她的红盖头,烛火映着他耳尖的薄红,笨拙却认真地说:“往后若有委屈,只管告诉我。”

往日种种,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他们曾携手共赏江南烟雨,也曾在王府的亭中对弈到月上中天。萧景琰出征前,将王府印信郑重交到她手中,说等凯旋归来,要带她去看千里江山。可如今,那些炽热的誓言,都化作了她袖中和离书上的墨迹。

泪水模糊了视线,沈梦雨抱紧双臂蜷缩起来。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声,又一声,敲碎了满院清寒,也敲碎了她最后的期盼。这场爱,终究像这转瞬即逝的雪,美则美矣,却再也寻不回踪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giaeh-1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