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中国式原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4章 中国式原谅

 

春梅被秋菊叫醒,就问干啥呢?

秋菊说领导让你给她泡茶呢。

与此同时,潘金莲也赶了过来,见到秋菊就骂:

你这小兔崽子,我还没说完你就过来叫人,真是榆木疙瘩啊。

前文也说过,虽然春梅和秋菊同为丫头,但俩人的待遇却有很大差别。

从这里可以看出,俩人待遇有区别,秋菊不被潘金莲喜欢,也不是没原因的。

秋菊干的活不少,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没少干,而且行动很快,一说让去叫人,立马就去喊人。

但也正是只知道干活,而且急着干活,导致很多话没听完就去干。

所以虽然是个好兵,但绝对不是好将。

兵和将的区别就在于,兵是只知道干活,而将知道能不能干,如何去干。

就拿这件事来说,春梅正在陪西门庆睡觉,你现在突然去叫春梅,闯入房间,万一俩人正在干点啥,这合适吗?

到时候不但自己尴尬,潘金莲也觉得尴尬。

你让领导尴尬,领导会给你好果子吃?

如果潘金莲执意让秋菊去就算了,关键潘金莲没说完,秋菊自己就去,这让潘金莲怎么想?

春梅见潘金莲也来了,说既然我也醒了,那我就去泡茶了。

于是只留潘金莲在房间,自己和秋菊出去。

此时西门庆听到有动静,也醒了,见潘金莲在这里,就问咋回事。

潘金莲就说一点小事,之后就跟西门庆聊起了应伯爵送帖子的事,并跟西门庆说这天寒地冻的,别人都有皮袄,自己也想要一件。

西门庆说可以啊,没问题,给你一件就行。

潘金莲说我想要李瓶儿原来的那件,我觉得那件最好看。

西门庆想了想,说这不太好吧,换件别的吧。

潘金莲是软磨硬泡,最后西门庆终于同意,回头就让人去李瓶儿屋里去拿。

李瓶儿房间里人说这东西在柜子里,不过钥匙不在我们这,得去吴月娘那里拿。

西门庆就让迎春去吴月娘那里拿钥匙,见迎春回来,就让人取了皮袄,同时让如意儿送过去,也算缓和了俩人关系。

之后,西门庆又顺路拿着钥匙,去归还吴月娘。

吴月娘就随口问下拿钥匙干啥?

西门庆就把潘金莲想穿皮袄的事说了。

吴月娘一听这话,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说你呀,真是干了一件糊涂事。

西门庆听了也是纳闷,问咋了?

吴月娘说当初李瓶儿还在的时候,说不要分她房间里的丫头,也算尽量保留原来样子。

你当时是答应的,现在你把人家的皮袄给了别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西门庆听了,觉得有道理。

毕竟虽然人没分,但你把人家的东西都分了,多少也有那么几分意思了。

此时有人来报,说有官员过来拜访西门庆,于是西门庆就先去了客厅,接见这个官员。

西门庆前脚刚走,李桂姐后脚就带着来了。

很明显,自从和西门庆闹得不愉快后,李桂姐的生意自然也受影响,也想找个机会来和西门庆修好。

所以就趁着孟玉楼生日,前来送礼。

当然,李桂姐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吴月娘的干女儿。

一来是吴月娘干女儿,二来是孟玉楼生日,西门庆就算再有意见,也看在这俩人的面子上缓和很多,所以挑这个节点来,成功率更大。

吴月娘一看李桂姐来了,立马就让人收下李桂姐的礼物,同时放在显眼的位置。

吴月娘这么做的原因也很明显,别人都觉得西门庆和李桂姐有矛盾,现在我把礼物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说明俩人还是礼尚往来的。

既然还礼尚往来,那就说明俩人只是小打小闹而己。

不然拒绝了李桂姐,也显得自己小家子气,和一个青楼女子计较,有失大家风范。

当然,西门庆可不这么想,一听说李桂姐过来送礼,还要见西门庆,第一反应是:

这个不要脸的居然还有脸见我?

不过既然人家都过来了,加上其他人的劝说,西门庆还是见了李桂姐。

李桂姐见西门庆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大官人,那天王三官的事,和我没有一点关系啊。

接着就讲了起来,说自己那天压根就不在青楼,听说有人来扫黄打非,还抓了人,但之后大官人就不来了,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啊。

西门庆听了,说行了行了,我都知道咋回事了,毕竟你们青楼也是做生意的,我也是做生意的,要赚钱,都可以理解。

但是你赚你的钱,我花我的钱,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岂不美哉?

再说你赚谁的钱都是赚,我去哪花钱都是花钱,我为啥非要找个花钱还不舒心的地方消费呢?

西门庆说的也是大实话,同样是花钱,为啥非要花了钱还不舒心呢?

李桂姐就继续连哭带闹,说自己真是无辜的,和王三官没有任何关系,真的是被波及的啊。

说着又看着吴月娘,让吴月娘帮她主持公道。

西门庆说别在这里装了,上一次就是你和王三官的事,差点让京城派人抓你,上次也是一群人目睹你和王三官勾搭,你还在这里撇清关系,还要脸不要啊?

在西门庆看来,李桂姐以下三点做的很过分:

第一,自己不想付出,只想收西门庆和王三官的钱。

如果李桂姐是金主,一个月给西门庆五十两银子,西门庆也不说啥。

第二,提无理要求,想同时被两个人包养。

这对于西门庆来说,简首就是无理取闹,不可能的事。

第三,出事撇关系。

这次出了事,和王三官撇清关系,那如果西门庆有点啥事,是不是也急忙和西门庆撇清呢?

不想付出,还提无理要求,最后急忙撇清关系,这在西门庆看来,绝对不能忍。

当然不光西门庆,在任何人看来,最差的关系也莫过于此了。

吴月娘在一旁说过去就过去了,你看这孩子也不容易,也道歉了,就原谅她吧。

西门庆依然生气,说一码归一码,她道歉是一回事,我原谅不原谅是另一回事,怎么的,难道不原谅她,还成了我的错了?

这又是一句大实话,凭什么你道歉我就原谅你啊,伤害就是伤害,怎么搞得不原谅你还成了我的错了?

吴月娘见西门庆不为所动,于是又说了一句:

这孟玉楼过生日,也算是个好日子。

接着又一句典型的中国式原谅:

大过节的,就算了吧。

果然,吴月娘这么一说,西门庆也就此作罢,这事就不追究,也算原谅了。

西门庆的考虑是这样的:

第一,确实大过节的,中国人都喜欢讨个彩头,大过节的这样闹也确实不太好。

第二,吴月娘也算二把手,都说了两次,也该给点面子。

第三,如果因为这事,再和吴月娘闹矛盾,这就划不来了。

于是就趁着这个台阶,大家各忙各的,这事就这么算了,就当没发生过。

而就在当天,潘金莲发现西门庆又去了如意儿那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