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这座小庙容不下您这尊大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9章 这座小庙容不下您这尊大佛

 

“宋娘子,这边都准备好了哩,您过来生火哩。”王青花笑着开口。

她被选上了,负责往锅里头添柴熬煮的活计。

这肥皂乃是一门新生意,因着是在青山工坊内生产,所以这开工啊就转移到了作坊内。

由宋月宁添上这第一把火,寓意这生意红红火火。

她手中拿着火把而后往灶里头伸进去,火把立刻点燃了引火的树叶子,瞬间功夫这火就旺了起来。

干柴碰见烈火,整个灶热腾了起来。

与此同时外头也传来阵阵欢呼声。

“下雨啦!下雨啦!”

听到动静的大伙纷纷跑到门口一探究竟,当看到地上逐渐被密密麻麻的小雨点打湿的时候,他们高兴地都要跳起来了。

“下雨啦,真的下雨啦!我们有救啦!”

“是啊,下雨啦,我们有活路啦!”

八月初一,干旱数月的江南地带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雨,这场雨下的不大,却淅淅沥沥地下了三天三夜。

大河里重新丰盈起来,鱼儿时不时地蹦出水面,干涸的田地里头,庄稼也迎来了久逢的甘霖,水井里头也重新有了响声。

大伙蹲着、站着、坐着,看着屋外的雨,听着雨滴落地的声音,心里头是说不出的高兴。

“唉,就是可惜了我的那些庄稼哦,要是这雨早来半个月,这庄稼都不至于颗粒无收。”

“行了,这雨来了便是好的,庄稼没了咱们可以再种。”

“怎么再种啊,今年这片都没得收成,等到这批粮食收上来都要过冬了,这三西个月咋熬过去哩?”

是啊,家里头的余粮吃到现在也都差不多了,还有三西个月庄稼才能成熟,他们该去哪找吃的。

“你忘啦?咱们不是种了土豆吗?按照宋娘子说的,差不多还要个把月这土豆就能收上来了哩,咱们这个月就吃吃苦,这糙米粥熬得再稀一点,这个月也就熬过去了。”

“这糙米粥都能照出人影了,还稀啊,干脆喝水算了,索性现在也下了雨。”

“喝水能管饱我就喝水了,现在家家户户都缺粮,咱们家银子不多,总不能去米行里头买粮食吧。”

“唉,还是去作坊做工好啊,那里管一顿午饭,不仅有肉,那糙米饭也是管饱的。”

“去那里做工肯定好啊,可是你得能去才行啊,这都三回招工了,咱家就没一个能上的。”

夫妻俩坐在小板凳上望着天双双叹气。

这雨落了下来,干旱得到了暂时缓解,可缺粮却是一个大问题,就连皇帝都颁布圣旨,给江南干旱地带的老百姓们发放赈灾粮。

圣旨一出,连忙引来了百姓们的欢呼声。

可那赈灾粮经过层层盘剥,真正能分到百姓们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

.....

第二日上午,宋月宁拿着谢二贵打好的一百套模具来到了作坊。

她掀开盖着白布,看着己经凝固好的肥皂,拿了起来,放在手中来回,皱了皱眉。

“这肥皂做得不对。”

工人们听到这话一个个紧张的都要冒汗了。

“宋娘子,这..哪里做的不对啊,我们都是按照您说的来做的。”有工人弱弱开口说道。

“没有充分搅拌均匀,你们看看,这里还有硬块,还有这里颜色都不一样,上面一层下面一层,这样做出来的肥皂是没有用的。”

宋月宁一边向大家解释一边从旁边拿出来一件脏衣服,然后当着大伙的面,用肥皂抹了一圈,再进行揉搓。

用清水处理干净之后再度展开。

“宋娘子,这不是挺干净的吗?我瞧着没啥问题啊?”

“你们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还有印子没洗干净,这就是肥皂没有做好。”宋月宁伸手指了指几块还有印子的地方。

“这么一点不咋看得出来,应当不打紧吧?”

工人觉得宋月宁这样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这么点印子不细细去看,根本看不太出来。

“怎么不打紧?我们既然能做出来把印子洗干净的肥皂为何不做呢?为何要大差不差?我宋月宁做东西不能这样,也不会这样,这一批全都坏了,不能卖,重新做过吧,我来盯着大家。”

“那那这些呢,可以重新烧开做过吗?”工人弱弱问道。

“不可以,这些东西都是一次成型的,既然失败了,那就不能要了,待会儿全部收起来放到那边库房去。”宋月宁开口说道。

“那就卖不了了?首接堆在库房里头,这不是可惜了吗?要不便宜卖给咱们自己人?”

宋月宁听到这话心下一沉,她最怕的就是这种事。

“这肥皂我既然定了价,那就要按照这个价卖,少于这个价,不是这个质量我是不会卖的,这是第一次,大伙也都不熟悉,回头我再细细地教大伙一遍,若是后头还是出错了,那这工钱我就要扣了。”

一听到要扣工钱大伙心都慌了。

王青花开口问道:“宋娘子,之前不是说不会扣工钱吗?咋个现在还要扣工钱啊?”

宋月宁道:“不扣工钱是在事情做好的前提之下,我可以允许几次失误,但若是次次做出来的肥皂都没法用,那我这做的岂不是赔本买卖?而且这不扣工钱说的是做酸辣粉的人,哪些活计干起来容易,不容易出错,和这肥皂可不一样。”

“那...那咱们这肥皂既然做起来这么复杂,还要冒着扣工钱的风险,那我们工钱是不是应该比做酸辣粉的要多才合适啊?”

宋月宁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而后也有生气了。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肥皂的活计做起来是要比酸辣粉的要更细心,可是也更轻松啊,不用洗红苕,磨红苕,就算是将猪油和草灰水放在一起熬煮,她也是安排了几个人轮流做的。

“你要是觉得工钱少了大可以去找工钱多的作坊,我这座小庙容不下您这尊大佛。”

这才刚进来第二天就讨价还价了,今后还得了,岂不是要翻天了,一定得好好管管才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gcdhg-2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