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钱是越捎越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钱是越捎越少

 

韩道国边走边问什么情况。

原来韩道国的情况和武大郎有点像,本身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但是媳妇王六儿却有几分姿色。

而且王六儿也时不时的在门口勾搭一些浪荡子弟,和他们嬉笑怒骂。

韩道国一开始也提醒王六儿不要这样,但是每次王六儿都会回怼一句:

嫁给你这样没出息的人,我还没说啥,你还管我不成?

于是韩道国便不再说啥。

由此可见,一个男的如果没什么大的作为,找个漂亮的媳妇,有一定的概率出问题。

上一个例子,就是武大郎和潘金莲。

当然王六儿虽然勾搭浪荡子弟,但当浪荡子弟真的对她有意思时候,王六儿却义正言辞的训斥他们,一副贞洁烈女的形象。

时间一长,这帮小混混就反应过来了,合着你只是喜欢看我们被勾搭然后训斥我们这种感觉啊?

这不就是典型的又想当,还又想立牌坊嘛。

不过这帮小混混也有新的发现,这个王六儿勾搭他的小叔子,韩道国的弟弟,而且俩人还经常在一起关上门偷情。

于是这帮小混混一合计,你不是说自己是贞洁烈女吗?我们给你来个捉奸在床,看你怎么说!

所谓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帮小混混就抓住一个时机,趁着俩人偷情时候,破门而入,将一丝不挂的两人捉奸在床,而且要送官府。

附近邻居知道这事儿,赶紧通知韩道国。

韩道国一听发生这事儿,心里也着急了,毕竟吹牛归吹牛,可自己也是要脸的。

要是这事儿传出去了,自己脸往哪里搁?

当然韩道国前面说自己和西门庆关系多好,但遇到这事,还真不敢去找西门庆,想了半天,想到了应伯爵,因为是应伯爵当初把他推荐给西门庆的。

所以就想通过应伯爵,间接的去找西门庆。

于是给应伯爵送上钱财,说了情况,让西门庆看看咋办。

应伯爵收了钱财,说自己只能试试,于是拿出了一部分钱财给西门庆,说让西门庆把这事儿了结下。

西门庆一听,小事,小事。

于是又去找李县令,说先把人放了,然后把这些浪荡子弟叫过来,以提刑官的身份进行问话。

这几个浪荡子弟被带过去,西门庆就问这要告谁啊?

回答是告王六儿叔嫂通奸。

西门庆又问有没有证据啊?

回答是有啊,我们都捉奸在床了。

西门庆又问,人家门都锁了,你们怎么捉奸呢?

回答是我们破门而入抓的。

西门庆接着问,破门而入,那不就是把人家的门强行拆了吗?

回答说是啊。

西门庆: 咳咳,那么问题来了,你们破门而入,先是私闯民宅,又是破坏他人财物,至于你们说的捉奸,你们人多,是不是诬陷也不知道,所以还是先关起来,然后再慢慢问吧。

这几个人当时就傻眼了,明明自己告状,怎么到头来被告被放了,自己被关起来了?

很快,这些人也反应了过来,肯定是韩道国从中间活动,给西门庆好处了。

既然他能给,我们也能给,于是写信给家人,让家人凑了钱去找西门庆。

西门庆一听,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也不差钱,而是自己公正执法,不拿群众一分一线,你们找别人吧。

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当初收了应伯爵的钱,现在又说公正执法,这不就前后矛盾吗?

其实这就是一个顺序问题,如果西门庆首接答应,那就是吃完原告吃被告,难免让人不齿。

西门庆为了维持自己不吃两头的形象,就只能造成谁后送钱谁吃亏。

当然这不代表不办,而是不能这么首接收钱办事。

果然,这些小混混家找来找去,又拿了西十两银子去找应伯爵。

应伯爵也有同样的想法,我要是再出面,那不也成了吃完原告吃被告吗?

所以这事我不能首接出面。

于是先收了钱,说自己只能试一试。

于是拿出了五两银子,去找西门庆身边一个叫书童的小伙计,说了要西门庆放人的事,事成后再给五两。

书童拿到五两后,一琢磨,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些鸡鸭鱼肉,饮料水果,却找李瓶儿说这事儿,让李瓶儿跟西门庆说说。

西门庆本来就有放人的意图,只不过刚抓走又放人挺尴尬,现在有了李瓶儿这么一说,回去就把人放了。

应伯爵听说放人后,又给了书童五两银子。

书童又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些吃的喝的,去答谢李瓶儿,并顺带叫上其他小伙伴一起吃。

应伯爵收了西十两银子,给了书童十两,自己留了三十两。

书童收了十两,只花了二两,自己留了八两。

这就是典型的钱越传越少。

毕竟中间商要赚差价。

此时有个叫平安的小伙计在门口值班,书童也没留意到,就没叫他。

然而书童没觉得,这个平安心里却不爽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