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娘提出的让道观给西门庆办了事,然后再给钱,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一来道观怎么说也是劳动报酬,二来虽然西门庆有钱,但花钱总是支出,既然支出,那就花在必要的事情上。
也有人把这种行为叫破喜财,同样破财,那就把财花在有意义,让自己高兴的事上,自己也开心,还又能破财消灾,一举两得。
当然一听西门庆让官哥和道士结缘,可把道士给忙坏了。
一切流程按照最隆重,最高规格去办。
因为道士们都知道,只要西门庆开心,钱自然就是大大的。
虽然这些道士们都六根清净,说钱乃身外之物,钱不是万能的,但是他们更明白一个道理: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而且谁给的钱多,对谁的服务就好。
收完钱后,再对外宣称众生平等。
于是口号照喊,钱照收。
西门庆正是一个追求正向反馈的人,原则就是:
不讨好任何冷漠,也不辜负任何热情。
这个仪式搞得很好,不仅给官哥结了缘,还有了法名,西门庆自然很开心,赏钱也是大大的,同时广发请帖,宴请送礼的,让吴月娘招呼,自己则继续在道观走流程。
等到宾客来的时候,道观又让人给西门庆府上送上礼物,大致就是一些道观的衣服和纺织品之类。
吴月娘拿了一件一看,做工精良,图案简单大气,不由称赞。
结果这时候,潘金莲来了一句:
这道观里面都是道士,居然能做出这么好的纺织品,不会是有尼姑混进去吧?不然一群大老爷们怎么手这么巧呢?
这话一出,来赴宴的尼姑代表顿时不乐意了,说道士能自由出入,就不能买?就不能找人定做?你说东西好可以,但扯上我们干啥?
尼姑这话其实很有道理,你觉得谁好可以,但不要扯上别人,说别人不好。
潘金莲一听,说尼姑庵和道观离得近,自然也是最方便了。
吴月娘一听,这都什么话,连忙制止潘金莲,带着大家继续看道观送来的东西。
看到官哥的名字是吴开头,叫吴应元,潘金莲又开始问了:
官哥是大官人的孩子,不应该姓西门吗?怎么姓吴?
有人解释说因为官哥的仪式是资历最深的吴道士给办的,按照道观规律,就是姓吴。
过了一会,潘金莲又看到一个帖子,上面写着西门庆,吴月娘,李瓶儿三个人的名字。
这很容易理解,前两个是家里的老大,后面是官哥的生母,所以写上很正常,但潘金莲又开始问了:
为啥这上面只有两个女的名字啊?难道我们都不算吗?
其实这话很有意思,无形中把人分成了两队,一是写名字的,一是没写名字的。
吴月娘说纸就这么小,名字一个一个写太占地方,就选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写上了。
正说着,吴月娘拿出一件道袍,让人通知李瓶儿把官哥抱过来,给官哥穿。
官哥一穿,大小正好,是有小道士模样,大家纷纷夸赞,说简首就像个小道士。
这时候潘金莲又来了一句:
什么小道士,我看就像个小太乙。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看,潘金莲说像太乙也没啥,因为太乙真人也是道家,但这里潘金莲用了个谐音,太乙等于太医。
而蒋竹山以前的角色,就是被称呼为太医,所以小太医暗示着这就是蒋竹山的孩子。
潘金莲这么说,是因为潘金莲很纳闷一件事,为什么六个人,就李瓶儿怀孕了,其他人都没怀孕?
而李瓶儿以前跟了蒋竹山,之后才来的西门庆这里,会不会就是蒋竹山的孩子呢?
因此潘金莲在这个时候用了个谐音,好暗暗讽刺一波。
但别人听不出来,但吴月娘却能听得出来,赶紧打断潘金莲,说行了行了,你先回去忙吧,一会带你看戏。
匆匆忙忙把潘金莲打发走了,对于潘金莲这种通过找茬刷存在感的人,最好是及时制止下一步行动,否则指不定出啥幺蛾子。
潘金莲回去后,想着西门庆快快回来了,就在屋子里等,结果等到天黑,也没等到西门庆,反而是陈敬济来了。
潘金莲就问西门庆呢?
陈敬济说还没忙完,自己过来通知下。
陈敬济刚走,吴月娘就让请潘金莲和女眷过去看戏。
潘金莲自然不感兴趣,本来看到官哥就不爽,加上也没等到西门庆,更加觉得无趣,就说自己不太舒服,先回去了。
李瓶儿说孩子困了,自己得回去,于是也离开。
只有西门大姐说自己不想看了,不如回去,说完扬长而去。
其实三个人说白了就是感觉没意思,但前两个人找了个借口,西门大姐地位不同,自然首接了当说了实话。
从这也可以看出,相对来说,不是没人说实话,而是地位不够。
剩下的孟玉楼几个一看吴月娘兴致挺高,加上一连走了三个人,虽然也觉得没意思,但也不好意思走了。
老大还在这里兴致勃勃,走几个无所谓,但你们这帮人全都跑了,老大岂不是显得很没面子,因此哪怕无趣,也得陪着。
所以,当不喜欢一件事的时候,跑路一定要趁早,一来顺其自然,二来别人也不以为意,不然到后面跑了尴尬,不跑难受,还不如早点跑。
有句话叫喜欢是藏不住的,同理,人喜欢也藏不住,而且比不喜欢更难隐藏,藏一时可以,但时间一长,就会表现出来。
果然没多久,这些听戏人就昏昏欲睡。
吴月娘一看,得,人都睡着了,还是散了吧,于是就让这些人先回去。
而吴月娘此时依然精神抖擞,等这些人都回去后,又去一个叫王姑子的尼姑那里,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办。
所谓三姑六婆,出门见多识广,白天见到吴月娘就给吴月娘讲了一些奇闻异事,吴月娘听的是津津有味,现在见时间还早,想着王姑子还没睡觉就去了王姑子那里。
王姑子果然还没睡觉,见吴月娘来了,就让吴月娘上坐,并问吴月娘过来有何贵干。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