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听说应伯爵找他,就先不和吴月娘说薛姑子的事,先去见应伯爵。
俩人先是客套一番,说了些生意上的事,谈完正事之后,又说起了闲话。
应伯爵就问西门庆,这几天可见过李桂姐?
西门庆: 这几天不是李娇儿过生日嘛,忙来忙去也没在意,没啥印象。
应伯爵: 对呀,李娇儿过生日,怎么会没印象呢?
西门庆一听就明白了,李桂姐是李娇儿的侄女,现在李娇儿过生日,不管怎么说,李桂姐都要露面,自己肯定能碰到,但是自己没印象,说明李桂姐大概率没来。
于是西门庆反问应伯爵: 你的意思是说,李桂姐这两天压根就没来?
应伯爵点了点头,说她不但没来,而且这几天还和一个纨绔子弟勾搭上了。
一听这话,西门庆是顿时来了精神,一点也不困了。
因为在西门庆看来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
第一,李桂姐是西门庆在外包养的小蜜,现在跟别人勾搭在了一起。
第二,李桂姐之前有过前科,青楼保证下不为例。
第三,勾搭的对象是个纨绔子弟。
看起来很普通,但逐条看,每条都有价值:
第一,李桂姐没有职业操守。
第二,青楼这次理亏。
第三条最重要,勾搭对象是个纨绔子弟。
所谓纨绔子弟,都同时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家庭条件不错,要么富二代,要么官二代。
第二,游手好闲。
普通人当不了纨绔子弟,因为普通人没钱,即使有点钱也是先存下来。
有正经工作,正经事情干的富家子弟,会被称之为世家,比如宦官世家,书香世家,经商世家。
出于生意人的本能,这点对西门庆来说最为重要:
如果是富二代,家里有钱,那么自己可以通过这个机会,一起做生意。
如果是个官二代,那就更好,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接触下其他官场的人。
有机会总比没机会好,至少可以尝试下。
有钱没买到东西是一回事,没钱是另一回事。
应伯爵见西门庆挺感兴趣,就接着讲了起来:
这个纨绔子弟叫王三官,官二代,年纪也不大,家里也给他找了个媳妇,但因为整天吃喝嫖赌,到没钱的时候,就把他媳妇的嫁妆之类拿出去当,他媳妇见这样,一气之下居然上吊了。
这下算是惹上麻烦了,他的老丈人把这事告诉了王三官的干爹,王三官干爹也是当官的,一听是气的是火冒三丈,当即就下命令,要把和王三官吃喝嫖赌有关的人全部都抓起来,进行拘留教育。
当然有人透露了这个消息,现在这些人是抓紧躲藏,其中就包括李桂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是她干爹,不知道能不能出来和你说句话?
西门庆觉得这事有意思,就让应伯爵通知李桂姐过来。
李桂姐见到西门庆,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被冤枉的,一定要帮帮自己。
西门庆说现在下命令的人,官职比他还大,自己也没把握,只能试试,于是写了封信,准备好银子,让来宝给东京的翟管家送过去。
来宝本来是和韩道国一起去南方采购东西,突然说去东京,就去跟韩道国家说自己要去东京一趟,而且事情比较紧急,自己得先出发了。
双方客套一番后,来宝就带着东西去了东京。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下,韩道国和王六儿是韩爱姐的父母,韩爱姐现在嫁给了翟管家,来宝现在要去翟管家那里。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韩道国夫妇应该会让来宝顺便带话给韩爱姐,但是这俩人却一个都没提。
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俩人都不提?
只有一种解释能解释的通,就是韩爱姐过得不错,没必要再问了。
就像人们从不担心太阳是否会升起一样,因为人们相信太阳。
来宝出门没几天,西门庆就收到通知,说有人送过来些公文,有些事需要当面说,己经通知他和夏提刑了。
一听这话,西门庆便立马就去见这人。
来的人把要交代的事情说完之后,问西门庆和夏提刑,办这种事情大约需要多久?
按照正常情况下,必然是根据当前情况,进行一个评估,好按计划执行。
当然讲过很多次,社会之所以是社会,就在于它不按照常理出牌。
夏提刑听了之后,说了一段话:
这种事情需要多久需要视具体情况,和团队及领导讨论商量决定,我们一定会尽快尽早的办。
站在旁观者角度看,这句话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等于没说。
但也正因为是正确的废话,才显得有水平:
第一,你问我多久,等于让我做决定,我不做决定,说和团队及领导商量决定,把气球踢过去。
第二,不给你确定时间,用模糊的词语来应付。
不然给了具体时间,到时候没完成,别人拿这个说事儿怎么办?
正确的废话,虽然是废话,但也正确,起码不犯错。
这人觉得问下去也没啥意思,也不再问。
于是这事情的处理结果,就是先放着,想起来了再慢悠悠处理。
再说潘金莲这头,一开始是很想让西门庆过来,但这段时间突然不提这事了,不再惦记西门庆了,因为她又有了下一个目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