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九福晋1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九福晋14

 

“朕觉得自己没说错,你想来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怎么了?”

胤禟撇嘴,看来他以后行事要重规矩些了,不然容易让人误会。

“皇阿玛,儿子虽然一心想成为首富,但您这般忙碌儿子还是很心疼的,所以儿子决定回来帮您,您高兴吗?”

康熙听到他心疼自己的话时是很欣慰的,但听到他后半句话后恨不得冲上去揍他一顿。

混账东西,说得好像他求着他回来一样。

不过这小子是开窍了吗?好端端的怎么说这样的话?

他倒是希望他将心思收回来,就不知他这么做是不是为了胤禩了。

“你要是不想入朝为官首说就是,朕还是比较讲道理的,绝不会为难你。”

“皇阿玛,儿子是认真的,儿子现在还是个光头阿哥,说出去惹人笑话,所以儿子决定好好办差为自己挣个爵位。”

康熙无语,还以为他是想通了呢,没想到想通的只有他自己。

不过他没想着帮胤禩是好事,他能力不差,若能进入户部,定能帮他省下不少事。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肯定要给你一个机会的,只是你入朝后你那些生意怎么办?朕记得他们可是比朕还重要的。”

这话多少有些吃醋的成分在里面,胤禟听出来了,但他不说。

“这不是有福晋在吗?她可是儿子明媒正娶的福晋,又是您亲自挑选的儿媳妇,儿子放心得很。

哪怕她像之前那样败家也不要紧,反正儿子是有俸禄和产业的,经得起她败。”

“好,你福晋是个好的,既然你下了决心要帮朕一把,那择日不如撞日,下午就去户部报道吧。”

“这么快?”

胤禟惊讶的话让康熙又有些不满了。

不是来帮他的吗,怎么还嫌快了?难不成他是眶他的?

康熙想着想着把自己起笑了,他真是信了他的邪,也不知他能在户部坚持多久。

罢了,总归是自己的儿子,早就看出他没夺嫡的心思了,既然他志不在此,那便由他去吧。

胤禟自己都没想到康熙会这么想,看来他先前的形象是真的深入人心。

就凭这些印象,谁又会猜到他我要夺嫡呢?

“九弟。”

“西哥,十三弟,你们这是刚从毓庆宫回来?也是,二哥比较重视西哥,西哥忙到现在是正常的。”

“九弟说笑了,九弟,进宫是来给宜额娘请安的吗?若是如此,那为兄就不打扰了。”

胤禟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他能不能别把他当傻子对待?

在他面前装样,真是好笑。

“确实要去翊坤宫,既然西哥有事,那弟弟就先过去了。”

胤禛没说话,但他看着他的背影蹙起了眉头。

“十三弟,你有没有觉得今日的九弟有些不对劲,他以往不是总对爷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吗?为何今日这般礼貌?”

胤祥同样不解,这么一看的确不对劲,但这关他们什么事?

他是胤禩的人,做出这样的改变肯定是他有什么计划,看来他们得小心了。

“西哥,甭管他了,你既然做了决定,就要一路走到底,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胤禛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也是阿哥,凭什么太子一出生就能成为太子,而他们只能成为他的陪衬?

这些年他越发昏庸无度,且将他们这些兄弟也看做奴才对待,即便他这个从小就跟在他身边的弟弟也是一样,他只能为自己谋一条出路了。

只要最终的上位者是自己,那历史便是由自己来书写的,至于野史怎么写,那就看他们能不能隐藏好自己了。

“为兄知道,走吧。”

胤禟和岑晚在翊坤宫用完午膳便出宫了,而宜妃也听了她的劝告开始礼佛。

户部。

当胤禛和胤禩看到胤禟出现时纷纷震惊了,他怎么来了?

“九弟这是被皇阿玛安排了差事?这可真是太好了,以后咱们又能共进退了。”

胤禛可是在这里看着的,他必须坐实胤禟是八爷党的事实,不然被别人拉拢怎么办?

“西哥,八哥,弟弟从今日起便在户部办差了,以后相处的机会多的是,不必急在一时。”

胤禩脸色有些僵硬,他真的进户部了?他怎么不知道他要进户部的事?

“九弟竟被皇阿玛安排进户部办差,真是喜事一件,你先熟悉一下,若有不懂的尽管来问为兄。”

“弟弟知道了,不过弟弟此次过来还有件事没做,何玉柱。”

何玉柱一拍手,身后跟着的人便抬着几个箱子进来了。

胤禩一看瞬间有种不好的预感,他严重怀疑里面装的是银子。

和他想的一样,里面确实装着银子,这是他应岑晚的要求准备的欠银,其中还有胤?欠的部分。

“听闻国库空虚,皇阿玛常为此事烦忧,弟弟身为臣子,理应为君父分忧,这是先前弟弟和十弟在国库欠的银子,户部尚书,还不派人点点?”

所有人都意外的看着他,他这么主动他们要怎么办?

整个户部乃至京中所有官员就没有没在户部借银的,他主动带头还款,他们是不是要跟随一起?

可一想到到手的银子要还回去,这心怎么这么痛?

特别是胤禩,他可是借了七八万两的,不仅如此,他还欠胤禟近十万两银子,若真要还,他拿什么去还?

“九弟这是做什么,今日才走马上任就给咱们来了这么个惊喜,就不怕惊喜变惊吓?”

“八哥这是什么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弟弟既然欠了国库的银子,自然要还的,难不成你们想赖账?这可要不得,皇阿玛会不高兴的。”

是了,光顾着心疼银子了,都忘了这是国库的银子,看来他们是不还也得还了,但康熙没有明令下旨,那就不能怪他们阳奉阴违了。

于是在胤禟还完欠银后,许多官员也跟着还款了,但他们前脚刚还后脚又借,这一举动把胤禟气笑了。

“合着在他们眼里爷还银的举动有些蠢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gdci-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