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见西门庆跑去了如意儿那里,回头见了西门庆就问: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爆料,你又跑去如意儿那里了,有这回事没有?
西门庆一听,连忙否认:
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啊!
谣言,一定是谣言!
西门庆为什么否认呢?
因为西门庆当初答应过潘金莲,说不再找如意儿,现在如果承认了,那不就证明自己说话不算数吗?
对于自己打脸的事,肯定是不能上去就承认的。
不但不承认,而且还表示要追究谣言者责任。
潘金莲说我自己都看见了,这咋说?
西门庆:嗯,这个……那啥……压根……一开始……
典型的一有事先辟谣,一辟谣就打脸。
潘金莲说这也不是啥大事,毕竟我和如意儿也和好了,她现在和我也一条战线了,你可以找她,但不能送她东西。
西门庆说好好好,不送,不送。
有啥要求先答应,至于干不干,那就另一说了。
于此同时,潘金莲之前派过去的,打入吴月娘内部的玉箫来给找潘金莲汇报消息了。
当初潘金莲发现书童和玉箫的事,以此要挟玉箫给自己打听吴月娘的消息。
说也奇怪,现在书童都跑路了,又没证人,到时候潘金莲再说,玉箫一口否认就行,潘金莲其实也无可奈何的。
但是玉箫不敢这样,因为一来是自己性格使然,二来确实是做过这事,自己也害怕别人知道。
说白了,正是因为自己先怂,所以才容易被人要挟。
玉箫见了潘金莲,就跟潘金莲说了两件事:
第一是孟玉楼过生日,西门庆居然没去孟玉楼那里睡,大家都怀疑是潘金莲勾搭了西门庆。
毕竟这里面,只有潘金莲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一有这种事儿,就先想到潘金莲。
这就叫所谓的有色眼镜
潘金莲一听,连忙否认,说大官人也没来我这里,她去了如意儿那里,她也不在我这里。
玉箫接着又说了第二件事,说当初潘金莲拿皮袄的事,被吴月娘好生的批一顿。
听了这话,潘金莲就不乐意了,说我拿个东西,西门庆都同意了,你吴月娘还有啥意见啊?
一把手都同意了,她二把手居然有意见,她又算老几啊?
潘金莲虽然是吐槽,但也从这里开始,对吴月娘也有意见了。
毕竟潘金莲先后搞了官哥,李瓶儿,最近如意儿也过来给她道歉,一时间是成就感爆棚。
对潘金莲来说,现在除了吴月娘,后宫算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以,下一个目标,就是挑战吴月娘。
干掉吴月娘,她可就是老大了。
因为她这么想,所以也就自觉不自觉的对吴月娘有了敌意。
由于之前收了应伯爵的帖子,第二天一早,吴月娘几个人就去应伯爵家里做客。
虽然吴月娘几个去做客,但由于这两天也是孟玉楼生日,吴月娘以及孟玉楼等亲戚朋友也都过来凑热闹。
吴月娘就请了申二姐前来给这些人唱曲。
与此同时,由于潘金莲也不在,春梅几个觉得无聊,想到申二姐唱曲唱的好,就找个叫春鸿的小伙计把申二姐叫过来,也给自己唱唱。
这申二姐正在陪吴月娘的亲戚朋友,听说有人来叫,说我这正给人唱呢,你这突然让我过去,这恐怕不太好吧?
其他人一看,说我们这也听差不多了,既然春梅叫你,你就过去看看吧。
这个申二姐说吴月娘让我来陪你们,现在我去找春梅,这肯定不行。
于是不管别人怎么说,申二姐就是不去。
其实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申二姐其实也是一根筋,毕竟吴月娘让申二姐陪客人,是想让客人开心,现在客人都说了,她还是不去,这就有点不开窍了。
再说,到春梅那里也没几步路,见了春梅后再说下情况,春梅也是可以理解。
春鸿见申二姐无动于衷,说既然你不去,那就不去吧,反正我只是个传话的。
于是春鸿就回去把这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春梅。
春梅也是被西门庆睡过的女人,而且是潘金莲的丫头,自然有几分底气,听到这话,当时就火冒三丈,心说你申二姐还给脸不要脸了是吧?
当即就气势汹汹的跑去找申二姐,也不管其他人在场,对着申二姐就是一番痛骂。
申二姐当初是王六儿推荐过来的,于是春梅接着骂:
别以为你是王六儿推荐的,你就无法无天,王六儿不就和大官人睡过觉嘛,有啥了不起的?
这算是把西门庆和王六儿的事彻底公开了,大家也一阵唏嘘。
骂完之后,还不解气,又把申二姐给轰走,谁也拦不住。
其实这个举动就很有意思,难道春梅这么闹,仅仅就是因为申二姐没来唱歌吗?
很明显,没有这么简单。
第一,申二姐是王六儿推荐的,骂申二姐,其实也是变相的羞辱王六儿。
第二,春梅是潘金莲的丫头,申二姐是吴月娘请的,找申二姐的麻烦,其实也是对吴月娘的一种试探。
毕竟客人某种程度上也是主人的脸面。
对你的客人不客气,说明也不顾及主人的脸面。
当然,不管是王六儿还是吴月娘的原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缩影。
很多冲突看似偶然,其实可能酝酿了很久,只是缺少个导火索而己。
一旦碰到某个导火索,所有的矛盾就会瞬间爆发。
换句话说,一旦有瞬间爆发的矛盾,很可能不在于矛盾本身,而是双方己经貌合神离很久了。
而吴月娘几个赴宴回来,一清点人数,发现少了申二姐。
于是就问申二姐哪去了?
其他人就把春梅赶走申二姐的事告诉了吴月娘。
吴月娘一听就有点火了,说申二姐是我的客人,这春梅怎么说赶走就赶走呢?
说完这话,跟潘金莲说,你回去给春梅说说,别动不动就赶人走,也得看看是谁的客人。
潘金莲本来就有意护着春梅,毕竟自己丫头干点啥事,自己也脱不了关系,听吴月娘这么一说,也来了一句:
难不成,因为一个唱戏的,我把我丫头打一顿?
吴月娘一看,火更大了,心说呀呵,这春梅不讲理,你这潘金莲也不讲理?
行,咱就找人评评理。
于是吴月娘又让人把西门庆叫过来评理。
其他人一看,这吴月娘看来是真发火了,我们还是溜吧,免得惹火上身。
一时间,屋子里就剩下了吴月娘和西门庆俩人。
潘金莲本来也想溜,走到半路,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又折了回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