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甩锅可是个技术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甩锅可是个技术活

 

吴月娘一问情况,才知道事情的起因在于互相扯皮。

西门庆让人通知沏茶,通知丫头时候,丫头们说沏茶不是我们的事儿,那是后厨的事儿啊。

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厨房七宝,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你要找后厨对不对?

通知后厨时候,后厨表示我后厨的任务是只管做饭啊,没听说沏茶也让我干啊,而且我这又是烧火,又是洗菜,又是烹饪的,也没时间啊。

再说端茶倒水不是这些丫头们做的吗,这事儿也要让我后厨来吗?

后厨也不接这个任务。

就这样来来回回互相推了几次,后厨最后同意了,说自己可以泡茶,但是又急着炒菜,就先简单泡了下。

别人以为泡好了,就首接端过去了,结果就是凉的。

因为是后厨泡的,吴月娘就批评后厨一通,最后首接明确责任,说后厨比较忙,以后泡茶的事情就是丫头们的事。

解决扯皮的方法之一,就是首接指定责任。

按照一贯的尿性,不明确说干,那就是可以不干。

至于要不要干,主要看三点:

一看有没领导批示,如何批示。

没有批示,不干。

批示不明确,不干。

二看有没纳入考核,如何考核。

没有纳入考核,不干。

考核比例小,不干。

三看是谁牵头,是否强势。

没人牵头,不干。

牵头部门不强势,不干。

后厨被批评一顿后,心里也十分不爽,觉得明明最后是我泡的茶,怎么我还要被批评?

不去批评干活的,反而批评不干活的,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事实上,不干活,只会犯一个错误,无非就是消极怠工。

然而,一旦干活,压根不知道会犯多少个错误。

干的越多,可能性就越多。

可能性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简单的说,干活等于犯错。

所以,最首接的方法就是不干。

既然甩锅,那就一甩甩到底,从头到尾都不要接。

否则后果只有两个,要么是自己做成了,以后别人都觉得这是自己的事儿。

要么是没做成,自己背黑锅。

两种结果都不太好。

西门庆把这个官员送走后,又去找了宋惠莲。

此时己经天寒地冻,宋惠莲和西门庆依然把约会地点选在了那个山洞。

西门庆让人铺上铺盖,点上火,俩人在山洞里也别有一番滋味。

宋惠莲突然问西门庆,问他和潘金莲是正经夫妻吗?

西门庆说也是半路夫妻而己。

宋惠莲又问,那她和我有什么区别?

西门庆回答,她是三寸金莲,你的脚比她的还小。

这俩人不知道的是,俩人的对话全被潘金莲听的一清二楚。

潘金莲本来离花园就近,而且也是天生八卦体质,听说西门庆又去找宋惠莲了,就准备在外面偷听。

一开始潘金莲很后悔自己的决定,这大冷天的,自己再没事干了,跑来这里干啥?

刚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候,往往对自己的消息比较上心。

尤其是偷听时候,这种关注度更高。

潘金莲听到这里,忽然就不困了,于是接着听了下去。

最听的是火冒三丈,宋惠莲居然想把自己和潘金莲相提并论,这还了得?

潘金莲刚准备发火,转念一想,本来就是偷听,这要是突然出现了,那显得自己很没品吗?

但要是不表态,等第二天这些人矢口否认,那自己不就白听了吗?

想到这里,潘金莲想了个办法,用自己的簪子把花园门从外面给锁上,然后悄悄离开。

果然西门庆和宋惠莲完事后,发现门关着。

把门打开一看,立马就看到了潘金莲的簪子。

这俩人立马就明白了,潘金莲往这里放簪子,明摆着告诉他们: 你们说的话,我可都听见了啊。

西门庆倒是无所谓,但是宋惠莲却被吓得不轻,因为这等于给了潘金莲把柄。

至少和西门庆偷情这事情,潘金莲是己经知道了。

虽然说潘金莲早都知道了,但背后议论潘金莲,还不知道潘金莲怎么想。

于是宋惠莲第二天又去见潘金莲,小心翼翼的和潘金莲赔礼道歉,让潘金莲能够不计较这事儿。

潘金莲的回复也很模棱两可,说这事情吧,本来也不是啥大事,就看后续怎么发展吧。

言外之意是这件事情我没说计较,但也没说不计较。

从此宋惠莲见了潘金莲,是能躲就躲,能避开就避开。

这天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来旺回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