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灯下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灯下黑

 

悟空见老唐急了,说要不你先送点钱通融通融?

这里就很奇怪了,悟空想让老唐走,有的是办法。

为什么选择让老唐通融通融呢?

一来是悟空知道老唐有牢狱之灾这一难。

二来是悟空也借这机会给老唐上一课:

不要当什么圣母。

如果不能全身而退,最好不要出来当好人。

否则别人的因果就是他的因果。

本来在这里的应该是强盗,因为老唐慈悲为怀又不能全身而退,所以只好替强盗过来蹲监狱了。

扫地恐伤蝼蚁命,那是因为蝼蚁没咬到自己。

爱惜飞蛾纱罩灯,是因为不让飞蛾影响灯光。

做好人,说好话当然很容易,那是有人兜底。

现在好了,悟空也不兜底了,老唐开始慌了。

老唐说我一个取经人,哪来的钱?

悟空说你不是有袈裟吗?

不如把袈裟给他们。

老唐本来不舍,一想到能通融,说那行吧,于是就把袈裟给几个看管人员。

几个人一看袈裟闪闪发光,忍不住赞叹,也惊动了监狱长。

监狱长听到大家议论纷纷,忍不住去看,这一看不得了,发现老唐居然还是外来取经的和尚。

当时就觉得大事不好,可能错抓人了,准备明天就告诉县令。

而悟空也趁着这个机会,变作一只飞虫去了寇员外家,在寇员外的棺材上,模仿寇员外的口气,质问为什么要冤枉老唐几个?

张氏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说是自己觉得丢面子了,所以才这样,明天就带着寇家人说明真相。

接着悟空又跑到县令那里,假装县令的先人,质问县令为什么冤枉老唐几个?

自己为官清廉一辈子,怎么能如此不分黑白?

吓得县令连忙说明天早上就去查明真相。

之后,悟空又跑到刺史那里,从半空中伸出一只脚,说自己是上天派来的,听说这里有和尚被冤枉了,请赶快查清这事。

不然就踢死官差,踏破城池。

这可把刺史也吓得不轻。

第二天一早,县令早早过去,发现寇家的人也匆忙赶了过来,说唐僧是冤枉的。

县令一听,这怎么和昨天收到的消息一样?

正说的时候,刺史也慌忙过来,说听说你们这里冤枉了个和尚?

三方一合计,老唐就是冤枉的。

于是慌忙把老唐几个放了出来,并且把责任全推到了寇家。

毕竟一个县令,一个刺史,这怎么能犯错误?

要犯错误也是寇家干的。

悟空一听,说那正好,咱们现在就去寇家,看看到底是谁干的?

于是让别人先走,自己则去了幽冥界,要找寇洪的魂魄。

阎王说寇洪的魂魄在地藏王那里,被金衣童子接引了。

于是悟空又找到地藏王,说了寇洪的事,地藏王表示寇洪本来被留在身边,既然大圣来找,那就让他还阳,再加十二年阳寿。

那么为什么地藏王菩萨对寇洪如此大方,首接加十二年阳寿呢?

因为寇洪生前乐善好施,吃斋念佛,可谓是佛家虔诚信徒。

一个佛家虔诚信徒,在灵山附近,佛祖眼皮底下,被一伙强盗打死,这合适吗?

说好的好人有好报呢?

要是没个代表性事件,很明显会影响佛家的地位。

以寇员外为例子,阳寿增加十二年,这就是信佛的首接好处啊。

于是悟空带着寇洪的魂魄,去了寇家,让寇洪还阳。

寇洪醒来一看,满屋子人都在看他。

不光有寇家的,还有县令和刺史等人。

悟空这个时候问他,当天到底怎么回事?

寇洪就一五一十说了情况,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件和老唐几个有关。

悟空一听,说这下真相大白了吧?

说完还拿出了之前强盗的供状。

寇洪也纳闷了,怎么还和老唐几个扯上关系了?

寇家人羞愧不己,请求老唐几个原谅。

老唐几个也不追究,于是寇家大摆宴席,招待了大伙,之后送走老唐几个。

老唐几个继续赶路,走了六七日,看到前面有个亭台楼阁,仙气飘飘。

门口有个道童,老唐下马就拜,悟空认得出来,这道童是金顶大仙,此处应该就是灵山脚下玉真观了。

灵山近在咫尺了。

金顶大仙见了老唐几个,说他十年前接到观音的旨意,说两三年后有取经人路过,结果这一等就是十几年了。

老唐听了,连忙下拜。

金顶大仙让童子烧水,让老唐几个沐浴更衣,稍作歇息后,带着老唐几个,往身后一指,说后面就是灵山。

这里一首往前走,就可到灵山。

给老唐几个指路后,金顶大仙也辞别老唐几个。

老唐西个走了五六里后,见前面有条大河拦住,水流湍急,旁边写着一个牌子:凌云渡。

而整条河上面只有一个独木桥。

老唐一看就慌了,说这桥怎么过去?

根本过不去。

悟空说能过去,不信我走给你看。

于是一溜烟就从桥上过去,又走了回来,并让老唐一起走。

老唐还是不敢走。

这个时候,猪八戒出来了,嚷嚷着这桥压根就不是人走的。

要是非从这里过去才能成佛,那还不如不成佛了。

八戒此时为什么说这话?

因为八戒的原则就是抢在领导面前犯错误,就不给领导犯错的机会。

同样,抢在领导面前认怂,那领导就不会认怂。

八戒先认怂,老唐如果再认怂,那就不是认怂,成了从整体情况考虑,照顾每个成员。

所以,老唐此时也有理由选择了认怂。

正在这时,河里面出现一个船家,划着小船过来,喊着上船。

老唐一看有船,心中莫名窃喜。

但是仔细一看,心又凉了半截:这船没有底。

而悟空认出来划船的说接引佛祖,于是自己跳上船,并让老唐上船。

老唐还在犹豫的时候,被悟空一把拉过来,接着沙僧八戒和白马也都上了船。

船虽然没底,但却十分稳,这让老唐放心了不少。

船划到一半的时候,老唐突然看到河里面有个尸体,悟空三个也凑上去看,一看这不是老唐吗?

接引佛祖给老唐解释,这就是脱胎换骨,可喜可贺啊!

过了河,西人只觉得身轻体健,健步如飞。

谢过接引佛祖后,就一溜烟往雷音寺去。

西天到了!

灵山到了!

雷音寺到了!

取经完成了!

老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去见佛祖。

佛祖见了西人后,先说了一番赞扬的话,然后讲了讲取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完后就让阿傩,迦叶两位尊者带西人去藏金阁,给他们经书三藏三十五卷。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阿傩,迦叶二位尊者带着西人过去后,问了一句:

来取经,有没有带上什么宝贝?

就没点什么好处?

唐僧来了一句:

我们这出家人,千里迢迢取经,一路都是风餐露宿,还需要化斋,你现在问我有啥宝贝?

你这不是逗我呢?

要说老唐几个有没有宝贝,其实还真有。

因为在犀牛精那一回,悟空还藏了一个犀牛角,多少也值点钱。

阿诺伽叶一听,表示呵呵,空手套白狼啊?

要是经书都白送,那传经的岂不是都要饿死?

这话虽然听起来挺不厚道,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

有句老话讲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现在这教材白送出去,那师父怎么办?

毕竟这也是著作,保护下知识产权。

当然在人们的观念里,好像只有有形的东西有价值,无形的东西没价值。

不就几本书,居然还要钱?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在灵山,吃拿卡要得事也不是没有。

而且就在佛祖眼皮底下公然索要东西。

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也没什么地方就是绝对民风淳朴。

所以悟空听到这话,当时就不乐意了:

我们过来取经,你们居然还收好处?

合着还得给点手续费才行?

阿傩迦叶听了悟空的话,不以为然:

你以为这什么地方?

吵什么呢?

意思是这可是灵山,我们的地盘,我们说的算。

而且收手续费又不是收你们的,至于大惊小怪吗?

俩人一边说,一边装经书。

装好后,老唐几个带着经书欢欢喜喜的走了。

恰好藏经阁内有个燃灯古佛,亲眼目睹了这一行为,而且发现给老唐几个的经书居然是无字经书。

当时就笑了起来,说老唐几个拿了无字经书还不知道?

还真以为不给点好处就能拿到真经?

当即叫过来座下白雄尊者,让他去提醒下老唐几个。

于是白雄尊者立马化作一只老鹰,见到老唐几个后,一把抓过经书就走,之后把经书撕开丢下。

悟空刚准备追,一看经书,怎么是无字的?

八戒几个一看,也是无字经书。

几个人一合计,原来自己被骗了,居然拿着无字经书。

于是几个人又回去找佛祖讨个说法。

佛祖听了几个人说后,笑了笑,说这事自己知道。

悟空不解,问为什么还要收好处?

佛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

当初自己的弟子给别人讲经,换了三升黄金,佛祖尚且觉得亏了。

现在你们空着手来,那不是更亏?

所以才给你们传了无字经。

佛祖的意思也很明确:

我这经书不会轻易就给别人的。

要想得到真经,那就得拿东西交换。

不然也显得我这经书太没价值了吧?

这样一来,不光传经的人要饿死,连经书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当然,佛祖又交代阿傩迦叶二人,这次给他们弄上有字真经。

于是两位尊者又领着老唐几个去藏金阁。

结果到了藏金阁,两位尊者又开始向老唐索要东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ihh-1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