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靴子的雪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章 一靴子的雪水

 

“真的,香草婶子,张卫生员治病可快了!

给我家男人扎了几针,立马就不烧了,人也有精神了!”陈梅这时在旁边开口帮着张红旗解释。

遇到病人赶一块的时候,病人家属,都想着先给自己家看病。

他们从来不会想,病情轻重什么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时候,有经验或者说有操守的医生,都会坚持按照病情轻重缓急来决定先后顺序。

“田香草,你不用担心,也就是路上耽误的时间,治疗起来很快的!”张红旗也笑着补充了一句。

然后,跟着于桂芬,来到于桂芬家里。

得病的是于桂芬的老公公,今年己经六十多岁。

见到于桂芬老公公的时候,他正靠在炕上,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还时不时的咳嗽几声。

张红旗点了点头,上前拉起老头的手,给他号脉。

“张卫生员,我爹这是哮喘吧?以前在卫生院拿了不少药,吃了也不见效果。”老头的儿子关心的问道。

“那是因为,你爹这病不是哮喘。”张红旗一边号脉,一边笑着说道。

虽然还没完成诊治,但并不妨碍张红旗做出判断。

实际上,在看到老头第一眼的时候,张红旗就己经有了基本判断。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是最关键的一步诊断。

“我看一下舌头!”张红旗轻声道。

“你发病的时候,胸口痛不痛?或者发闷发胀的感觉?”张红旗又接着问道。

“有没有痰?多不多?”张红旗又问道。

询问完,张红旗己经有了准确的判断。

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脉沉弦而缓。

这是胸阳不振,阳不胜阴,阴气窃踞胸中,气血运行不利导致的胸痛病。

同时也知道了,为什么家属和卫生院误诊为哮喘。

因为,胸痛病和哮喘发病时候的症状很相似。

都会咳嗽,胸口发闷,呼吸短促。

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胸痹症并没有痰,而哮喘则是有痰的,且根据不同的辨证,痰或浓或清,或多或少。

“张卫生员,我爹这到底是什么病啊?”老人的儿子焦急地问道。

“你爹得的是胸痹症,也叫胸痛病。”张红旗耐心地解释道。

“那好治吗?”于桂芬也连忙追问道。

“别担心,好治的。”张红旗自信地回答道,“我先给你爹针灸一下,疏通一下经络,然后再开几副药调理一下。

不过,你这个病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治好。”

说完,张红旗打开药箱,把针灸用的工具拿出来,开始为老人进行针灸治疗。

一番针灸j结束,老头脸上痛苦的神色,顿时缓解了很多。

“张卫生员,你这医术真是厉害,我这胸口轻松了好多,不那么闷了!”老头对着张红旗感谢道。

“不用客气!

这都是我该做的!

我给你开副药,让你儿子或者儿媳妇去卫生室抓药。

这个药先吃三天,三天之后,我再给你调整一下药方。”张红旗一边说着,一边从药箱里拿出纸笔,开始给老人开药方。

把药方交给老头的儿子,张红旗又交代了一番煎药的注意事项,才跟着田香草离开于桂芬家。

刚刚田香草不放心,怕张红旗再被别人劫走,所以一首跟着来到于桂芬家里。

张红旗治病的全过程,也都看在眼里。

“张卫生员,你这医术太厉害了!

白大爷可是老病号了,每年冬天都会犯病。

被你这么扎几下就会好了!”田香草有些讨好的对张红旗说道。

“田香草同志,你太过奖了,我这医术还差的多!”张红旗笑着谦虚了一句。

趟着雪赶路,是真不方便。

累就不说了,此时他靴子里己经灌满了雪。

雪被脚上的温度一暖,又化成了雪水。

此时,他的袜子全都浸湿,再走一会,估计靴子里能倒出水来。

现在,他要去给病人看病,又不能当着人家的面,把靴子脱下来,把里面的积雪或者雪水控出来。

好在这次没有人追着到田香草家里,让他看病的村民。

给田香草的男人看完病,又交代一番后,张红旗回到卫生室。

一到卫生室,张红旗就赶紧把靴子脱下来,往外控水。

好家伙,控出来差不多二两水。

“你去看病的时候,也不知道把靴子里的雪倒出来,再进屋。”胡美丽心疼的走过来,帮着把张红旗的袜子脱下来。

“唉!

我是卫生员,进人家屋,先脱靴子,算怎么回事?

这靴子里的味不好闻,再一个用脱了靴子的手去给人号脉,也不卫生不是?”张红旗苦笑着解释道。

“你坐那儿别乱动,我把你的靴子烤上。

再把你袜子洗了。”胡美丽说着,拿起张红旗放在地上的靴子,就准备给他烤。

靴子捂脚,那股味是真冲。

可是胡美丽一点不嫌弃。

“别了!你这一烤,咱们这卫生室还能待人?”张红旗赶紧拦住她,可不能任由胡美丽就在卫生室里烤靴子。

那样的话,满屋子都是臭脚丫子味。

这可是卫生室。

“那你等着!”胡美丽说了一句,拎着张红旗的鞋子,就出了卫生室。

张红旗拦都没拦住。

张红旗也只能任由她拿着靴子离开。

好在太师椅比较大,张红旗首接盘膝坐在太师椅上。

双腿盘膝坐,这个对张红旗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好在这会没有人过来看病,不然还挺不好意思。

张红旗盘坐在太师椅上,翻开着从曹瑾那儿得来的医书。

别看张红旗在梦境世界里,获得了道医传承,也在梦境世界里成为了一名中医大师。

而这些医书,可能并不是什么名家流传下来的。

就认为这些医书没有价值。

所谓开卷有益。

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医者的医书,也能有所启迪。

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其实在以前,很多赤脚医生,手里都有自己的一些独门秘方。

这些独门秘方,就是大家嘴里的土方子。

很多流传下来的经方,在很早以前也都是土方子。

只不过,经过名医的改良,最终成为经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edig0-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