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忙,潘金莲和陈敬济却趁机搞在一起。
换句话说,正是别人的负重前行,成就了潘金莲的岁月静好。
当然也就半天时间,西门庆几个就回来了。
吃也吃了,逛也逛了,生意也谈了,大家再次寒暄一番,然后分别,以期下次合作,此时西门庆说了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也多亏我这应伯爵兄弟的介绍,才有这铺大生意。
这句话初看没啥,但仔细看,也是特别有水平:
因为此时应伯爵也在场,西门庆这么说,等于当众给了应伯爵一个面子,而且也顺带夸了对方。
在人多的时候夸别人,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这句话听的大家是心花怒放,氛围也搞得很愉快,开开心心分别。
第二天一早,平安匆匆忙忙跑过来,跟西门庆说去东京的来宝回来了。
西门庆一听这话,一拍脑袋,哎呀,把来宝这家伙忘了,赶紧叫过来。
见了来宝,就问情况如何。
来宝说这事情己经和翟管家说了,翟管家又联系了对方,但是对方觉得事情可以商量,毕竟我既然下了命令,这事又突然不算了,面子往哪里搁?
最后商量结果是象征性抓几个人,关个一两天算了。
西门庆听了松了一口气,心说和他想的一样。
有些问题就是先拖着,最后象征性的办下就不了了之了。
接着来宝又说了一件事,说翟管家问来宝,下个月蔡太师要过生日,不知道西门大官人是否有空参加下啊?
毕竟西门庆当初给自己送了韩爱姐,心里也挺感激的,如果西门大官人能过来,自己一定亲自给西门大官人接风洗尘,以做感谢。
西门庆一听这话,立马就来精神了,忙问来宝咋回答的?
来宝说,按照您的指示,回答是有机会一定来。
西门庆听了这话,表示回答的不错。
因为像翟管家这种常年跟蔡京的人,耳濡目染,自然少不了打官腔。
通俗点说,就是不好好说话,能一句话讲清楚的,就是不讲清楚,让你去猜背后的含义。
这次也不例外,看似很平常,但却都有潜台词。
第一,王三官的事己经办完了,基本任务完成了,翟管家却另外提到蔡京要过生日,很明显是告诉西门庆这是个机会,要好好把握。
第二,翟管家作为蔡京身边红人,实际上地位远高于西门庆,问西门庆有没有空,而且是提前一个月问,也就是说我希望你过来,西门庆只要没有特别紧急的事,一定是要去的。
第三,如果西门庆去,自己说要给西门庆接风洗尘,必然是要让西门庆去自己那里住,西门庆能空手去吗?肯定要带着东西去,而且东西还不一般。
所以翟管家的话通俗来讲就是:
我希望你趁着来给蔡京过生日,也来拜访拜访我,你看着办吧。
西门庆自然也知道翟管家的意思,听到之后是秒懂,就开始准备起来,找个良辰吉日,带着大批给蔡京贺寿的礼物,也就是生辰纲就出发了。
当然每到一个地方,就通知当地的驿站准备好房间,以考察工作为由,说完住上几日。
毕竟一个省公安厅副厅长,让当地的招待所出两间房,招待所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拒绝,甚至还想趁机拉拢下关系。
当然巧的是,西门庆在招待所还见了不少住店官员,也都带着不少礼物,一问都是给蔡太师祝寿的。
毕竟大家都是官场的人,而且也都属于蔡京的人,于是就在一起公款吃喝,钱都是招待所承担。
其实这里就能看出一个问题,西门庆等有头有脸的人公款吃喝,钱都是招待所出的,那么招待所的钱哪里来的?
第二,各个官员都带着不少礼物过来,这里面固然有西门庆这样的,本身家里有钱,自己买买买无所谓,但肯定也有很多人没钱,比如西门庆的领导夏提刑就没钱。
而这些人也都带着不少礼物过来,那么这些人的钱又是哪里来的?
往好处想是官商勾结,商人给的好处费,但往坏处想,不就是搜刮民脂民膏嘛
所以从某个角度看,蔡京过一个生日,下面的人就要送一回礼物,再下面的人就可能被搜刮一回。
大富大贵的蔡京生日办的越风光越热闹,底层的人被搜刮的越狠,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前者的岁月静好,建立在后者的负重前行上。
这种光鲜亮丽的活动,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如下:
蔡京这种顶层人物自嗨,这么多人来祝寿,倍有面子,开心
翟谦这种上层人物暗爽,你们给蔡太师送礼物,还能少了我?
西门庆这种中层人物扯淡,我只出个人,露个面就行了,钱又不是我出的,没准还能捞点好处,无所谓。
最后就剩下底层百姓最苦逼,我和你八竿子打不着,你过个生日,我们得掉一层皮,日子没法过了。
但西层人物中前三层都赞成,或者不反对,反对的只有西分之一,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活动接着办。
等西门庆到了东京后,很识趣的带着一帮人就奔翟管家而去。
毕竟人家都提出要为你接风洗尘了,你怎么好意思不去呢?
翟管家听说西门庆来了,也带着人去迎接西门庆。
双方各自各自带一帮人,颇有约架的感觉。
果然双方老大一见面,说了几句,双方的小弟就开始动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