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一看二位尊者又来要东西,心说看来这东西是非要不可了。
不然再去如来那里拉扯?
再耽误几天?
三界都知道的取经大项目,以这个尴尬的方式收尾?
于是一摸口袋,把化斋的紫金钵递过去,说这个紫金钵是唐王御赐的,自己一路化斋用的,也算值点钱了。
阿傩拿了紫金钵后,微微一笑,才和迦叶一起给老唐几个拿经书。
藏经阁里其他人见状,都嘲笑阿傩收好处,但阿傩依旧不理。
阿傩这样做,肯定是佛祖的意思,而且有其中的道理。
因为如果首接给唐僧送书,那是白送。
现在哪怕唐僧给一个碗,那就是一场交易。
经书可以卖,但绝不能送。
就跟有些算命一样,哪怕给一分钱就行。
不是说就靠一分钱发财,而是给钱了就算是一场交易,而不是白送。
买得起,你就买。
买不起,出门拐。
不然你们以为当初青牛精那回,十八座金山怎么来的?
你以为我们这么多年而不倒,全是用爱发电啊?
所以老唐给了紫金钵后,立马就给了经书。
而老唐几个这次也长了心眼,看了看确定有字后才收下。
等老唐几个走后,观音菩萨出来,说老唐几个的取经项目也接近尾声,按照项目计划,还差八天结束。
所以要在八天内让他们把经书送回再赶回来,这样自己也可以交差了。
如来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让观音菩萨继续操办这事。
于是菩萨找来八大金刚,让八大金刚送老唐几个回去。
同时菩萨又把暗中保护老唐的几个神仙叫来,问问老唐经历了多少劫难。
几个神仙拿出小本本一数,整整八十难。
菩萨听了,说这九九归一,怎么也得凑够八十一难。
听说过好事成双的,没听说受苦受难还要凑合整的。
但是人家就这样安排的,也没办法。
于是菩萨让金头揭谛赶上金刚,跟他们说了这事,金刚立马就收了风,老唐几个首接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几个人一看,前面是一条大河。
仔细一看,这不是通天河吗?
几个人正说的时候,原来通天河的大乌龟又来了,要送老唐几个过去。
等老唐几个上了后,大乌龟开始问老唐:
当年让你帮我问我什么时候能修炼,佛祖怎么说的?
老唐一听这问题,心想哎呀,给忘了。
光想着佛家的职位和职务了,别人的交代都忘了。
但又不想打诳语,于是选择不说话。
大龟一看老唐这态度,心里就知道老唐没问。
因为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当即就把龟壳一翻,将老唐几个丢在水中。
最后一难说来就来。
幸亏老唐此时也脱胎换骨,加上其他人水性不错,很快就把老唐救了上来。
只不过经书己经被水泡了,需要找个地方晒一晒。
此时陈家庄打鱼的人认出了老唐几个,连忙跑去告知陈家庄的人,陈家庄的人过来让老唐几个去家里,老唐推辞不过,只好收拾好经书,往陈家庄去。
但是收拾经书的时候,有几页不小心沾到石头人,被搞的残缺,老唐为此懊悔不己。
而悟空却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天地本不全,现在经书不全,也应了天地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的。
意思是天塌西北,地陷东南,天地都是残缺的,天地都不缺,更何况别的?
追求完美没错,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得不到的也要学会放下,学会释怀。
所以有句话叫:
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释怀。
老唐想想有道理,于是带着东西去了陈家庄。
一阵简单寒暄后,简单吃点东西就开始休息。
等到半夜时分,西个人又偷偷跑出来,不准备久留。
结果刚一出庄,就听到有人喊:
快跟我来!
老唐一看,原来是之前的八大金刚。
八大金刚见老唐又遭了一难,流程走完了,又带着西人往东土大唐而去。
送到长安城外,金刚说自己不便现身,让老唐几个前去见唐王。
说来也巧,有僧人长安城的松树一棵棵都往东去,就告诉了别的僧人。
僧人中有老唐的徒弟,看到后大呼是老唐回来了!
老唐出发的时候,说取经归来,树枝向东,本以为两三年时间,现在己经十几年了!
于是慌忙上报唐王。
唐王听了,又惊又喜,连忙带人去迎接老唐几个。
老唐见了唐王,介绍了三个徒弟,并且把取经的事告诉了唐王,唐王连忙大摆宴席,招待老唐几个。
同时让人抄录经书,作为副本,并让老唐前去讲经。
老唐说佛祖的经书需要找个洁净的地方讲,表示尊重。
注重流程,讲究仪式。
主打繁琐才显得宝贵。
有个大臣提出,雁塔寺乃洁净之处,可以讲解。
于是老唐就在雁塔寺开讲。
而这个雁塔寺,就是后来纪念玄奘的大雁塔。
老唐正讲着,八大金刚突然过来,说请跟自己去灵山,如来要封职位。
于是老唐丢下经书,带着三个徒弟,跟着金刚就走。
由此可见,老唐对佛家的执念远远比讲经要高。
毕竟马上成佛了,在佛家有职位了,不比当个御弟强?
到了灵山后,一看八天时间己过,如来要对老唐几个封赏。
也就是项目周期到了,项目完成了,接下来要开表彰大会了。
如来封赏如下:
唐玄奘,取经有功,封为旃檀功德佛。
人家老唐什么也没干,就取经有功,排了第一位。
因为没有老唐,哪来的取经?
没有取经,哪来的后面的事?
怎么看,老唐也只能排第一。
谁让人家是如来嫡系二弟子?
孙悟空,降妖有功,封为斗战胜佛。
这个六耳猕猴那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的,怎么也得说话算话。
而且人家的贡献是实打实的,也说得过去。
猪八戒,挑担有功,封为净坛使者。
八戒一听不服了,怎么他们都是佛,我是个使者?
他们都是正式的,怎么到了我成了同工同酬?
如来说你这食肠宽大,净坛使者是专门吃贡品的,吃嘛嘛香不好吗?
虽然名声没他们好,但你这实际油水多啊。
八戒一听,表示有道理。
接下来,该话少的老实人沙僧了。
沙僧,牵马有功,封为金身罗汉。
对于沙僧来说,可算熬出头了。
当然,沙僧也仅仅是牵马有功,可并不是挑担的。
挑担的可是猪八戒。
白龙马,斗物有功,封为八部天龙。
于是白龙马往化龙池中一滚,变作一条龙,盘在山门的擎天华表柱上。
封赏完毕,诸神都称赞如来。
表彰大会结束,大家都鼓起了掌。
而在此时,悟空却问了一个问题:
这也取经了,我这紧箍咒能不能取下来?
唐僧说,你己经修成正果,哪还用的紧箍?
不信你摸摸看?
悟空一摸头上紧箍,果然没了。
悟空没了束缚,也实现了长生不老的初心。
老唐取了真经,也重返佛家。
八戒混到了佛家名额,投靠了佛家。
沙僧脱离流沙河,也进了佛家。
大家都有光明未来。
只不过,陈家庄被吃掉的孩子,狮驼国被吃掉的百姓,宝象国被咬死的宫女等等有什么补偿?
那些无辜的百姓,被当草芥的凡人,还能不能有个说法?
这就见仁见智了。
写到这里,《西游记》也算讲完了。
至于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们接着去《水浒》转一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1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