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二见风头过去,又去找王六儿。
和以往不同,王六儿这次却十分五讲西美,对韩二是一顿批评,充满了正义感。
韩二纳闷了,这才几天不到,王六儿怎么就变了个人了呢?
道理也很简单,虽然之前推理西门庆是脑袋大,脖子粗,但按照那时候的审美,西门庆也算美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正在和美男子搞,自然瞧不上普通人。
但这只是其一。
和冯妈一样,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原则并不悲催,悲催的是没卖出个好价钱。
这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同样是偷情,西门庆一出手就是金银珠宝,而韩二还是游手好闲,而且己经有西门庆可选,又何必选择韩二呢?
更何况当初因为韩二,还惹出了小麻烦。
既不能趋利,也不能避害,为啥要选?
但西门庆就不一样了,不仅能得到好处,比如又是送钱,又是买丫头的,而且还能避害,怎么说西门庆也是当地的黑社会大哥。
既能趋利,还能避害,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这个考虑,王六儿对韩二态度就是不一样,把韩二赶了出去。
韩二被赶出去,自然心里不爽,边走边骂骂咧咧的,正骂着,突然看到一个人过来了。
仔细一看,正是西门庆。
之后,韩二就看着西门庆进了王六儿的屋子,然后俩人关上了门。
这下韩二明白了,原来王六儿是傍上大款了,怪不得对自己爱理不睬。
紧接着,韩二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西门庆是当地黑社会大哥,现在跟王六儿搞在一起,不管俩人怎么样,自己最好不要再找王六儿。
至于为什么,韩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反应。
事实上,如果对一件事情拿捏不准,第一反应的正确率相对还高。
因为从风水上来说,有个概念叫“气场”。
第一感觉好的,就是气场相符,第一感觉不好的,就是气场不和。
非要推理的话,第一感觉往往是自己下意识的条件反射,或者根据以往经验,快速做出的一种判断。
就等同于从经验库中,下意识的筛选出一条相同或者类似的处理办法,大概率是准的。
韩二虽然再不去王六儿那里,但是还有一个韩道国,而且还是王六儿的原配。
虽然韩道国现在不在,但人终究是要回来的。
果不其然,没多久,韩道国就回来了。
韩道国回来后,先是见了西门庆,说翟管家见了韩爱姐,特别喜欢,给韩爱姐丰厚的待遇,而且还赏了韩道国一行人一大笔钱。
西门庆听了这话,这松了一口气,毕竟也是一件大事,而且是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的大事。
当然也打赏了韩道国一笔钱,一方面是韩道国的辛苦费,另一方面因为和王六儿偷情,所以也给了一些补偿。
韩二兴高采烈的回到家中,到了家里一看,居然还多了一个丫头,就十分纳闷,问王六儿是怎么回事?
王六儿说自从韩道国和韩爱姐去东京后,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西门大官人于心不忍,就买了个丫头,过来帮忙干活,同时也有人做个伴。
一听这话,韩道国就觉得不对劲了。
虽然说大官人给自己补偿是应该的,但又是送钱,又是买丫头的,补偿的就有点过头了。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里面的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于是韩道国就准备问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不等韩道国问,王六儿先问韩道国这段时间如何,女儿去了东京如何,翟管家那头怎么说等等。
等韩道国一一说完后,王六儿冒出一句话:
你们的日子倒是舒服,我却付出了许多。
紧接着,就做了一件很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把这段时间和西门庆的事儿也一五一十说给了韩道国。
这下韩道国明白了,难怪西门庆又是给钱,又是买丫头的,原来是这层原因。
不过韩道国也同样做了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说如果西门庆再来,问我知道这事儿不知道,你就说不知道。
翻译过来:我对这事儿没意见,不但没意见,而且还要配合他。
因为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韩道国要是知道了,那就不叫偷了。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韩道国和王六儿也真是一对儿。
一个敢说,一个敢支持,坦诚相待,真是一对儿。
听了韩道国的话,王六儿说西门大官人觉得来这里不方便,还要在他家附近买个地方,让我过去呢。
韩道国: 支持,支持。
按理说,这件事情并不是光彩的事,为什么韩道国还要支持呢?
答案还是那句话,出卖自己的灵魂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卖出个好价钱。
冯妈也好,王六儿也好,韩道国也好,也都默认那个时代产生的一句话: 笑贫不笑娼。
北宋十分有钱,越是有钱,道德的约束力就越小,钱的吸引力就越大,只要给钱,都好说。
王六儿和韩道国协商一致后,和西门庆勾搭也就自然而然了。
西门庆经常去王六儿那里,潘金莲却第一个坐不住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