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贫民窟总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铁锈味。阿米尔蜷缩在地下室的行军床上,听着头顶酒吧的重金属音乐逐渐消散,只剩下水管滴答的声响——这声音像极了故乡雨季时,漏雨的屋顶敲在铁皮桶上的节奏。他摸了摸枕头下那张刚到手的绿卡,塑料卡片的边角硌着掌心,却远不如想象中滚烫。
三个月前,当移民局官员念出“批准”两个字时,他几乎要瘫倒在大厅的水磨石地面上。可现在,这张卡片像块沉默的石头压在床头,反倒让他夜夜失眠。白天在中餐馆切洋葱时,刀刃划过砧板的频率会突然乱掉;晚上和女友萨拉散步经过中央公园,看着那些牵着手的老人,他总会没来由地问:“我们以后也会这样吗?”萨拉以为他在说情话,笑着点头,他却盯着湖面碎掉的月光,感觉自己像片没根的浮萍。
这天收工回来,地下室的灯泡又坏了。阿米尔摸黑翻找备用灯泡时,指尖触到个硬纸筒——是刚到美国时,从难民营带出来的唯一一件“私人物品”。他划亮火柴,橙红色的火苗里,卷在筒里的旧物渐渐显形:半块磨得发亮的铜制编织钩针,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母亲坐在葡萄架下的样子。她穿着靛蓝色的头巾,膝头摊着未完成的挂毯,阳光透过藤蔓在她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阿米尔记得那是1998年的夏天,他才十二岁,刚跟着母亲学编织的第三个月。母亲总说:“线要顺着纹路走,就像人要记得自己的来处。”那时他嫌这话老套,编到不耐烦就往挂毯上戳个歪歪扭扭的太阳,母亲也不骂,只是笑着把太阳改成朵向日葵。
火柴烧到了指尖,阿米尔猛地缩回手。黑暗里,他突然想起母亲教他的第一组花纹——“生命之树”,树根像迷宫般交错,枝叶却永远朝着天空。他摸索着找到钩针,又从垃圾桶里捡回几张被丢弃的彩色毛线头,那是白天餐馆后厨用来绑洋葱袋的,红的、黄的、紫的,褪了色,却带着点顽强的鲜亮。
地下室没有桌子,他就坐在床沿,借着窗外透进来的路灯微光,让钩针穿过毛线。第一针就扎在了指腹上,血珠滴在紫毛线团上,像颗突兀的桑葚。他想起母亲第一次教他时,也是这样扎破了手,母亲把他的手指含在嘴里,温热的唾液混着草药味,说:“疼了才记得牢。”
不知过了多久,当晨光爬上窗棂时,阿米尔低头看见膝头躺着片巴掌大的挂毯碎片:歪扭扭的树干上,几片叶子朝着不同的方向生长,其中一片叶子的纹路里,还藏着个小小的向日葵。他突然捂住脸,肩膀止不住地发抖——不是哭,是有种堵塞了太久的东西,终于顺着喉咙冒了出来。
从那天起,阿米尔的生活多了件事。中餐馆打烊后,别的工友聚在街角喝啤酒,他就揣着钩针和捡来的毛线,躲回地下室。有时是碎布头,有时是萨拉送他的新毛线,他都视若珍宝。起初手指不听使唤,编出的图案要么像被踩过的蛛网,要么像拧在一起的蛇,但他不肯停。有次切菜时走神,菜刀划开虎口,缝了五针,他裹着纱布照样编,血把蓝毛线染成了更深的靛色。
他开始想起更多故乡的细节:清真寺穹顶的几何纹路,集市上卖的波斯地毯边缘的流苏,甚至是战火蔓延前,邻居家女儿出嫁时,挂毯上绣着的“幸福之鸟”——那鸟有三只翅膀,母亲说一只是过去,一只是现在,一只是未来。他把这些记忆拆成线,再一针针织进新的挂毯里。
有天萨拉来访,看到满床的毛线和半成品,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是……你做的?”她拿起片绣着新月图案的挂毯,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阿米尔慌忙去抢,却被她按住。“别藏,”萨拉的声音很轻,“这上面有光。”
那天晚上,萨拉帮他把几件像样的挂毯缝上挂绳,变成可以挂在墙上的装饰品。“我知道东村有家小店,专门收这种有故事的东西。”她指着片融合了清真寺花纹和向日葵的挂毯,“这个,他们一定会喜欢。”
阿米尔抱着那几件挂毯,站在小店门口犹豫了西十分钟。玻璃门里亮着暖黄的灯,货架上摆着墨西哥的刺绣、印度的木雕,还有些他叫不出名字的异域手工艺品。最终是店主先看见了他,一个戴眼镜的胖女人推开玻璃门:“朋友,进来看看?”
当阿米尔把挂毯摊在柜台上时,胖女人的眼睛亮了。“这纹路……是波斯细密画的风格?”她指着那片“三只翅膀的鸟”,“但你加了向日葵?很有意思。”她没问他的来历,也没讨价还价,按每件二十到五十美元的价格,收走了五件挂毯。“下周再来,”她递过名片,“带更多来,最好讲讲这些图案的故事。”
走出小店时,阿米尔捏着口袋里的两百三十美元,手心全是汗。钱不多,甚至不够支付地下室半个月的租金,但他站在初秋的阳光里,第一次觉得脚下的路有了点温度。他抬头望向天空,云朵飘过的形状,像极了母亲挂毯上那棵永远向上生长的生命之树。
回到地下室,他找出那张母亲的照片,放在刚完成的挂毯旁。钩针在指间转动,这次他要编一片新的图案:葡萄藤缠绕着摩天大楼,藤蔓上结满了两种颜色的果实——一边是故乡的椰枣,一边是纽约的苹果。线在他手中游走,过去与现在,终于在针脚里找到了交汇的地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c0eh-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