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资本的力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资本的力量

 

夏提刑的命令传到清河县的日期是元宵节的前一天。

按照惯例,只要是吃大锅饭的单位,这个节点很多人都己经请假,就算是不请假,也没几个人有心思办公。

就算有啥事,基本都是节后再说。

所以这个命令传过来,大家只是看了一眼,也没当回事。

然而苗青做贼心虚,花钱买通了里面的一个人,就是有啥逮捕的消息通知提前通知下,于是苗青就得到了逮捕他的消息。

这可把苗青着急坏了,急忙跑去找一个叫乐三的人,这俩人经常在一起做生意,苗青觉得乐三应该有办法。

这乐三想了想,出了个主意,说他媳妇和王六儿经常走动,王六儿又是西门庆的情人,所以可以先找王六儿,看看有啥办法。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虽然西门庆和王六儿偷偷摸摸的,但大家基本都知道了这事儿,虽然不说,也都心知肚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从另一方面看,苗青在扬州,西门庆在清河,俩人八竿子打不着,但就通过中间几个人就联系上了,也从侧面验证了六度理论的正确性。

所谓六度理论,也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找到你想找的人。

苗青觉得也只能这样试试了,于是就送上钱,等着乐三媳妇那头的消息。

王六儿就找个机会跟西门庆说了这事,西门庆一听,就问苗青给了她多少钱?

王六儿: 五十两银子,外加几件衣服。

西门庆: 你觉得这人命关天的事,就想这么算了?

王六儿: 那你的意思是不行?

西门庆: 根据目前情况看,苗青应该有两千两赃款,数额不小,性质极其恶劣!

王六儿: 那我告诉他,这事儿办不了?

西门庆: 不!得加钱!

王六儿: 加到多少?

西门庆: 两千两!你去转告苗青,如果可以就来见我,如果不行,那就自求多福吧。

于是王六儿就又把这话传给苗青。

苗青听了这话也是十分纠结,因为两千两确实不是小数,或者说是一笔巨款,一下子没了是有点心疼,但要是不给,自己又是特大抢劫杀人案的从犯,明摆着是死罪,现在好不容易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必然得试试。

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要真是判了死刑,那可是一分钱也跟自己无关了。

于是苗青去找了西门庆。

西门庆开门见山,说现在刚过完元宵节,人都还没进去状态,现在给你两天时间把钱送过来。

苗青也早有准备,首接送了西门庆一千两,说自己剩下一千两都买成了货物,不知道大官人是要钱还是要货?

西门庆很干脆: 要钱!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千两钱和一千两货物有啥区别呢?为什么西门庆只要钱呢?

其实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西门庆也是商人出身,知道货物和钱是两回事。

第一,钱就是钱,而且还是硬通货,不容易稀释,而货物这东西受环境影响,不好保存。

第二,货物的价格不定,尤其是苗青这种急着脱手的,货物就会贱卖,市场价可能会低很多,根本值不了这么多钱,这算下来是亏的。

第三,一千两银子再去采购货物,按照批发价,或者遇到急着出手的,能买出更多的货物。

第西,自己又不缺货物,而且苗青这么多货物送过来,自己还得去换成钱,不但等同于销赃,而且还给自己添麻烦。

所以首接要钱,干净利索,简单粗暴。

到了第二天晚上,苗青又送了一千两过去。

西门庆收了钱,写了个批文,让苗青拿着批文,先离开清河县避避风头,自己则拿出五百两银子,去找了夏提刑,说苗青压根不在清河县,而且这种事情也比较麻烦,不如先结案?

夏提刑收了钱,说既然这样,也没啥线索,那就先这样吧。

于是这件案子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就给这个案子定性,说这两个水盗见财起意,谋杀了苗员外和苗青,打晕安童,现在人证物证都在,两个水盗死刑,等待上级批示,同时将赃款退还安童,并问安童是否有异议?

安通听了也觉得合情合理,接受这个判决。

于是苗青就这么逃之夭夭了。

书中说到这里的时候,提到一句话: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有个流行的经典的对话是这样:

“有钱就了不起啊?”

“对,没错,有钱有时候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本来都绝望的苗青,硬是通过两千两银子,逃之夭夭。

也不得不感叹资本的力量就是强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苗青不去争取一下,坐以待毙,那么很可能就真的被绳之以法。

所以从正能量角度说,只要有一丝丝希望,都要抓住,没准就柳暗花明。

当然苗青没有放弃希望,安童也同样没有放弃。

安通本来觉得这件事情也算公平合理,但是回过头看,越想越不合理:

第一,两个水盗自己都承认杀人越货,也就意味着自己都放弃抵抗,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必要说谎,为何还要扯上苗青,非要说苗青还在清河?

第二,如果水盗非要再拉上苗青,对苗青栽赃陷害的话,如果苗青己经死了,那么栽赃死人意义何在?如果苗青真的跟他们一伙,那么现在苗青在哪里?

不管怎么说,安童都觉得这个案子没这么简单。

安童想起来当初苗员外说要去东京一个亲戚那里,这人姓黄,官职是通判,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于是安童就又跑到东京,找到了黄通判,说了这事儿。

黄通判听了这事儿,当即表示这事情一定要追查到底,当即就修书一封,并给安童写了一封状纸和盘缠,让安童带着这封状纸,重新回到山东找一个姓曾的御史。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