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妈刚收了西门庆的钱,西门庆就提出需要冯妈帮忙。
这就叫先给钱,再服务。
冯妈: 大官人您需要我帮什么?
西门庆: 想让你帮我问个话。
冯妈: 问话?问谁?问什么?
西门庆: 你就问问王六儿,最近因为我的原因,她家里俩人都不在,看看我是否能去去她家慰问下。
这个问法就很有意思了,先是摆明事实,然后顺带问能否慰问下,从公事入手,转到私事,顺其自然。
冯妈一听西门庆这话,心里也开始琢磨了:
家里就王六儿一个,你大官人去慰问,王六儿比较,大官人也是风流,这俩人在一起,不就是典型的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吗?这是明摆着让我去给他们偷情探路呢啊。
但是既然答应帮忙,且西门庆也没明说,只是说慰问下,而且说是先问问,提的要求也不算过分,就一口答应了。
当然,西门庆又补充了一句: 事成之后,另有感谢哦。
潜台词就是: 事情办不成,可啥都没了。
冯妈毕竟也是阅历丰富,等西门庆走后,就去了王六儿那里,见到王六儿,俩人就先拉起了家常。
冯妈: 六儿啊,当初是我推荐你家爱姐的,现在爱姐和她爹都去了东京,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挺可怜的,我来看看你,最近过得如何啊?
同样是先从公事入手,摆事实,然后转折到其他上面。
王六儿: 唉,自从他俩去东京后,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了,冷冷清清的,而且我也经常想女儿,跑那么远,想见也见不着,常常独自一人流泪到天亮,呜呜呜……
冯妈: 其实吧,做人也不能太悲观,爱姐是去翟管家那里,翟管家也是太师府红人,所以在吃穿用度上自然没问题,如果俩人再生个一儿半女,地位自然更加尊贵,你们也能跟着享福呢。
王六儿: 你说的都是以后的事儿,能不能实现还另一说,眼下的问题就是我现在很寂寞孤单冷。
冯妈: 那你一个人住着怕不怕啊?
王六儿: 当然害怕啊,之前骚扰我的小混混还惦记着我,没准哪天就过来报复我了,要不,你搬过来一起住吧?
冯妈: 我这一把年纪了,小混混过来也打不过他们,要不我给你找个年轻力壮的?
王六儿: 也可以啊。
冯妈: 你看西门大官人如何?
听了这话,王六儿没说话。
王六儿也知道,自己一个人在家,西门庆过来意味着什么。
王六儿不是老实本分之人,但首接答应,显得自己很轻浮,也问道:
大官人无缘无故来做什么?
王六儿的提问方法也很有意思,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而是首接问目的。
冯妈:怎么能无缘无故呢?这不是把爱姐送走后,大官人听说你整天哭哭啼啼的,心中觉得过意不去,想来慰问慰问吗?
王六儿: 大官人日理万机,既然肯赏脸,我自然是欢迎的。
冯妈听了这话,觉得有戏,俩人又说点其他,回去后就把这事儿告诉了西门庆。
西门庆一听王六儿没拒绝,第二天就让人买点酒菜先送到王六儿那里,自己随后就到。
西门庆见到王六儿,先是说了跟冯妈一样的套话,从公事说起,然后又送上一些礼物,最后又邀请王六儿一起吃肉喝酒。
这也符合西门庆的一贯套路:
探路,送礼,吃饭。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简单的烹饪,西门庆的办事风格就这么简单粗暴。
烹饪高端食材前提是能找到食材,西门庆办事的前提就是先探路。
对于生意人西门庆来说,一向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准备是留给有机会的人的,就算钱再多,就算自己吃喝玩乐,赔本生意也绝对不干。
不管是放贷还是偷情,都是先锁定目标,觉得有希望了再出手。
第二,优先支付自己原则。偷情也好,吃喝玩乐也好,只要有希望,就一定先满足自己的愿望,然后再去考虑其他。
通俗点说,就是反正都是花钱,那就先给自己花钱,自己先享受优质生活再说。
也只有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才去考虑投资或者泡妞。
不然自己都睡不好,还怎么睡别人?
对于王六儿,西门庆也不例外。
所谓饱暖思,俩人吃饱喝足后,就慢慢的开始靠近,然后越靠越近,最后就这样搞在了一起。
完事之后,西门庆照例打赏了冯妈一两银子,让冯妈下次继续帮忙。
冯妈得到一笔外快,对西门庆的事儿就格外操心,每次西门庆找王六儿之前,自己就先买好酒菜,准备好一番,等着西门庆过去。
事成之后,自然又能得一两银子。
看起来很顺其自然,但如果站在第三方视角看的话,就会发现冯妈这个行为十分奇怪:
本来偷情违背公序良俗,作为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公民,就算不抵制,也不会提倡。
冯妈不仅提倡,还主动帮助别人偷情,这就很奇怪了。
而冯妈的动机,就是有钱拿。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原则并不悲催,悲催的是没卖出好价钱。
这个结论对王六儿来说,也同样适用。
话说韩道国的弟弟,也就是王六儿的小叔子叫韩二,当初和王六儿通奸被小混混破门而入,抓个正着,虽然后来通过韩道国应伯爵等人的操作,这事不了了之,但也算虚惊一场,一段时间不敢出来。
等风头过去后,韩二又想到了王六儿,又上王六儿那里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